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底,乐彼便携大功率电子管耳放EA4正式问世,售价19980元。作为乐彼十周年之际推出的纪念大作,EA4拥有丰富的调音模式,多达176种音色,能够完美适配不同驱动需求的耳机,融入任何听音场景。不管你是耳塞玩家,大耳爱好者还是音箱用户,EA4都能作为耳放
HiFi的魅力,不光在于不同产品的个性,还在于不同个性碰撞出来的别样火花。同一款产品经由不同人的调试和搭配,就能变化出不同的样貌。
2024年底,乐彼便携大功率电子管耳放EA4正式问世,售价19980元。作为乐彼十周年之际推出的纪念大作,EA4拥有丰富的调音模式,多达176种音色,能够完美适配不同驱动需求的耳机,融入任何听音场景。不管你是耳塞玩家,大耳爱好者还是音箱用户,EA4都能作为耳放、前级融入到系统之中。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体验EA4的魅力,乐彼与耳边事联手,举办以#乐彼EA4挑战赛#为主题的有奖分享活动,参与分享即有奖!
你可以免费试听EA4长达一周,在使用过程中,你可以分享你手上的耳机/音箱与EA4搭配的效果,以及对应的调音模式。我们还可以为你提供试听的耳机,与EA4一同寄到你手上,让你体验我们推荐的优质组合。
如果你是EA4的用户,也可以直接分享你手上的器材与EA4搭配的效果以及你喜欢的调音模式,我们同样会为你的分享送上专属礼品!
根据上述要求分享图文内容,即可获奖!分享内容不局限于产品评测,且无需过于严肃规范,参与者可以畅所欲言,长度不少于200字,并至少含有4张配图。分享内容需要在标题中加入本次活动主题#乐彼EA4挑战赛#,并发布在至少2个公开社交平台。
活动时间:
即日-2025年10月31日
活动奖品:
一等奖:乐彼EA4半价购买权益或W4便携解码耳放
二等奖*2:乐彼W4便携解码耳放
参与奖(分享即可得):乐彼定制皮质耳机包
(回顾首批参加活动的小伙伴分享的内容请点击:烧友分享 | 免费试听旗舰耳放乐彼EA4,分享搭配人人有奖!)
@ 桃子爱音乐啦:
今年国砖吧活动里乐彼EA4的巡回挑战着实算得上重磅福利,这段时间我用来搭配最多的就是手头的主力大耳FT7。
因为FT7易推性很好所以我平时会用各种不同前端搭配它去使用,出差配便携前端,上班时就搭配台机挖掘它更大的潜力,不过没想到的是EA4推FT7一瞬间让我没反应过来这居然是一台便携耳放,其声音动态的表现完全是堪比一些高端台机驱动的效果,在大场面古典编制下,EA4驱动FT7呈现出了气势雄浑的声音状态,弦乐组能量的变化如海浪持续不断涌动,整体鲜活度极高,且像铜管组这种频繁“爆发式”的演奏这套搭配也提供了足够充沛的能量支撑。同时能感受到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是,在这种磅礴、鲜活的声音背后是一种接近纯净无杂的声底,FT7本身是个高解析力、考验前端素质的声音,搭配声底杂乱的前端很难获得出色的声音安定度,但EA4驱动下的FT7声音背景相当干净,基本差距不到有任何多余的杂音带来干扰,整体听感非常舒适。
除了惊讶于EA4出挑的硬素质以外,我也从它176种不同玩法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我这款主力大耳FT7是比较中正杂食的走向,能非常准确地传达出各种器乐、人声音色的特征,在拿EA4驱动它时我会倾向用A类+CC+ILA这种胆味最浓的调音玩法,能感受到声音润泽度相比晶体管耳放驱动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例如大提琴的结像表面就变得更加柔和,声音在维持辨识度的基础上多了些生动、活泛的韵味,整体音色圆润饱满的感觉有点类似麦景图MHA200驱动FT7的效果。当然,要论声音密度,EA4和MHA200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它已经能很大程度上发挥出FT7本身高密度的素质优势,器乐的结像非常扎实,把低音提琴的沉稳、大提琴的厚重以及铜管的金属质感都刻画得相当到位。
