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可:中国工业设计奠基人 | 雕塑类代表作不准出境者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7:38 2

摘要: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 ,2001年、2013年颁布的作品限制出的鉴定标准作废,重新定义作品限制出境名家,「艺周刊」联合艺周刊美术馆逐一推介,以飨读者——

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 ,2001年、2013年颁布的作品限制出的鉴定标准作废,重新定义作品限制出境名家,「艺周刊」联合艺周刊美术馆逐一推介,以飨读者——

他是雕塑类代表作不准出境者,是我国杰出的工艺美术教育家、艺术设计家、雕塑家,是“包豪斯”在中国早期的重要传播者;他是现代工业设计与艺术创作跨界结合的实践者,是中国贵金属币设计与技术领域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雕塑界中的真艺术家”。

他就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驱郑可——

郑可(1906年-1987年),广东新会县人。1921年考入广州市圣心中学,接触红木家具、贝雕、牙雕、玉器等多种工艺美术。1927求学于法国国立美术学浣和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工艺美术。1951年,响应新中国的号召,他毅然卖掉在香港的工厂回到北京,参与国家建设。1952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授。1956年参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并转入任教授。1957年,研究成功电脉冲雕刻钢模等先进工艺。197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郑可工作室”。1982年前往南斯拉夫阿兰杰洛瓦茨,参加“大理石和声音”学会艺术节。

郑可 光复桂南纪念碑浮雕

郑可认为,雕塑本质上是设计,而非依附于他人的装饰。它既具备物质层面的实用功能,也承载精神层面的审美价值,二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其浮雕专注于“错觉表现”,融汇西方现代浮雕之精髓与中国传统浮雕之脉络,创新求变,自成一格。

他提出,雕塑不仅是空间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那种仅限于“座上雕塑”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过于刻板与局限。他尤其推崇中国民间丰富多样的工艺美术雕刻——从牙雕、玉雕、黄杨木雕,到陶瓷雕塑、青田石雕,并指出这一广阔领域正亟待当代雕塑者深入挖掘与探索。

郑可 新一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20世纪40年代

郑可 40年代 新加坡抗战纪念雕塑

郑可 朱屺瞻浮雕像

郑可 四十年代人像写生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艺周雅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