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带状疱疹是一种谁都不想染上的感染性疾病。那些曾熬过水疱皮疹折磨的人,都形容这种疼痛如同灼烧、火燎或针刺,有时甚至会持续数月,让人苦不堪言。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这种病毒性疾病甚至可能致命。
地球是一个奇迹
科技|全球
新证据表明,50岁以上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成年人 —— 尤其是接种较新的重组型疫苗的人群——患中风或心肌梗死的概率会显著降低。|国家地理图片集
带状疱疹是一种谁都不想染上的感染性疾病。那些曾熬过水疱皮疹折磨的人,都形容这种疼痛如同灼烧、火燎或针刺,有时甚至会持续数月,让人苦不堪言。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这种病毒性疾病甚至可能致命。
如今,首份此类研究证据显示,用于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作用或许不只是避免这种剧痛。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全球规模最大心脏病学会议上,一项汇总了19项研究数据的报告对外发布。
该报告指出,接种这种疫苗可使中风风险降低16%,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8%。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全球副医疗总监查尔斯·威廉姆斯(Charles Williams)表示,这些发现“令人鼓舞”,但同时也提醒,要分清其中的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
不过,这一发现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在美国,每40秒就有一人突发心肌梗死,而因中风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二十分之一。
其他科学家则认为,这一发现为提高公众对带状疱疹疫苗的认知度和接种率又添了一个理由。带状疱疹疫苗本是关键的常规疫苗,可按建议接种的成年人还不到五分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所有50岁及以上人群都需接种两剂带状疱疹疫苗,19岁及以上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同样需要接种。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的传染病专家威廉·沙夫纳(William Schaffner)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但他表示,若严格按说明接种,Shingrix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率能超过90%,而这项新研究又进一步拓展了该疫苗的潜在益处。他还补充道,这些发现“有望帮助说服更多患者去接种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为何能保护心脏?
科学家们仍在深入探究带状疱疹疫苗可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原理。目前来看,两者之间的关联似乎与引发带状疱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带来的后续危害有关——这种病毒和导致儿童水痘的病毒是同一种。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授阿尔伯特·肖(Albert Shaw)解释道:“水痘痊愈后,皮疹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不会被免疫系统清除,而是会潜伏在神经细胞里。”随着年龄增长或身体生病,免疫力逐渐下降,这种病毒就可能再次活跃,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会沿着身体一侧的神经分布,且伴随剧烈疼痛。
肖教授还提到,带状疱疹不只是会引发皮疹和身体不适,还可能损伤肝脏和肺部,导致发烧、寒战、头痛和疲劳。在10%至15%的病例中,患者还会出现持续数月的神经痛。耶鲁大学皮肤科医生杰弗里·科恩(Jeffrey Cohen)指出,带状疱疹还可能影响眼睛和内耳,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视力或听力丧失”。
美国凯撒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的流行病学家艾米丽·雷恩斯(Emily Rayens)近期发表了相关实证研究,她表示,除了上述直接危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还与更高的心肌梗死和中风发病率相关。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传染病研究员法齐娅·拉尔吉(Fawziah Lalji)解释说,有两种关键机制能解释这种关联。其一,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这类具有广泛影响的病毒感染人体,损伤神经、削弱循环系统时,会引发全身性炎症。
这种炎症还可能损伤血管内壁的脆弱组织,这一过程被称为血管内皮损伤。沙夫纳指出,受损的血管更容易形成血栓、发生堵塞,进而引发心肌梗死和中风。
此外,带状疱疹还会让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身体正常的调节机制承受巨大压力。拉尔吉解释道,这会干扰身体正常调控凝血、愈合和血管完整性的能力,从而增加血栓形成(Thrombosis)、坏死和动脉瘤的风险。
韩国首尔庆熙大学医学院的传染病专家尹东建(Dong Keon Yon)也研究过带状疱疹疫苗对心血管的益处,他表示,疫苗或许能通过“阻断这种炎症与血管问题的连锁反应,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从而缓解上述所有问题。
这意味着该疫苗具备疫苗的双重核心益处:一方面能预防带状疱疹发病,另一方面即便发病,也能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换句话说,疫苗既可以阻止病毒“点燃火苗”,又能在病毒“起火”时“控制火势”。
尽管有这些潜在益处,威廉姆斯仍提醒,目前大部分证据都来自观察性研究,这类研究无法证明因果关系——毕竟健康状况较好的人,本身可能就更愿意接种疫苗。
而且,由于多数研究最初的目的是评估疫苗对带状疱疹的预防效果,而非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所以研究结果可能无法全面反映该疫苗对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的作用。其他相关研究也认可这一重要局限性。
更多意想不到的益处
全球范围内的其他研究也印证了这一新发现,并且指出预防带状疱疹还能带来额外益处。 2024年,由拉尔吉牵头开展的一项加拿大综述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对心脏和大脑的危害极大:感染带状疱疹后的一个月内,中风风险几乎会翻倍,且这种高风险状态会持续长达一年。
随后在2025年8月,雷恩斯参与合著的一项美国队列研究显示,带状疱疹疫苗不仅能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还能减少致盲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如带状疱疹眼病和视网膜炎症。
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是,尹东建及其团队在韩国首尔对参与者进行了长达12年以上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接种过带状疱疹疫苗的人群,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了约26%。
目前多项研究还表明,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或许还能降低痴呆症风险。沙夫纳解释说,出现这一益处的原因可能是,带状疱疹及相关病毒会感染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和血管,而疫苗既能预防这种感染,又能在感染发生时减轻由此造成的损伤。
尹东建指出,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就像炎症和血管损伤会损害心脏健康一样,它们也可能影响脑血流或引发神经炎症——而这两种情况都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沙夫纳表示:“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
这些研究也再次凸显了未经控制的带状疱疹所具有的已知危害。肖教授说:“带状疱疹可不是只会引发疼痛性皮疹的小病,它还可能损害肺部、肝脏和大脑,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威胁尤其大。单是为了预防这些危害,就足以成为接种疫苗的理由,而这些额外的潜在益处,更让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变得无可辩驳。”
撰文:Daryl Austin
编译:Arvin
校对:钱思琦
版式设计:钱思琦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