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广谱大药,成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21:53 1

摘要:ADC前几大热门靶点中,Her2、Trop2、c-MET、Nectin4均有ADC药物获得FDA监管批准上市,Her3 ADC的上市前景不太明确,EGFR ADC则是临床出现大量突破,而现如今看B7H3 ADC似乎也在正确的道路上。

巨头们当年BD布局的B7H3 ADC成药路径愈发明晰。

ADC前几大热门靶点中,Her2、Trop2、c-MET、Nectin4均有ADC药物获得FDA监管批准上市,Her3 ADC的上市前景不太明确,EGFR ADC则是临床出现大量突破,而现如今看B7H3 ADC似乎也在正确的道路上。

9月7日,第一三共/默沙东在2025 WCLC大会上以LBA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了旗下B7H3 ADC管线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II期IDeate-Lung01研究的主要分析结果。

IDeate-Lung01是一项全球II期研究,针对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含铂化疗(最多三线)的ES-SCLC患者,研究结果分为二线亚组和三线及以上亚组,本次重点公布了12mg/kg单药治疗数据。

I-DXd作为全球临床进度最快的B7H3 ADC,其成败兴衰对B7H3靶点药物研发的影响举足轻重,显然最新公布的IDeate-Lung01研究数据是非常积极的。

01 二期数据成色如何?

其实早在2024 WCLC大会上,第一三共/默沙东就曾经披露过I-DXd在IDeate-Lung01研究的一些数据。

早前研究数据一共纳入88例ES-SCLC患者,分别将46例、42例患者分配至8mg/kg和12mg/kg组,所有患者接受过至少一线的含铂化疗,42.0%患者基线存在脑转移,76.1%患者既往接受过抗PD-(L)1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12mg/kg组的疗效数据明显好于8mg/kg数据;8mg/kg组的ORR为26.1%,DCR为80.4%,mPFS为4.2个月,mOS为9.4个月;12mg/kg组的ORR为54.8%,DCR为90.5%,mPFS为5.5个月,mOS为11.8个月。

在16位伴有脑转移患者的亚组中,8mg/kg组和12mg/kg组颅内反应率分别为66.7%和50.0%。

安全性上,8mg/kg和12mg/kg组分别有50.0%和43.5%的患者发生了≥3级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最常见为恶心、食欲下降和贫血等。

在2025 WCLC更新的拓展数据,更加明确了I-DXd在不同基线ES-SCLC患者的疗效,以及在前序数据明确了最佳剂量后,进一步展示了12mg/kg最佳剂量的治疗潜力。

2025 WCLC更新的剂量优化和延长部分共入组137例ES-SCLC患者(接受12mg/kg治疗),二线、三线、四线患者占比分别为23.4%、54.7%和21.9%。该研究部分整体人群的ORR为48.2%、DCR为87.6%,mPFS和mOS分别为4.9个月和10.3个月。

其中在32名二线患者的疗效颇为显著,ORR为56.3%,DCR为96.9%,mPFS为5.6个月和mOS为12.0个月。在三线及以上患者的亚组中,cORR为45.7%,DCR为84.8%。另外,在65例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亚组中,颅内ORR为46.2%。

安全性方面,36.5%患者发生≥3级TRAE(相较2024 WCLC有显著下降),最常见TRAE为血液毒性,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贫血等,而令市场更关注的是研究中有17名患者被认定为治疗相关的间质性肺病,其中有4起3级和2起5级事件。

02 B7H3 ADC行业竞争力

以I-DXd最佳疗效数据放在二线ES-SCLC治疗领域,到底能不能打?

目前二线ES-SCLC治疗高度依赖复发时间,复发时间分为≤6个月(耐药复发)和>6个月(敏感复发)患者分别对应不同的化疗方案,但化疗的ORR和OS有限(ORR

新型疗法方面,目前风头正盛便是安进的DLL-3/CD3双抗Imdelltra(塔拉妥单抗),其在2024年获得FDA批准二线治疗ES-SCLC。

塔拉妥单抗从疗效上看显著提升了二线ES-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路径。据DeLLphi-304研究显示(纳入509例一线铂类化疗失败的ES-SCLC患者,对照组为标准化疗),塔拉妥单抗和标准化疗组的ORR为35% vs 20%,mPFS为4.2个月 vs 3.7个月,mOS为13.6个月 vs 8.3个月(HR=0.6)。

