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他们的说法,激光武器在部署之前耗费的时间过长,而且还容易受到天气和当地环境的干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像在沙特这样的沙漠国家气候环境很酷热,激光武器在运行的时候恰恰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得运行冷却设备来降温。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我们的最新激光武器刚刚在阅兵式上亮相,沙特就公开吐槽说,我国卖给他们的激光武器有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完成作战目标。
这话听起来确实很刺耳,但有没有可能是由于此前沙特购买的是初代激光武器系统,现在看到了最新款,他们在催货了?
那么问题来了,沙特提到的局限性是否真的存在?激光武器的某些短板未来会不会得到改善呢?
之前的网上曾经流传过,我国卖给沙特的激光武器,打下来过无人机设备。沙特人此次吐槽的激光武器是“寂静狩猎者”和“天穹卫士”两款武器。
按照他们的说法,激光武器在部署之前耗费的时间过长,而且还容易受到天气和当地环境的干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像在沙特这样的沙漠国家气候环境很酷热,激光武器在运行的时候恰恰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得运行冷却设备来降温。
如此一来将会消耗能量,还会浪费时间,如果是碰到山地复杂地形,激光武器同样不能发挥出更高的效率。这些问题在第一代产品上确实容易出现,而且沙特已经实际部署使用,也总结出了不少问题,乃至经验。
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呢?是一种普遍现象吗?
简单来说,激光武器就是将能量集中到光束上,然后通过高温摧毁敌方的目标。影视剧中的激光武器往往是激光束碰到目标,就会对目标造成损毁。但在现实世界激光武器再厉害破坏效果也不会这么快,因为这背后涉及到了能量的转化。
一款激光武器发射激光束,至少要转化形成1000千瓦到2000千瓦的能量才能够达到杀伤效果。这就需要武器系统本身携带大型的能源供应装置。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激光武器,发射激光束的装置很小,但是装载这套设备的车辆却很大,恰恰是因为能源供应装置的体积规模大。
初代产品整个武器系统,至少要分装在两三辆重型卡车底盘上,车辆的机动性很差,最关键的是能量转换的效率并不高,比方说沙特提到的情况,在酷热的沙漠环境下,武器系统还得分出一部分能源来制冷。
这样一来,能量会被大规模消耗,一旦开始作战的话,激光武器汇聚起来的破坏能量相应地就减少了。而且这个问题现在来看还不太容易解决。
理论上来说,要想保证更充足的能量供应和转化,就得携带更大型的设备,可是体积过大的话,又会增加车载重量和目标,在战场上的行动力会变得更低。反过来说,携带的能量有限,又不能够保证武器的性能发挥。
除了能量转化导致的效率较低以外,激光武器也确实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干扰。
你以为的激光武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发射激光束,实际的激光武器一旦出现云层过厚或者是下雨天,激光束产生的能量就会被耗散,而且还会导致精准度下降。
既然也是可见光,那么激光束就跟阳光一样在空间中运行,也会受到环境的干扰。因为云层过厚或者是出现大雾天气的话,激光束距离目标越远就会发生抖动,甚至是偏移目标。
尤其是在战场上,爆炸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冲击波原本就造成了尘土飞扬,这种环境很不利于激光束发挥作用,有的时候敌方还会故意制造烟雾,这样一来,对激光武器的发挥就更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在实际的战场环境里,激光武器的使用实际上是有窗口期的,如果天气状态不好,就不利于激光武器发挥作用,如果是出现了阴雨天,甚至是下大雪,那么激光武器就更不应该使用了。
目标距离越远,激光武器能够聚集的能量在发射出去以后会变得越来越低,直至能量彻底消失。也就是说,激光武器的使用不是无限距离的,距离远了,也就不可能破坏目标了。
地形同样对激光武器会形成干扰,在复杂的山区或者是林木茂盛的地方,武器受到遮挡,自然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在这种环境里,激光武器还不如大型炮弹无差别伤害造成的破坏大。
同样,距离越远还会影响到激光武器的跟踪和瞄准,整套系统属于精密的光学系统,所以追踪目标的时间极短,对于稳定性和精度的要求也就更高,但是战场环境往往很恶劣,稍微不利的因素就会影响到武器的发挥。
因此,在距离和地形受限的情况下,激光武器不能够像其他武器那样可以全天候作战,要利用有限的窗口期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如果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或者是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打击目标,那就相当于给激光武器出难题。
