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非遗会客厅”,让非遗触手可及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7:59 1

摘要:近日,位于南通文峰广场的“城市非遗会客厅”融入市民生活,成为一处可观、可感、可体验的“家门口”文化新空间。作为推动非遗创新发展、激发城市消费动能的重要平台,该会客厅自今年6月入驻商圈以来,已成功汇聚了南通蓝印花布、色织土布、灯彩、木版年画等十余项本土非遗项目。

近日,位于南通文峰广场的“城市非遗会客厅”融入市民生活,成为一处可观、可感、可体验的“家门口”文化新空间。作为推动非遗创新发展、激发城市消费动能的重要平台,该会客厅自今年6月入驻商圈以来,已成功汇聚了南通蓝印花布、色织土布、灯彩、木版年画等十余项本土非遗项目。

在近1000平方米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内,会客厅通过沉浸式展销、非遗奇妙课、主题艺术展和匠心造物集四大核心功能区,构建起“展、演、销、学”四位一体的非遗生态体系,营造出像“到朋友家做客”般的亲切氛围,创新探索文商旅深度融合路径。

非遗走进生活圈

让文化记忆可触可感

7日,踏入南通文峰广场东门,一楼中庭蓝印花布、板鹞风筝、梅庵派古琴、通派盆景等本土非遗项目以创意形式展陈,共同构成一幅别致而富有韵味的文化画卷,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拍照打卡。

从“街角的艺术”到“可触可感的文化记忆”,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跟随商场导览走上二楼西座,“城市非遗会客厅”跃然眼前。在南通灯彩与木版年画展馆中,兔儿灯、“门神”造型的年画唤醒市民儿时的记忆,而兼具设计感与实用性的“生肖蛇”灯彩、财神相框摆件等新品,则让人看见非遗活态传承的生机;南通市华艺扎染博物馆内,除了“苏超”周边帆布袋、“弄影”品牌服饰等一系列原创产品,还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莉现场演示折叠、捆扎、夹等多种不同技法;再往深处探索,南通新锐设计师品牌“和研悦色”也已加盟入驻,将南通非遗与东方美学创意结合,彰显文化新潮流……

“很多年没见到兔儿灯了,这是我们小时候过年玩的玩具。”市民陆维业一边带着女儿游览,一边向她介绍熟悉的物件。他表示:“以前只有楼下一个小展区,现在内容越来越丰富、体系也越来越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文化窗口,让更多人看到南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风貌,这非常有意义。”

看到自己的非遗作品拥有了固定的展示空间,并受到市民的喜爱,南通灯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麟强心里暖暖的。他说:“这种形式非常好。走进大型商圈、贴近市民日常生活,既能够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又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会客厅”扩容

沉浸式体验受追捧

“在这里,我们变‘陈列馆’为‘会客厅’,致力于营造一种到朋友家做客般的亲切氛围,让市民可以放松、自在地探索非遗的魅力。”南通市文化馆馆长郭小川介绍说。

自去年起,市文化馆紧抓消费升级与文化跨界融合趋势,积极打造“城市非遗会客厅”品牌项目,将非遗植入商圈、古建、剧院等城市公共空间,构建起“可看、可玩、可消费”的文化惠民新模式。今年6月,“城市非遗会客厅”首次进驻南通文峰广场商圈,以“融入现代生活,展现非遗魅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文商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项目入驻初期,“一城一忆·南通非遗造物集”在此举办。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40余个非遗特色项目齐聚,让市民游客一站式感受“水韵江苏”的别样风采。据统计,活动期间,单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营提升,“城市非遗会客厅”在原有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凯利绣品、南通市华艺扎染博物馆、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馆等四大展厅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元春茶庄、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两家本土非遗机构;六家特色“会客厅”共同组成常态化展销厅——“非遗匠造所”,让市民在寻常点滴中感受诗意与雅致。

此外,二楼互动体验区设置蓝染扇子制作、DIY中药艾草养生锤、扎染帆布包、刺绣团扇、拓印蓝白纹样丝巾等“非遗奇妙课”,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6场专题课程,累计吸引1000余名非遗爱好者深度参与。与此同时,商场四楼开设文化馆“美育学堂”,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链,实现“零距离”文化输送。

聚人气促消费

绘就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当非遗与当代艺术相遇,一场别开生面的空间融合正在发生,为市民与游客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日前,商场二楼文峰艺术馆内,“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新苗展——“小荷风采”南通儿童美术作品展正在热烈展出。书法、绘画、剪纸、拼贴、泥塑……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孩童们对于美的感知与探索,更承载着“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赓续与未来。

文峰城市广场还借助“苏超”赛事的热度,在户外广场打造“苏超第二现场”,举办“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行动等活动,与人气爆棚的“城市非遗会客厅”互相引流,共同激发商圈活力。“我们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力,特别是组建由80名员工构成的宣传矩阵,通过商圈官方平台及个人社交账号扩大宣传;另一方面,在‘第二现场’观赛期间,将‘苏超’相关非遗文创产品作为互动礼品赠送给观众,加强引导,吸引更多人走进商圈、走进‘非遗会客厅’,实现双赢。”南通文峰城市广场副总经理顾敏说。

“城市非遗会客厅”聚人气,更促消费。截至目前,每周末活动参与人数近万人次,非遗文创产品热销近500件,涵盖蓝印花布衍生品、仿真绣饰品、如皋香袋等品类。

郭小川表示,后续,将持续深化“城市非遗会客厅”建设,让其进一步成为唤醒城市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展示江海文化软实力、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窗口;通过“内容深耕、联动增效、IP塑造”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南通城市消费提质扩容,进一步扩大南通非遗影响力,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赋能双向突破。

文: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镇潇

图: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镇潇 实习生 贾冯翔

编辑:黄梦倩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