乐彼EA4和飞傲FT7算是我最近把玩到非常匹配的一套器材搭配了,平时便携场景下听FT7我总是对它在高端台机驱动下的表现念念不忘,而能把动态、声底纯净度等多方面素质都做到堪比台机水准的EA4恰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我打算等巡回结束之后找个机会再借用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关注我接下来的分享。
@F.:
ILA+H+CC模式驱动AKG K701
K701被驱动得相当饱满,且声场自然开阔,此时K701的声音在序曲微暖的影响下,再加上K701本身独特的音染,非常适合听清亮独唱女声搭配弦乐的歌曲,女声在富有穿透力的同时由于EA4良好的驱动和电子管的滋润,人声的甜美与乐器和鲜活同时达到,另外还适合一些国风乐器和悠扬的西洋管弦乐的演奏,韵味极佳。
ILH+L+CC模式驱动森海塞尔IE 900
这套搭配声底是微暖但富有张力和动态的声音,适合大编制,史诗OST,说实话流行也可以一听,但是由于IE 900本身的声音是比较有线条感且较为凌厉的,甚至是略有点粗犷张扬的声音,靠暖声解码和EA4的润度挽救了一些,我个人认为兼容度比较高,但不得不承认人声的甜度和细腻度还有待提高。
ILA+H+CC模式驱动SONY MDR-F1
无论你是打开官方胆味最小的模式还是最大的模式,整个声音都是相当厚,暖的,你可以说这是模拟味?当时我甚至以为EA4就是一个暖糊放,有了不少的失望。但是我拿出了一个老家伙SONY MDR-F1,发现达到了一个非常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这原理跟我以前搭配这个耳机一样,我拿去搭配老学林播放器也是同样的效果,但EA4出来的声音更有框架感,纵深表现的更好,整体声音的密度大,少了很多颗粒感,很有厚度,且极具氛围感,当然乐器的表现相当细腻,本身F1就是一个氛围感极佳的耳机。所以在这种暖声搭配下,如果你去尝试接一些老平头塞、老头戴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ILH+H+CC模式驱动天龙D5200
这是一个低阻抗大耳,在我长达半年的使用当中,这副耳机在播放器驱动时表现还是相当有限的,大尾巴大概能发挥9成的实力。那么在EA4上我认为已经发挥得相当不错了,纵深空间感相当好,且整体D5200勾人的弦乐完全发挥了出来,延展泛音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 无问东西:
真实感
乐彼EA4对于人声的修饰不同于一些品牌强行突出中频让人声听起来一耳朵更毒,而是侧重于真实录音环境的人声表现,不远不近,结像精致自然,嗓音纯净通透,同时添加了些许电子管的润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乐器的演绎自然流畅、鲜活,没有过于硬朗的泛音,也没有刻意突出线条感,仿佛一个音乐大师倾尽毕生所学熟练地在你面前演奏,完全没有那种新手对乐器处理的生涩感。
背景漆黑
连素有底噪探测器之称的alo英寻,接上EA4后也瞬间被驯服得服服帖帖,之前那种灵敏度过高的背景躁感完全消失,就好比你拿手机拍夜景,放大观看会有很多噪点,而相机则不会,普通的前端就像手机,乐彼EA4就类似于相机的效果。
动态感十足
接驳HIFIMAN ANANDA NANO在高动态下些许毛糙感完全消失,该澎湃的时候澎湃,气势排山倒海,该刹车的时候刹车,控制力十足。
