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头结构形制知多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16:04 1

摘要:接触国外枪弹时经常会看到HP、BT、OTM等名词缩写,尤其是在民用枪弹领域,各厂商对枪弹的标注五花八门。这些标注代表不同的弹头结构形制,对应不同的性能侧重和适用场景,体现了枪弹经过百年发展后的多样化。本文从这些名词出发,探究现今弹头的结构形制。

全金属被甲弹头

从早期的球形弹丸发展至今,弹头的结构层出不穷,尤其是国外市场的民用弹,更是五花八门——

接触国外枪弹时经常会看到HP、BT、OTM等名词缩写,尤其是在民用枪弹领域,各厂商对枪弹的标注五花八门。这些标注代表不同的弹头结构形制,对应不同的性能侧重和适用场景,体现了枪弹经过百年发展后的多样化。本文从这些名词出发,探究现今弹头的结构形制。

被甲是弹头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今的枪弹以有无被甲结构可以分为被甲和无被甲两大类,被甲又包括全被甲、半被甲、金属被甲、聚合物被甲等多种。

全金属被甲弹头全金属被甲弹头及剖面

全金属被甲弹(Full Metal Jacket,缩写为FMJ)是指弹头外部被金属外壳完全包裹。被甲材料除了常见的黄铜(铜锌合金)外,还有白铜(铜镍合金)、覆铜钢、镀铜钢等。全金属被甲弹自19世纪末开始迅速推广,主要是为了解决无烟火药枪弹裸铅弹头在枪管内高速前进时发生掉铅挂膛、变形甚至碎裂等问题,被甲大幅提升了弹头的初速、精度和可靠性,也增加了侵彻力。全金属被甲弹是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基本弹头结构,绝大多数军用弹和大部分民用弹都是全金属被甲弹。

这种弹的英文名称为Ball Round,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全金属被甲弹(FMJ)。但这两个词也有细微的差别,FMJ只考虑被甲覆盖情况,弹心也可以是钢心或复合结构;Ball Round仅指最简单的铅心被甲弹。

完全金属被甲弹头示意图

有些厂商称完全金属被甲弹(Total Metal Jacket,缩写为TMJ)为FPJ(Full Profile Jacket)。全金属被甲弹(FMJ)允许弹头尾部暴露弹心,而完全金属被甲弹(TMJ)则是指弹头尾部也有被甲。相对全金属被甲弹,完全金属被甲弹的被甲更为完整,更容易保持形状和完整性,更适应高膛压,成本也更高一些。TMJ这个名称并没有全面使用,完全被甲的弹头常常只标注为FMJ。

完全金属被甲弹及弹头

半被甲弹头示意图

半被甲弹(Semi Jacket,缩写为SJ)是指弹头的被甲不完整,被甲前部留有开口,裸露铅心。半被甲弹要么是软尖弹(SP),要么是空尖弹(HP)。目前,提到半被甲弹大多是指短被甲弹(Short Jacket,缩写也是SJ),其被甲较短,前部裸露出较多的铅心。早期枪弹有一些采用半被甲,加工工艺相较全金属被甲弹更简单,成本更低。

半被甲弹

镀铜弹(Copper Plated,缩写为CP)采用电镀工艺在铅心表面形成一层较薄的铜“被甲”,一般看起来很光亮。镀铜弹工艺简单,成本低,对于低威力弹来说是经济选择。但这种被甲不够结实,不适用高压高速弹头。

镀铜弹头

覆铜弹(Copper Coated,缩写为CC)虽然也采用电镀工艺,但镀铜弹(CP)一般仅仅指电镀,覆铜弹则不限于电镀,其他物理、化学涂层工艺都可以。实际市场上还是以电镀工艺为主,其他工艺相对少见。

聚合物被甲弹头及剖面

铅弹(Lead bullet)是指弹头由金属铅制成,外表无被甲,常常标注为L。铅弹也有圆头、平头、冲孔、半冲孔、空尖等各种形制。对于膛压不高的枪械而言,铅弹头仍不失为廉价选择,复装也非常方便。但枪膛挂铅需要经常清理,铅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铅弹(无被甲)

