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版“开心农场”已上线!在鼓楼区拥有一块菜地是什么体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18:06 1

摘要:眼下正值秋播时节,居民们一起翻土、种菜。每到傍晚,翁大姐常被两个女儿“拖”到菜园,一锄头一锄头翻土开荒,几天下来,翁大姐瘦了两斤;陈大姐原本在自家阳台上种花,无意间看到这儿有块地,就从“一米菜地”起步,如今已是小成规模的“三米菜地”;大人们在菜地边翻土边聊种菜

福州鼓楼寸土寸金,在这里有块地还能种菜,是什么样的体验呢?在鼓楼区鼓西街道西湖社区,就真有这样一个社区菜园——西峰种植园。

眼下正值秋播时节,居民们一起翻土、种菜。每到傍晚,翁大姐常被两个女儿“拖”到菜园,一锄头一锄头翻土开荒,几天下来,翁大姐瘦了两斤;陈大姐原本在自家阳台上种花,无意间看到这儿有块地,就从“一米菜地”起步,如今已是小成规模的“三米菜地”;大人们在菜地边翻土边聊种菜,孩子们互相打闹跑过菜园,老人摸着菜叶回忆起从前种地的日子。

西峰小学附近的闲置空地,被改造为种植园

一处荒地

变成社区居民的菜园

这块933平方米的菜地,前身是西峰小学内闲置多年的一片荒地,原本杂草丛生、砾石满地,堆满垃圾,又脏又臭。为了让居民多个好去处,今年1月初,鼓楼国投借鉴上海市某社区菜园的成功经验,联合西湖社区居委会将其改造成了共享菜园,取名“西峰种植园”。

开放首月,社区通过多种渠道广而告之,许多居民才意外发现这块“家门口的宝地”。鼓楼国投工作人员(菜园主理人)陈敏介绍说,为方便市民参与,园区开通了线上认领渠道。居民只需通过“鼓楼幸福通”小程序,每月支付60元,就能认领一块“一米菜园”,幼苗、锄头、水壶等种植工具均由园区统一提供。

种植园还为大家提供了不少必备的生产资料

如今,菜园已成为周边社区居民最爱的去处之一。背着书包的孩子们手握迷你锄头,跟随家长走进菜园,有的蹲在菜地边认真除草,有的踮起脚给蔬菜浇水,累了就跑到一旁的跷跷板上玩耍一阵。目前,60块“一米菜地”中,已有40多块被居民认领,每块地都竖起了个性化牌子。

菜园每月还会举办主题活动,深受居民欢迎。春天,大家用刚摘的蔬菜煮成菜粥,共享劳动成果;夏天,用自己种的薄荷泡制冰饮,为邻居消暑;秋天,孩子们将废弃牛奶盒改造成“迷你花园”,种下一株株花苗。为解决“不会种、种不好”的担忧,菜园还推出“城市农夫计划”,开辟公共种植区,不设门槛,欢迎所有人参与种植。参与者通过记录劳动次数积累积分,可兑换“一米菜园”使用权或当季有机蔬菜。目前已有五组家庭加入。

种植园里还设有简单的娱乐设施,劳动娱乐相结合

看看“菜友”们

都种了什么菜

“菜园让居民多了一个好去处,老人孩子都开心。”西湖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大力支持菜园运营,还会安排志愿者协助活动。上次制作青酱时,许多孩子第一次认识、体验了罗勒的味道,还主动要求回家给父母做意面。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给新开辟的菜园开荒

傍晚5时,夕阳将西峰种植园的菜畦染成金红色。拥有“三米菜地”的陈星正在查看蓝莓新芽。这位50多岁的“资深菜友”感慨道:“之前在阳台种月季,阳光不够,空间又小,花苞没开就蔫了。”陈星说,她在下班路上偶然发现这块宝地,从在“一米菜地”种西红柿、西瓜、蓝莓,越种越欢喜,后来升级成了“三米菜地”。最让她骄傲的是5月份成熟的蓝莓,果子特别甜,分给邻居,大家都问是哪儿种的。原来,陈星和“菜友”们坚持有机种植,在鼓楼国投请来的农业专家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用厨余垃圾发酵黑土,用塑料瓶做捕虫器等技能。

小朋友在种植园里浇水

“70后”翁大姐正被两个女儿拖着翻新半垄荒地,准备种茼蒿涮火锅。“原本减肥要去健身房,现在每天翻土两小时,瘦了两斤,孩子们还学会了农活!”她擦着汗说。大女儿在番茄架旁数小番茄,小女儿拿着铁锹翻土,天真地问:“妈妈,我能挖到宝藏吗?”

小朋友在种植园里浇水

记者在菜园里也体验了一把“城市农夫”的生活,一开始很是茫然,根本不知道铁锹怎么使,翁大姐的女儿成了记者的老师,手把手教记者翻土。虽然已进入白露节气,福州的天气仍很热,大家都流了一身汗,记者拿铁锹的手臂逐渐开始酸痛。但看着土壤一点点变得松软,和大家一起想象着播种后收获的画面,很有成就感。

海都记者在种植园体验了一把挖呀挖呀挖,甚是解压

社区居民们在这里一块翻土、种菜、等雨……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生长出别样的邻里情。

记者咨询了鼓楼、仓山、晋安等区的多个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由于条件有限,目前暂无类似共享菜园。

编辑:潘泽彦

审核:白彩惠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来源: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