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新学期伊始,记者在成都市上东学校教室看到,同学们午休时不再埋头趴睡,而是熟练地放下椅背、调节头枕、展开脚踏,课桌椅很快就变成了一张舒适的“午休床”。本学期,该校2000余名学生全部用上了符合新国标的午休课桌椅。
近日,《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尚未全面推行,成都已有学校率先行动。
9月新学期伊始,记者在成都市上东学校教室看到,同学们午休时不再埋头趴睡,而是熟练地放下椅背、调节头枕、展开脚踏,课桌椅很快就变成了一张舒适的“午休床”。本学期,该校2000余名学生全部用上了符合新国标的午休课桌椅。
记者实测
课桌椅“秒变”“午睡神器”
“国标”里的午睡课桌椅,到底什么样?在上东学校,午休铃声响起,同学们熟练地立起课桌、放下椅背、拉出脚踏、调整头枕。短短几个步骤,原本整齐排列的课桌椅,瞬间变成一张张“午休床”,让孩子们实现了从“趴桌睡”到“舒适躺睡”的转变。
“随着在校午休就餐学生比例持续提高,目前已达到近99%,让学生‘吃好睡好’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上东学校德育副主任周聪介绍,为切实回应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学校组织专人赴浙江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最终专项引进了这批多功能课桌椅。
“这批桌椅最大的亮点在于灵活的‘变形’功能。”周聪表示,上课时,它们是符合规范的标准课桌椅;午休时,则可通过简单操作切换为躺睡模式。
记者坐上其中一套桌椅体验,握住侧边扶手轻轻一扳,椅背缓缓向后倾斜,最终稳定在150度以上的舒适角度,头枕柔软且有弹性,且可前后伸缩。脚踏板宽大稳固,即使身高较高的学生也能舒展双腿。令人惊喜的是,桌下还“藏”有一个隐藏式抽屉,可以收纳书籍和文具。
“我特别喜欢新桌椅,现在中午可以舒舒服服睡一觉,下午上课精神特别好。”谈及学校新换的午休课桌椅,三年级二班同学王云木开心地说道。
多措并举
让更多孩子从“趴着”到“躺好”
近年来,中小学生“在校午休”已成为普遍现象。为切实改善学生午休体验,成都市多所学校积极推行多样化午休解决方案。部分学校引进可折叠、可调节的“午休课桌椅”,实现从“趴睡”到“躺睡”的转变;一些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宿舍资源,在午间开放为“临时午休区”;还有学校定制推拉式“午休柜床”“午睡睡枕”等“午睡神器”,进一步提升了午休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多方探索之下,“趴睡”正逐步转向“躺睡”“舒睡”,有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与高效学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宋妍妍 杨升涛 实习记者 周继红 文/图 编辑 曾雪柔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