有些铅弹外部覆盖涂层避免氧化、提升性能,也有的铅弹弹体上有刻槽,以容纳润滑脂。

与铅弹一样,铜弹是指弹头由金属铜制成,外表无被甲。铜弹广义上指以铜为主要材料的弹头,狭义上是指全铜弹头。有时候为了强调全铜,会被标注为Solid Copper Bullet、Copper Monolithic Bullet或All-Copper Bullet。

铜弹(无被甲)

虽然早期有人用铜做弹头,但现代意义上的实心铜弹却没有太长的历史,直到1980年代末Barnes公司才推出相对成熟的全铜弹。

铜比铅硬,铜弹需要适当的铜合金配方、加工工艺和热处理,成本更高。铜的密度比铅小,弹头质量相对较轻,不太适合远距离射击。若加长弹头来增加质量,又会挤占弹壳容积,还会影响飞行稳定性。铜不容易变形,要增加软目标杀伤力需要在结构上做出特殊加工,形成开口扩张效果。总的来说,铜弹性能、成本都没有特殊优势,但消除了铅污染,用作打猎还不错。

各种无铅弹头及剖面

无铅弹英文名称为Lead Free,无铅弹不仅仅是弹头不含铅,而是全弹都不含铅。无铅弹中目前常见的是全铜弹,或者以铜为主的复合结构,也有其他材料的,例如钢、锌、锡及压铸金属粉末等。常见的无铅弹包括Nosler公司的E-TIP及Ballistic Tip弹头、霍纳迪公司的CX弹头、联邦弹药公司的Trophy Copper弹头、Barnes公司的TSX弹头等。霰弹用的钢珠或其他弹头自然也是Lead Free。

多种空尖弹及弹头击中目标后的状态

弹尖决定了击中目标时弹头变形的初始动态和趋势。对于追求软目标杀伤效果而言,小小的弹尖是做大文章的地方。

空尖弹头示意图

空尖弹(Hollow Point,缩写为HP)也称中空弹,其弹头前端有空洞,在侵彻软目标时,空洞会促使铅心膨胀,增大杀伤力,同时减少过度穿透的风险。相应地,空尖弹侵彻力较低,对硬目标的杀伤力差。

空尖弹可以是没有被甲的实心铅弹、铜弹,但现今大多是铅心铜被甲结构,少数连空洞部分也有被甲。一般不作特别说明的话,空尖弹大多是指被甲空尖弹(Jacketed Hollow Point,缩写为JHP),也称空尖被甲弹。

被甲空尖弹及弹头击中目标后的状态

铜被甲有约束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前部空尖部分的膨胀,通过加工还可以实现塑形的效果。被甲还能保持弹头后部的完整性,保留了一定的侵彻能力。因此被甲空尖弹在防卫、执法市场上都有不错的应用。

空尖弹在手枪弹上相对常见,步枪弹上也有应用,但不多。老式步枪弹弹头结构和手枪弹更类似,空尖弹都是在裸露的铅心上开孔。新式步枪弹弹头的空尖结构则是以被甲包裹较短的铅心。一些空尖步枪弹精度高,适合娱乐射击。

半被甲空尖弹(Semi Jacketed Hollow Point,缩写为SJHP)前部是裸铅,比普通被甲空尖弹膨胀速度更快,但侵彻性进一步降低。有使用者认为半被甲空尖弹碰到厚衣服、厚表皮就已经膨胀变形,影响穿透和杀伤。