说了这么多的不利因素,难道激光武器在战场上就一无是处了吗?事实上恰恰相反。
快速、高效、灵活传统的炮弹和导弹响应速度相应的都比较慢,激光武器则不一样,激光束是以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传播,所以响应速度异常的快,激光束发射出去的一瞬间就能够命中目标。这就是俗称的指哪儿打哪儿。
相比传统的武器,激光武器更加的高效且便宜,比如一枚中程导弹,价格可能要数十万美元,哪怕是单兵携带的防空导弹,一枚也要几万美元。
但是激光武器所产生的能量使用一次只需要几千美元,如果是二氧化碳激光武器,价格更便宜,只要几百美元。
而且激光武器攻击更灵活,因为激光束在发射出去后基本上没有后坐力,所以在发射之前能够快速的变更射击方向,激光束射击的频率相比于传统的武器也更高。
所以激光武器能够在短时间内灵活地针对多个目标,哪怕存在电磁干扰的情况,激光武器同样也能够发挥出相同的效果。这便是激光武器最大的优势,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优势,目前激光武器的使用就存在着特定的任务指向。
如果用激光武器进行防空作战,武器本身的灵活和精准将会发挥出不错的效果。尤其是海上舰艇作战武器平台,很容易受到敌方的导弹或者是飞机的目标攻击。
传统的防空作战武器系统相应的反应能力较低,而且武器在发射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大的后坐力,这就导致防空作战的时候不容易快速转换射击目标。
激光武器则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果攻击目标来自多个方向,激光武器能够随时调整射击角度,持续进行射击,因此对于那些靠近的目标可以做到精准的毁伤。
而且用于防空作战的话,还可以有效规避激光武器自身的短板。因为处在防御状态,激光武器的主要作用不是主动攻击目标,而是有效精准地攻击那些靠近目标的敌方目标。
也就是说,激光武器能够在相对较近的距离范围内展开攻击,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天气和地形的干扰了。既然是用于空防作战,那么对于无人机的杀伤,激光武器也能发挥出更高的效率效果。
无人机的“克星”俄乌战场上,无人机被大规模使用,相比于传统的飞机,无人机体积小,飞行灵便,制造成本低廉,在远程遥控的状态下,可以深入敌后展开多种形式的攻击。
一时之间,甚至找不到克制无人机的办法。因为无人机飞得太快,如果使用常规的枪械攻击的话,根本打不着目标。如果使用炮弹、导弹应对的话,和无人机对比起来,既不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也完全不对等。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恰恰就需要用到激光武器了。激光武器发射的能量光束能够轻松穿透无人机相对较薄的金属外壳,哪怕只是对无人机照射一下,也可能导致无人机内部的电子设备在高温下毁损。
无人机虽然飞得很快,但是激光武器更快,激光束能够随时随地“咬”住无人机不放。而且无人机属于空中目标,相对来说激光武器在进行攻击的时候不太容易受到地形因素的干扰。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年,不管是我国还是美国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激光武器的缘故。在未来的战场上,无人机会更大规模地投入使用,与之对等的激光武器肯定也会大规模部署。
沙特人吐槽,他们购买的初代产品性能受限,接下来只要钱到位,肯定能够更换新的激光武器系统,毕竟技术一直在升级。其实,除了我国的技术在不断研制升级,美国人也已经在多个海外军事基地部署了激光武器,主要针对的就是无人机的袭击。
所以围绕激光武器的使用,各国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深,相关的技术也会不断升级,未来激光武器的很多短板也会相应的得到改善。
随着技术的越发成熟,未来激光武器的使用成本也会下降。比如英国人研制的“龙火”激光武器,据说单次发射成本连13美元都不到。
但同样也要看到,各国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够有效解决激光武器系统体积过大的问题。英国研制的激光武器,光是发电机部分就需要一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才能装箱。
体积过大一定会影响到激光武器的机动性和灵活程度,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大概率会朝着激光武器能量转换的角度发展。既要降低武器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又不会降低激光束的能量转化效率,只有这样,激光武器在战场上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资料:
《激光武器好处多多,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中国青年报 2017年12月4日
《激光武器能否成为无人机克星?》 参考消息 2024年10月21日
《“光之利刃”,谈谈激光武器首次亮相抗战阅兵》 澎湃新闻 2025年9月8日
来源:科普启示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