汪家明《一个小姑娘到海边去》新书见面会在济举行,与张炜等名家共话“童年与故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15:33 1

摘要:活动在贝多芬D大调协奏曲中拉开帷幕,山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王蕃以一段深情的朗诵带领观众进入汪家明笔下那片宁静而深沉的海岸。《一个小姑娘到海边去》不仅是汪家明个人成长与故乡回忆的凝结,更是一次“纸上的还乡”。他以真挚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属于一代人的情感地图。

纸上的还乡:以真挚文字抵达心灵海岸

活动在贝多芬D大调协奏曲中拉开帷幕,山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王蕃以一段深情的朗诵带领观众进入汪家明笔下那片宁静而深沉的海岸。《一个小姑娘到海边去》不仅是汪家明个人成长与故乡回忆的凝结,更是一次“纸上的还乡”。他以真挚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属于一代人的情感地图。

汪家明在分享中动情地说:“在济南举办新书首场发布会,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十八年,这段时光是我出版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他坦言,济南不仅有众多挚友,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山东省会,这里汇聚了众多出版社、文化机构、高校和文化人才,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他特别提到自己曾参与济南的文化建设,如创办致远书店,“在十多年间成为济南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谈到新书,汪家明介绍道:“这本书收录了我从十五岁至今所写的文章,大多围绕故乡、童年、成长以及从事教育和出版工作的经历,情感真挚、文字朴实。”他希望读者能静心阅读,“我相信我这本书里的文章,只要静下心来认真读,很好读。我写的没有任何套话,没有任何虚假的东西。”

文化名士谈故乡:记忆、艺术与精神的回归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作为嘉宾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盛赞阡陌书店为“在中国很有名的书店”“很高级”“很棒的书店”。他感叹道:“我第一次来,出乎我的预料。我们济南市能有这样一个书店,这是很给人鼓舞。”张炜认为,“一座文化古城,应该有这样一种书店。”

谈到阅读推广,张炜强调:“阅读不能强迫,它其实还是一种感化”,需要让大家能够安下心来、静下心来阅读。“好东西多得很”,而阡陌书店正是这样一个让人感到自豪与宁静的空间,“它不卖杂书,只选高雅、纯粹的书籍”。

活动现场,一位专程从湖南赶来的读者分享了他与汪家明主编的《老照片》书系结缘的故事。他表示,“《老照片》非常关注在宏大叙事下的个体的命运,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这个命运中的一部分”。这套书“很有代入感,很能够打动我”,因此他追了很多期。也正是出于对汪家明老师的敬佩,他特意赶来济南参加活动。他还提到,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读书氛围以及阡陌书店这样的文化地标,都让他感受到这座城市对阅读的珍视。

四幕对谈:从个人记忆到永恒故乡

对谈环节由四个主题篇章贯穿——“起·记忆的锚点”“承·记忆的转化”“转·记忆的彼岸”“合·给观众的钥匙”,嘉宾们围绕童年经历、故乡书写、记忆与艺术创作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

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延辉、学者王邵军、出版人白峰、《老照片》主编冯克力、摄影家荆强等嘉宾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故乡”这一永恒主题的理解与感悟。作家张炜提到:“济南历来如此,读书人很多,文化机构最多,大学最多,学人也最多”,这就决定了济南的读书气氛是最浓的。他欣慰地表示:“济南没有改变,过去是一个文化之都,现在仍旧是一个文化之都。”

为观众提供“钥匙”:每个人都能打开自己的故乡

活动最后,嘉宾们向观众分享了“打开童年与故乡”的实践方式——无论是书写一段文字、绘制一幅小画、翻看老照片还是录制一段声音,都是重新抵达记忆深处的有效路径。现场读者踊跃提问,交流气氛热烈。

汪家明在总结中表示:“真正的阅读,就是要大家能够慢下来,静下心来认真地读每篇文章。”他相信,通过这种深度的阅读体验,读者能够找到自己的知音,也能够重新打开属于自己的那座童年与故乡。

据悉,本次活动不仅是《一个小姑娘到海边去》新书首发的重要场合,也是济南“书香全城”建设中的一场高品质文学沙龙。它再次印证了济南作为文化名城的精神活力与阅读传统,也为更多读者提供了一把重回自我、连接记忆的“钥匙”。

记者:袁媛

摄像:保海

编辑:韩露

来源:天下泉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