半被甲空尖弹头示意图

半被甲空尖弹

半被甲空尖弹比较适合狩猎小型猎物。早期一些枪弹弹头采用半被甲空尖结构,兼顾成本和威力。现今的成品弹中,半被甲空尖弹反而比普通被甲空尖弹贵。

软尖弹(Soft Point,缩写为SP)的英文名也称Soft Nose。软尖弹弹尖部分铅心裸露在外,与空尖弹一样,软尖弹命中软目标时同样会膨胀,其膨胀比空尖弹慢。相应地,软尖弹的侵彻性能比空尖弹强。软尖弹外形更流线,阻力小,中远距离比空尖弹存速高,精度好。因为这些特点,软尖弹狩猎中大型猎物更为有效,是常见的狩猎用步枪弹。软尖结构在手枪弹上也有不少应用,只是不如空尖手枪弹那么流行。软尖弹带有被甲,有时也称为被甲软尖弹(Jacketed Soft Point,缩写为JSP)。

软尖弹头示意图

软尖弹头及击中目标后的状态

臭名昭著的达姆弹原本是指印度Dum Dum兵工厂生产的软尖弹,而当时禁用达姆弹的直接指向是英国Woolwich兵工厂的空尖弹。最终国际公约禁止了包括软尖弹、空尖弹在内的各种膨胀变形弹头用于战争,但民用、执法则不受此限制,所以民用市场上软尖弹、空尖弹遍地开花。

尖头软尖弹(Pointed Soft Point,缩写为PSP)的另一英文名称是Spitzer Soft Point(SSP)。与圆头、平头软尖弹相比,这种弹头飞行阻力更小,弹道系数更好。大部分软尖步枪弹都是尖头弹。

比常见软尖弹被甲稍短一些,多露出一点弹心,理论上膨胀情况稍稍接近空尖弹。早期的弹头采用这种结构以便于加工,也节约成本。现今则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不如直接掏个洞做成半被甲空尖弹(SJHP)。

镶尖弹(Tipped)的特征是有一个聚合物或塑料弹尖,即Polymer Tip或Plastic Tip,也称聚合物弹尖弹。

软尖弹的潜在问题之一是头部的软铅容易磕碰变形,影响精度,而空尖弹则阻力大。有些公司据此推出聚合物弹尖,改善空气动力学,提高弹道系数,降低风偏,提升精度。与软尖弹相比,镶尖弹有弹性的弹尖挤压铅心,更容易造成变形,即使在较低撞击速度下也能膨胀。因此镶尖弹既适用于比赛,也适用于狩猎。当然,镶尖弹的价格比普通软尖弹、空尖弹高。

聚合物弹尖弹头示意图

软尖弹头及击中目标后的状态

各厂商都有自己的镶尖弹产品线,例如Nosler公司的Ballistic Tip弹头、霍纳迪公司的V-Max弹头、联邦弹药公司的Trophy Bonded Tip弹头、Sierra公司的TMK弹头。其中Nosler公司在1989年推出的Ballistic Tip弹头是最早的镶尖弹产品系列,现在说到Ballistic Tip往往指代各厂商的镶尖弹。

镶尖弹到底属于软尖弹还是空尖弹?如果把聚合物弹尖看成软性的弹头材料,则它是软尖弹;如果把聚合物弹尖看作被甲和铅心以外的组件,它就是空尖弹。

手枪弹也有镶尖的,主要是为空尖弹提供更圆润的外形,便于提升自动装填的可靠性。

弹头形状不一而足

弹头的外形既决定了其空气动力学特性,又影响击中目标时的表现,还涉及制造工艺、弹膛贴合等方面。目前除主流的尖头弹、圆头弹,也有不少其他形制。

尖头弹(Spitzer)是现今步枪弹的主流外形,手枪弹上则相对少见。尖头弹的英文单词还有pointed-tip、sharp-pointed、sharply pointed、Spire Point等,Spire是英语“尖头”的意思,而Spitzer源于德语Spitzgeschoss。早期铅弹时代,尖头容易变形,难以应用。随着无烟火药和全金属被甲的推广,步枪弹改进为尖头,减小空气阻力,增加射程,降低弹道高度,尖头弹很快成为步枪弹的主流。