声场
对比一个类似的产品,日本Brise Audio的绵津见海神,整个声场大了一圈,横纵向声场碾压式的优势,同时整个声音场景中密度感依旧十足,至于价格,乐彼EA4只要它的一半,这样一对比,是不是EA4也有点性价比了。
EA4是一个极度敏感的机器,系统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呈现出来,大到前端解码,小到对录线,解码对耳放的影响不必多言,EA4像是一个黑洞,前段给多少信息量都能吃得下,不会因为前段给太多信息量使得最终声音拥挤,加上转盘使用本地音源播放,EA4的极低频下潜明显更有韧性,更加清晰富有层次,这个声音让我想起了那个巨大的耳放高登GA10,很难相信这么小一个机器能够跟一个电老虎台机相比,清晰度、层次完全不落下风,低频动态也十分相近。
@ 无涯:
乐彼EA4作为一款旗舰级便携式电子管放大器,其核心设计理念在于提供无与伦比的个性化调音能力。它是一款“精致的猛兽”,在音色塑造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控制,这主要通过其多样的硬件调音选项实现。
本次个人试听采用了个人主力大耳HD 660 S2与入耳IE 600来与EA4进行搭配。
HD 660 S2以优秀的细节和解析力及更强的低频氛围感著称,高阻抗的设计对耳放的挑剔程度就更高了,显然EA4的高增益可以与其搭配出更纯粹、更细致的声音表现。个人在尝试后最喜欢ILA+15V+CC+L档,在胆味临近最大化的边缘能够增强电子管放大增益,带来更丰富、温暖的管味,细节保留更佳,恰巧发挥出HD 660 S2在爵士乐表现力的长处,在《爱乐之城》原声带的爵士部分听感令人心旷神怡。
IE 600有着宽广的频响范围和平衡低失真的优势,使其在与EA4的搭配中以ILH+13V+CV+H档为个人听感最佳,带来了更加平衡、自然的音色体验,增强IE 600自然的音色和宽广的声场,提供清晰的人声和更强的低音,在各类人声音乐中都有着不俗的听觉享受。
EA4强大的功率输出和对各种耳机驱动器类型的出色搭配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深度沉浸且高度可定制的聆听体验。对于寻求一款功能强大、音色透明且高度可配置的便携式放大器的资深发烧友而言,EA4无疑是一款非常适合的设备。
@ zysnowbow:
我主要搭配的耳机如下:平板大耳MEZE ELITE、HIFIMAN R10P,动圈大耳MEZE 109PRO、极致ED11,耳塞钛铃PLUS。前端为了最大化EA4的本身能力,选用了应该是随身播放器中LO能力的MR2。我的听感取向为追求一定的透明度与声音解析力,对于声音的顺滑度和整体感有一定要求,比较喜欢中性偏暖、微甜、声场开阔、中频人声位置适中且不过于暖糊、油腻的声音。
MEZE ELITE,这个耳机声音我相当喜欢,是我听过所有耳机里让我最舒服的一款。ELITE是一款素质在线,但不以凸显素质为要务的耳机,整体声音温暖、平和、舒展且刺激感极小。因此,我使用EA4进行搭配时,主要试着加强ELITE的声音密度和适当提升一些解析力。因此,我的设置为ILH+13V+CV+L/H,而电流设置为偏AB类3挡,尽量在不破坏ELITE本身温和声底的前提下,使其声音纹理更为凸显。这里增益L/H都挺好听的,H挡更澎湃一些,L挡更沉静,看个人喜好,ELITE不会过推。