安全性层面,塔拉妥单抗和标准化疗组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 vs 80%,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减少症等血液毒性。

不过,塔拉妥单抗给药方式较为繁琐(首两次给药需住院22-24小时)且副反应较多,这有可能成为其他新型产品的竞争突破缺口。

同样在小细胞肺癌赛道上,再鼎医药的DLL3 ADC管线ZL-1310和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ADC产品BL-B01D1同样展现了不弱与双抗的治疗潜力。

百利天恒的BL-B01D1一期临床数据显示,在20位一线免疫化疗失败ES-SCLC患者亚组中,cORR高达75.0%,mPFS为6.9个月,mOS达到了15.1个月,同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ILD发生率较低。

再鼎医药ZL-1310的ES-SCLC一期临床数据显示,在33名患者的二线治疗亚组中,ORR为67%,DCR为97%,这同样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数据。

非头对头横向比较来看I-DXd在二线ES-SCLC患者中无论是56.3%的ORR还是12个月的OS来看并不突出,但这也是基于几款药物患者的不同基线下的数据比较(参考性有限),不过考虑到ADC的毒性积蓄影响最终患者OS的特性,I-DXd有望凭借较低的大于三级不良反应率,在后续临床中取得更优异的生存期数据,并且作为ADC有望通过与PD-(L)1或Plus抗体联用,进军更早线的SCLC治疗。

目前,第一三共高管对外表示,默沙东已经采取行动,有望凭借现有的二期数据寻求SCLC适应症的加速批准。

03 国产B7H3 ADC的光

B7H3 ADC领头羊I-DXd如若真能在SCLC适应症获得FDA加速批准,那么国内一众同赛道的分子均有望获益。紧随I-DXd其后的国产分子,包括GSK/翰森制药的HS-20093、宜联生物的YL-201、齐鲁/明慧医药的MHB088C和映恩生物/Biontech的DB-1311。

众所周知,B7H3作为热门的广谱靶点,潜力不局限在肺癌领域,同样在头颈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中过度表达,以下仅以SCLC数据作为参考对比。

翰森制药HS-20093在2024 WCLC大会公布的Ia/Ib期数据显示,HS-20093的8.0mg/kg(n=31)和10.0 mg/kg(n=22)剂量组在含铂类化疗经治的ES-SCLC患者中分别取得61.3%、50.0%的ORR,DCR分别为80.6%和95.5%,mPFS分别为5.9和7.3个月。安全性方面,HS-20093安全性良好,≥3级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血液毒性。GSK已于2025年8月启动了一项全球III期临床试验,计划入组300名患者,直接比较HS-20093与标准化疗在复发性ES-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宜联生物YL201在2025年3月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的一期数据显示,接受YL201治疗的72例二线ES-SCLC患者中,ORR为63.9%的,DCR为91.7%,mPFS为6.3个月。安全性层面,全人群97.1%出现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3级的TRAEs发生率为54.5%,最常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ILD发生率较低。

映恩生物的DB-1311在ESMO Asia 2024上披露的1/2a期临床数据显示,在73名SCLC患者中整体的uORR为56.2%,DCR为89.0%;在9 mg/kg剂量水平下,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但未接受过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治疗的SCLC患者中,uORR为70.4%。

从现有几个I-DXd国产追赶者来看,在不同基线的SCLC中都取得了优异的ORR和PFS数据,后续有望走出更多的Me-better甚至Best in class分子。

不过,B7H3 ADC的拓展性比想象中更大,不仅仅未来有望和PD-(L)1类药物联用,并且MNC已经在探索“CD3双抗+ADC”组合疗法,安进DLL3/CD3双抗与宜联生物B7H3 ADC探索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潜力,默沙东DLL3/CD3双抗与第一三共B7H3 ADC同样探索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潜力。

结语:第一三共/默沙东的I-DXd的二期数据,犹如一束光,给国产的B7H3 ADC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未来国产B7H3 ADC分子,将在各个实体瘤适应症上发出自己的最强音,这俨然是下一个ADC大药的温床。

来源:冠军羚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