半尖头弹(Semi-Spitzer,缩写为SS)往往是软尖弹,最前面被压扁,防止太尖细的软铅部分磕碰变形,比圆头弹弹道性能更好。

圆头弹

圆头弹对应的英文是Round Nose,缩写为RN。对于现今手枪弹来说,圆头是最常见的基础外形。手枪弹速度低、射程近,对空气阻力没有那么敏感,圆形弹头加工要求低,铅心质量更大,更适于手枪弹的杀伤方式。

半尖头弹头

圆头弹头

步枪弹发展到尖头后,圆头弹依旧大量存在。原因有三,一是对于低速步枪弹,特别是.22 LR弹,圆头弹容易保存动能,也更容易制造和保存;二是与软尖、空尖配合应用;三是圆头弹,以及后面提到的平头弹都更适用于管状弹仓,避免尖头挤压前弹的底火。

钝头弹

一般认为钝头弹(Blunt Nose,缩写为BN)就是圆头弹的另一个说法,虽然名词使用的场景有微妙的不同。

平头弹

平头弹(Flat Nose,缩写为FN)有时也称为FP(Flat Point)弹,是某些手枪弹和老式步枪弹采用的弹头外形。早期工艺条件下,平头弹容易加工规整,一致性强,铅心质量大,近距离精度不错。平头边缘对软目标有一定的切割效应,杀伤性效应比圆头弹稍强,某些情况下可以减少跳弹。

无论是圆头还是平头,都只是指弹头外形,其内部结构可以是实心铅弹、铜弹,可以是全金属被甲弹、半被甲弹,也可以是软尖弹、空尖弹。

平头弹头

截锥弹

截锥弹(Truncated Cone,缩写为TC)的弹头形状是截尖的圆锥体。一般认为平头、锥角较大、截面较小的弹头才算是截锥弹,锥角小、截面大的弹头依然属于平头弹。但到底以多大锥角来区分则没有一定之规,很多弹头平头和截锥的名称混用,或者直接叫做平头截锥弹(TCFP)。

截锥弹头

截锥弹对自动装填的坡膛更为友好,空气阻力和穿透力都好于标准的平头弹。

冲孔弹

冲孔弹(Wadcutter,缩写为WC)弹头呈圆柱体,也有人根据外形称为平切弹或柱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平头弹,可以在靶纸上留下清晰的圆形弹孔,便于计分。冲孔弹不容易碎裂、跳弹。

铅制的冲孔弹弹头会整体埋入弹壳,形制规整,嵌入膛线也比较整齐,一致性高,通常装药量较少,后坐力容易控制,是比较廉价的近距离娱乐射击弹。一些冲孔弹弹头表面有凹槽,容纳润滑脂,减少摩擦和挂铅。

冲孔弹及弹头

冲孔弹很适合转轮手枪的弹巢,但对于自动手枪的供弹适配性差,需要特别设计坡膛。

半冲孔弹

半冲孔弹(Semi Wadcutter,缩写为SWC)是有截锥头部的冲孔弹,与截锥弹的区别在于,半冲孔弹的锥台底部会有一圈突出的环台,用于在靶子上切割冲孔,截锥弹则没有。

半冲孔弹头

半冲孔弹比冲孔弹使用范围更广,娱乐射击、狩猎、自卫都可以用,既可以是实心铅弹,也可以是被甲弹,有些还能设置空尖,对自动手枪供弹稍稍友好些,多用于手枪、老式步枪。

船尾弹

船尾弹(Boattail,缩写为BT)指弹头的后部呈船尾形,可以降低高速步枪弹弹头的风阻,提升弹道系数,在远距离保持较高的威力和精度。典型的7.62mm船尾弹的弹道系数普遍在0.45以上,而平底结构的弹头则在0.35以下。因此,船尾弹适用于远距离娱乐射击、狩猎和交战等。

