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保靖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法治保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实现新跨越,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近年来,保靖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法治保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实现新跨越,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创新普法教育: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全县推行"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1名大学生普法志愿者+N名法律明白人+N名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行动,打造一支在群众身边"找得着、用得上、靠得住、顶得上"的基层法治工作队伍。
组建女警普法小分队、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队伍,紧密联系“村厨村艺村集、茶超茶马茶BA”等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普法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有效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在全县建成两个法治文化公园、20处法治文化长廊、172个法治文化阵地,定期更新内容,并为群众发放张贴有"公共法律服务""法治保靖"等二维码的"法律明白人"联系卡,确保群众学法"举目可见""触手可及""随时可学",全方位普法网络覆盖,使法治文化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提升执法能力:构建规范高效的执法体系
加强执法协作机制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协调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好乡镇赋权、委托执法有关工作,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协作,巩固全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果。推行“扫码入企”硬机制,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前必须通过“湘易办APP”线上赋码备案,实现执法全程留痕可追溯。
目前全县已扫码入企检查107次,283项涉企检查事项、157项检查计划全部在湖南省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公示。坚持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全县24家主要行政执法单位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进一步拓展“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清单,对轻微、初次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持续压实“一企一警”“项目警官”“一企一法律顾问”等职责,为保靖县企业、项目提供便捷服务。
推出“千名干部、客商评股长”评议机制,采用“背靠背”打分与“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双轨机制”,直击企业“门好进事难办”的痛点,将评议压力转化为服务升级动力,倒逼股室服务从被动“能办”转向主动“好办”。
全面推行派出所管理农村交通安全警务改革,实行“白帽子”(交警)和“黑帽子”(派出所民警)联勤联动,提升农村交通安全监管质效,全县农村交通安全持续平稳向好,为企业发展和商品流通创造了有利条件,“创新构建派出所管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助推高质量平安建设”案例成功入选全省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为保靖县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护航。
基层法治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和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全县建成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乡(镇)工作站、村(社区)工作点为补充的三级网络平台,共设立186个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推进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一站式"服务,对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等"四优先"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让法治的温暖触手可及。
针对当地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建立苗语、汉语"双语"法律团队,增强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的核心作用,严格选拔具有执业资格的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顾问,覆盖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全链条需求,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 源:新湖南客户端编 辑:彭 勇审 核:付喻玮签 发:向兴刚来源:湘西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