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丨言传身教!看退休老警官如何带出警队“新力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8:03 1

摘要:2025年初,兰州市安宁区某小区洗车房前,一场因临时停车引发的争执僵持不下。居民谢某因急事临时停车,物业依规贴条警告,双方情绪激动,常规调解陷入僵局。退休民警汉桂玲受邀赶来。她没有立即调解,而是先细致倾听——听谢某诉说工作之急,也体谅物业的管理之难。“咱们的诉

金城兰州,黄河之滨,一座城市的平安背后,是广大公安民辅警日夜不停地坚守与传承。

2025年初,兰州市安宁区某小区洗车房前,一场因临时停车引发的争执僵持不下。居民谢某因急事临时停车,物业依规贴条警告,双方情绪激动,常规调解陷入僵局。退休民警汉桂玲受邀赶来。她没有立即调解,而是先细致倾听——听谢某诉说工作之急,也体谅物业的管理之难。“咱们的诉求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希望事情好好解决。”她轻声道出这句话,让原本紧绷的气氛悄然松动。三个多小时后,纠纷圆满化解。

这只是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刘家堡派出所“老警官调解室”日常工作中最平凡的一幕。

2024年以来,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刘家堡派出所创新建立多元调解机制。其中,“老警官调解室”成为一抹亮丽的“警”色——退休老警官重新“归队”,组成“银发天团”,用他们沉淀多年的经验与智慧,化解着基层的千千结。

“早晨散步时看见警车驶过,心里还是热乎乎的。”汉桂玲说。自1985年从警,三十七年的基层经历,让她在退休后依然选择回到这里。“虽然退休了,但对公安事业、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永远都不会变。”

在警力紧张的刘家堡派出所,老警官的回归,不仅补充了人力,更带来了历经岁月打磨的智慧与从容。而另一股新生力量,也在悄然成长。

“零零后”新警侯凯月初入警营时,曾以为公安工作就是影视剧中“抓捕审讯的大场面”。后来在日复一日的轮岗与学习中,他重新认识了这份职业的重量。因长相青涩,他常被群众误认为是“学生”,甚至出警时也常被质疑:“这么年轻,能处理好事情吗?”这种不信任曾让他倍感压力,却也坚定了他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

当“老办法”遇见“新思维”,调解室不再只是说理的地方,更成了信任生长的土壤。汉桂玲常对年轻民辅警说,在工作中要做到“四勤”:脑勤、嘴勤、手勤、腿勤,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要带着思考与观察。她一再强调,调解的核心在于倾听与共情。

这些经验,被侯凯月视若珍宝。“处理纠纷时,有些当事人年纪比我大很多,我说什么他们都不愿意听。”而老警官以长者的身份、人生的厚度介入,给予的不仅是方法,更是一份底气和信任。

信任,如何在经验与创新之间悄然生长?当传统的警务智慧遇上青春的创新思维,侯凯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反诈宣传中,他没有止步于发放传单、悬挂横幅,而是另辟蹊径,组织大学生拍摄反诈主题短视频比赛,并将优秀作品推送至各个社区群。这种贴近年轻人语境的宣传方式,借助二次传播不断扩散影响力,最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呈现阶梯式下降。

工作中,同事们亲切地叫他“小猴子”,而辖区的学生们却更爱喊他“猴哥”,这个从大学时代就伴随他的外号,如今在警民之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毕业后回到校园处理警务,还有人这么叫我,好像自己从未离开过。”侯凯月笑着说。从“小猴子”到“猴哥”,不只是称呼的改变,更是一份信任的托付。

半年时间过去,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主动找他倾诉生活琐事、寻求帮助,甚至聊聊家长里短。这一切,老警官汉桂玲都看在眼里。她欣慰地说:“这些年轻人既爱学、又认真,真不错。”话语间,是一位老警察对新警成长的肯定,更是两代人之间责任的接力与信任的延续。

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与守旧。刘家堡派出所将“老带新”做成了长效机制。“老警官调解室”每周四固定开放,由退休老警官轮值,并与社区、司法等力量联动协作,为调解工作筑就强大后盾。

老警官们带来经年累月的经验沉淀和人情练达的沟通智慧;而新警们注入数字化的敏锐度和技术化的创新力。这两股力量并非彼此替代,而是相互赋能、彼此增益,老方法因新技术而提升效率,新手段因老经验而更接地气。

经验在传,初心在承。老警官的沉稳与新警的热忱,正让“枫桥经验”在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作者:成佩芸)

来源:平安甘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