船尾弹头

常见的船尾弹都是尖头船尾弹(Spitzer boat tail),但也存在圆头船尾弹(Round nose boat tail)。

船尾的减阻性能与角度、长度有关。理想情况下,小角度长尺寸的船尾阻力小,但加工困难,对弹头质心、枪管膛线缠距、内弹道都有影响,在小口径弹药上尤为如此。

折边船尾弹

折边船尾弹(Rebated Boat Tail,缩写为RBT)的尾部折边气动外形优化了内弹道和中间弹道(膛口弹道),与普通船尾弹相比,能够进一步提升精度。但相比普通船尾弹,其加工更为复杂。

折边船尾弹头

平底弹头

平底弹

平底弹(Flat Base,缩写为FB)也并非毫无优势。除了加工简单、同心度容易控制、成本低以外,平底弹出膛时没有边缘缝隙产生气流扰动,可以稍微减轻火药燃气对膛口周边的侵蚀,有人认为平底弹的近距离精度可能反而略微好于船尾弹。

凹底弹头示意图

凹底弹头

凹底弹

凹底弹(Hollow Base,缩写为HB)也称空底弹、空腔底座弹,发射时火药燃气压力使弹头底部膨胀,与弹膛紧密贴合,提高密封性,可以用较少的发射药获得较高的射速,嵌入膛线也更稳固。凹底方案从米涅弹(19世纪中期前装线膛枪使用的一种圆柱锥头形弹头)一直流传下来,早先一些军用弹头是凹底的,现在应用已经不多了,原因是现今弹头加工工艺和材料提升,已经不太需要扩张裙边实现密封,且空心弹底也无法承受高膛压。目前某些复装弹和小威力比赛弹在用,比如某些冲孔弹、气枪弹等,还有些凹底弹的侧重点是调节弹头质心和飞行稳定性。

特殊构造的弹头

为了追求性能,弹头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除了前面提到的被甲结构和弹头形状外,还有很多工艺和方法应用于弹头制造。

竞赛型开尖弹

多数全金属被甲弹的加工方式是将弹心从被甲后部开口装入,弹心前部受到挤压成形,一致性略差。竞赛型开尖弹(Open Tip Match,缩写为OTM)则是将弹心从前向后装入,然后给前部被甲收口,以获得更好的均一性,提高射击精度。

竞赛型开尖弹与空尖弹虽然都有弹尖开口,但作用不同。空尖弹的开口是为了膨胀杀伤,开尖弹的开口纯粹是工艺导致的,不会显著膨胀,军用并不违反国际公约。竞赛型开尖弹虽然名为竞赛弹,但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有人认为其就是为了规避公约而开发的。

不少镶尖弹也采用与竞赛型开尖弹相同的制造工艺,但其开口被聚合物弹尖封闭,所以不能称之为竞赛型开尖弹。让问题更复杂的是某些空尖弹也采用此工艺,也是为了提升精度。所以,属于空尖弹还是开尖弹,要看其击中目标时会不会膨胀变形。例如,Sierra公司的MatchKing(SMK)弹头虽然标注为空尖弹,但膨胀效应极小,一般认为是竞赛型开尖弹,美军的Mk316 Mod0狙击弹就使用SMK弹头;而Sierra公司的另一条产品线GameKing(SGK)则属于膨胀型空尖弹。其他OTM产品线还有Lapua公司的Scenar弹头、Hornady公司的Match弹头、Nosler公司的Custom Competition弹头、Berger公司的Hybrid OTM弹头等。

竞赛型开尖弹头示意图

竞赛型开尖弹头及剖面

据说竞赛型开尖弹开口处进了水汽、尘土不容易排出,铅心还会氧化,影响精度。用蜡封是一种解决方式,镶尖则似乎是终极解决之道。

固结弹

大多数被甲弹的制作工艺是将铅心放入铜被甲中,然后通过冷镦完成弹头塑形,铅心和被甲通过物理方式挤压在一起。对于软尖弹、空尖弹等膨胀弹而言,低速弹还好,高速弹头击中目标后,铅心和被甲可能显著分离,影响杀伤性能,脱落的铅会污染猎物,甚至破坏环境。这里的杀伤性能涉及质量留存率概念,即弹头击中目标后,残留弹头质量与总弹头质量的百分比,留存率太低的步枪弹是不适合狩猎的。

