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您有没有想过,孩子辛辛苦苦读完大学,毕业却发现社会不需要TA了?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给出了冰冷答案——在美国,22-25岁从事软件开发、翻译、客服的年轻人,就业人数自ChatGPT问世后暴跌近20%。五个应届程序员里,就有一个被AI挤
朋友们,您有没有想过,孩子辛辛苦苦读完大学,毕业却发现社会不需要TA了?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给出了冰冷答案——在美国,22-25岁从事软件开发、翻译、客服的年轻人,就业人数自ChatGPT问世后暴跌近20%。五个应届程序员里,就有一个被AI挤出了职场。
这可不是预测,是ADP(美国最大工资处理平台)的海量真实数据:AI先拿走了最基础的活——写简单代码、翻译文件、接客服电话。以前这些“垫脚石”能让年轻人积累经验,现在AI几分钟生成的代码比新人更高效,24小时待命的客服比人工更稳定,企业自然更愿意留有经验的老员工,让AI当助手。
冲击最狠的是22-25岁新手,就业人数锐减;26-30岁持平;30岁以上反而增加。年轻人没了入场券,行业未来可能面临“断层”——没有新人练手,5年后谁来当专家?但对投资者来说,这恰恰藏着机会:AI淘汰的是“可替代的人”,崛起的是“能驾驭AI的人”。
哪些方向正在落地?给您划重点:
AI代码工具:GitHub等平台几秒生成代码,企业不再需要庞大新人团队,但“能让代码自动化的平台”(如低代码工具Snowflake)价值飙升;AI客服:7×24小时多语言服务,成本骤降,相关语音交互公司(如Soundhound)正替代传统客服;AI医疗:AI先筛影像标注病灶,医生只复核关键部分,既提升效率又降低误诊率(代表企业如GE Healthcare);AI教育:年轻人没了基础岗位练手,催生“AI技能培训”需求(如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重点推AI课程);AI安全:数据泄露风险加剧,网络安全公司(如Palo Alto Networks)用AI防护成刚需;AI创意:Midjourney画图、Sora做视频,小团队也能高产,游戏引擎Unity等公司正吃红利。核心规律:AI在淘汰“可复制的岗位”,却让“能增强人的领域”爆发。对企业来说,真正的竞争力是“AI+人”的组合——医生用AI诊断效率翻倍,设计师用AI产能翻几倍。对投资者而言,别只看AI省了多少钱,更要盯它能帮企业赚多少钱——能落地成生产力的公司,才是下一个赢家。
来源:冰与火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