HIFIMAN R10P,R10P的风格与ELITE差别相当大,如果ELITE是一个武功返璞归真的武林前辈的话,R10P更像一个刚练好神功,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它的声音明显比ELITE更明亮,即便在其封闭式的外表下,也拥有着相当出色的透明度,且声音密度比ELITE更高,也更愿意凸显其优异的解析力。但对比ELITE,R10P的声音或多或少有些“楞”,因此,为了压制R10P的棱角,我对EA4进行了微调,首先,将增益焊死在L挡,R10P在H挡声音有些过于硬朗,甚至有点过推的嫌疑,其次将电流调至7-8挡,使其更加顺滑,这样搭配下来,能够较好地抑制R10P的火气,使其特点得以发挥。
MEZE 109PRO,这款耳机三频均衡且表现都不错,声场略小但不逼仄,音色相比同门大哥ELITE更明亮一些,且中频密度稍高。但是ELITE珠玉在前,就使得我对109PRO反而没有太多的感觉,对于它的设置,效仿ELITE就能基本符合我的需求,不同的是,我尽量不用H挡,且电流稍微向A挡进行了些许调节,做一些简单的微调,以适应其声音。
极致ED11,ED11是这些耳机里最暖的,横向声场比109PRO大,但不如ELITE和R10P,纵向声场最小,低频量感和弹性最强但下潜一般,高频不刺激但延伸性不错,中频暖但不贴耳。搭配EA4时,我本着尽量使其不太好的透明度尽量提升的原则,设置为ILH+13V+CC+L,而电流设置基本开到1-2挡,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中频的些微糊感,使其更加顺滑轻盈。
钛铃PLUS,钛铃PLUS的佩戴极其舒适,声音的整体感也很好,中频比较靠前且密度高,高频延展也不错,低频量不大但胜在质还可以。这款耳塞最大的特点就是难推,号称非台式机推不好,这次正好撞在EA4的枪口上,我的设置为ILA+13V+CV+L,钛铃PLUS虽说不好推,但也只是在耳塞层面上,如果EA4用ILH挡,平衡接入的话,音量不会超过8,因此用ILA挡更为合适一些。电流方面,设置到5挡在我听来是最舒服的,设置太大了有些太暖,而太小又会让耳机多少有一点点毛刺。
@ 昭文:
乐彼EA4是我玩过最贵的便携设备了,而且它是台不带解码的纯放!此次我用了一台飞傲的旗舰便携台机M17作为转盘+解码,大耳配备了三只进行搭配和比较,分别是森海HD 800 S、HIFIMAN ANANDA NANO、飞傲FT7。
总体而言,EA4可以给整个音色添加一种“现代胆味”,也就是在不牺牲解析和音场的前提下,将整个声音变得更加丝滑,就像汽车前挡风玻璃贴的防眩光膜,又像请了高级修图师把画面调得更加养眼,总之听感确实挺舒服又不会显得hufi。
EA4拥有四个维度的调音体系,首先是机身后侧电源键可以一键切换电子管前级/分立耳放和电子管前级两种工作模式,纯电子管前级模式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因此在切换两种模式的时候,动圈耳机音量变化不大,而平板耳机音量大很多。此外还可以通过前面板的电压选项和A~AB的11挡旋钮为自己的大耳做微调,不过这个我感觉不是很明显。
其次是通过3个开关ILH/ILA(输入电平保持/衰减)和H/L(输出增益高/低)和CC/CV(电子管灯丝恒流/恒压),实现8种胆味,时间所限,我一般是直接AB胆味最大和胆味最小两种方案进行听音比较。而这一比,就发现EA4对古典爱好者的一个杀手级应用!
古典音乐录音从上世纪30年代延续至今,不同年代、不同厂牌的录音风格差别很大,进入立体声时代更是划分为模拟立体声时代、早期数码时代、成熟数码时代和新录音时代。对于模拟立体声时代录音,EA4可以切换到胆味最小状态,保留其原有的温暖宽松基调,去除粗粝感,提高解析度;对于早期数码时代录音,EA4可以通过切换到胆味较大状态,修饰其过紧、过亮的问题,极大提升其听感;而对于成熟数码时代和新录音时代录音,则既可以在胆味小的模式下欣赏其原汁原味,又可以通过切换到胆味较大状态来让录音变得更加温润一些。
活动参与方式:
1. 报名途径:
来源:耳边事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