固结弹头示意图

某种固结弹头剖面及击中目标后的状态

为解决这个问题,厂商运用各类工艺将铅心和铜被甲固结,这就是固结弹(Bonded),也翻译为粘合弹或粘结弹心弹。例如通过热处理让铅融化并与铜被甲烧结,有时还会在铅心和铜被甲之间加入“焊料”。因为需要热处理,铜被甲需要厚一些。固结弹能稳定地保持75~90%的质量留存率,在有效膨胀的同时,侵彻能力高于普通软尖弹,减少猎物伤而不死的情况。固结弹制造成本高,常作为相对高档的步枪狩猎弹,适合中远距离狩猎大型猎物。

固结弹通常是软尖弹和镶尖弹,也有空尖弹。霍纳迪公司的InterBond弹头、Nosler公司的AccuBond弹头、联邦弹药公司的Trophy Bonded Tip和Fusion弹头、Winchester公司的Power Max Bonded弹头都应用了固结工艺。

分隔弹

Partition弹头是Nosler公司自1960年代开始推出的一个产品系列,但可以看作一类特殊的弹头结构,其被甲将铅心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与普通空尖弹一样膨胀,增加杀伤力,后一部分保持形状和质量,提升侵彻能力。Partition的中文意为“分隔”,这种弹头就被称为分隔弹。分隔弹的质量留存率在60%左右,也是有效的狩猎弹。

分隔弹头示意图

一种分隔弹头、剖面及击中目标后的状态

束腰弹头、剖面及击中目标后的状态

除了Nosler公司的Partition弹头,其他厂商也有通过被甲束腰等多种结构加强质量留存率的产品,其价格相对固结弹便宜。

全金属被甲弹通过一些独特的加工工艺,辅以弹性材料,也可以让弹头前部背甲出现有规律的膨胀,这就是膨胀性全金属被甲弹(Expanding Full Metal Jacket,缩写为EFMJ)。膨胀性全金属被甲弹可以适度增加杀伤力,保持不错的侵彻力,降低跳弹和过度穿透风险,且不容易造成碎屑崩落。但其结构更为复杂,实际使用意义和市场影响力都相对有限。

膨胀性全金属被甲弹及弹头击中目标后的状态

镀镍弹

镀镍弹(Nickel Bullet)也称为镍弹。镍性质稳定,表面光滑,枪弹镀镍后可靠性、耐久性和特殊环境适应性表现突出。通常是弹壳镀镍就可以了,但确实有弹头也镀镍的情况。

穿甲弹

穿甲弹(Armor Piercing,缩写为AP)是采用钢、钨等硬质穿甲弹心的枪弹。为了防止磨损枪管,往往会在穿甲弹心和铜被甲之间增加铅套。另外还可能用铜盂、铝托之类零部件协助固定弹心,确保同心度,便于生产装配。

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来自动能和弹心硬度,钨材质性能强悍但成本高,钢心成本相对低。一般采用经过热处理的高碳钢、合金钢,硬很高,加工比较困难,所以穿甲心的形制往往很简洁。穿甲弹侵性强,也容易过度穿透。

穿甲弹头及其内部的钢心

低碳钢心弹

低碳钢硬度相对较低,加工弹心要比穿甲钢心容易,成本低,也有一定的侵彻性,但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穿甲弹,这种弹称为低碳钢心弹(Mild Steel Core,缩写为MSC)。低碳钢心弹常常是复合结构,比如前钢心后铅柱。低碳钢心连同更硬一些的中碳钢钢心平衡了弹头穿透性能和生产成本,在军用领域非常常见。对民用市场而言,侵彻威力过强,有过度穿透的风险,容易跳弹,并不适用。

弹头结构多种多样,除了上述说的结构形制外,弹还有曳光、燃烧等功能性产品,各厂商还有一些自己的专利结构。

钢心弹头

穿甲弹头与钢心弹头对比示意图

来源:百年潮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