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国防部日前发布了《2025年技术展望与能力路线图》(TPCR),阐述武装部队对新兴未来作战技术的看法及明确需求。此前印度于2013年、2018年也曾发布过两版TPCR,新版纳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意见(其已研或在研多项军方系统),清单含海、陆
印度国防部日前发布了《2025年技术展望与能力路线图》(TPCR),阐述武装部队对新兴未来作战技术的看法及明确需求。此前印度于2013年、2018年也曾发布过两版TPCR,新版纳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意见(其已研或在研多项军方系统),清单含海、陆、空需求,部分延续前版,可窥各军种未来计划。
客观说,在印度洋上,印度海军的航母还是对这些南亚国家有很强威慑能力的,尤其是印巴空战后扬言要用航母报复,搞得巴基斯坦还是很有压力。因此印度军方把航母和舰载机作为了海军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新规划需1艘航空母舰,暂未补充细节。印度外界曾认为其第二艘航母计划是6.5万吨级、配电磁弹射系统(EMALS)的“维沙尔”号(INS VisHAL),近期也有增购“维克兰特”号同级舰的说法,但TPCR 2025显示海军仍倾向大型航母。
除航母外,海军还寻求自动着舰系统、菲涅尔透镜光学着舰系统、含舰载机控制的作战管理软件(CMS)、拦阻装置及2套EMALS,DRDO正研EMALS。值得关注的是,海军还提出为未来航母及水面舰配10套核动力推进系统——此前外界认为其放弃为第二艘国产航母用核动力,此次纳入或因重新评估其适配未来需求的优势。
与2018版TPCR相比,航母新增需求含EMALS、核动力及双发甲板战斗机(TEDBF)与海军版“光辉”战斗机(LCA Navy)。TEDBF目前处概念阶段,DRDO曾展示4.5代机设计,未来或升级为五代机,可能重启海军版先进中型战斗机(Naval AMCA)项目,或结合AMCA与LCA Navy经验定制新机。
LCA Navy是空军“光辉”的海军版,此前因单发、滑跃起飞时载荷不足未通过航母适配评估,但原型机已在“维克拉玛蒂亚”号、“维克兰特”号完成演示,以设岸上测试设施(SBTF)的汉萨基地为主要起降点。包括海军内部人士在内,不少人呼吁列装LCA Navy,因其适合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且能帮印度军工积累舰载机研发生产经验——当前海军米格-29K故障频发,新购26架“阵风”-M仅4架教练机且无法航母起降。
此外,TPCR提及HAL研发的甲板多用途直升机(DBMRH)、海上通用直升机(UH-M),海军还计划采购大量无人机,含120余架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MALE UAV)、30余架作战型MALE UAV、15架太阳能高空伪卫星(HAPS)、20余架高空长航时无人机(HALE UAV)、25-30架垂直起降无人机(VTOL UAV)及150余架舰载无人机。
海军寻求5-10艘下一代驱逐舰(NGD)/护卫舰(NGF),数量与2018版一致;还提及7艘下一代轻型护卫舰(NGC),但实际计划造8艘,GRSE中标5艘。《印度时报》称,4艘1万吨级NGD正待审批。
海军需10余艘反水雷舰(MCMV),舰长87米、钢制舰体——此前因要求复合舰体导致采购延误,现因MCMV需作为无人装备母舰(保障排雷安全),钢制舰体已达标。2023年发布MCMV母舰信息征询书,2025年7月国防采购委员会(DAC)授初始审批,预计斥资约50亿美元购12艘,另购12套无人反水雷套件(含“级联”自主水面艇CASCADE ASV、AUV、ROV)。
“级联”是海军在研小型自主反水雷无人艇,海军还单独需20艘该艇(15-25米长,配拖曳阵声呐、鱼雷发射管),可通过岸基控制站自主/遥控运行。海军计划购5艘以上舰队补给舰(FSS),已与HSL签5艘合同,TPCR需求规格与已购舰基本一致,仅武器要求特殊——需配反舰/反潜武器、近防系统及传感器,而FSS核心功能为补给,加装攻防武器较意外。
4艘船坞登陆舰(LPD)的需求此前已公开,该舰220米长、2.9万吨级,配多功能雷达、对空警戒雷达及综合全电推进,可作为登陆艇(LCM/LCVP)与无人装备(ROV、UAV、水下无人机)母舰。
海军还需100艘下一代快速拦截艇(NGFIC)、20艘遥控快速拦截艇(RMFIC),均为13-17米长、17吨重,双发动机,或用L&T喷水推进系统(DRDO基金支持,已在现役艇测试)。2024年12月DAC授120艘快速拦截艇初始审批,暂不明确是否与“100+20”需求对应。GRSE、BEL已交付自主模式拦截艇,萨格尔防务也展示过同级艇。
海军需21艘320吨级新型喷水推进快速攻击艇(NWJFAC),陆军也需10-15艘,2024年DAC授31艘该艇审批。
海军需20艘高续航自主水下航行器(HEAUV),用于反潜、反水雷、情报侦察(ISR)、电子情报(ELINT)等,此前公开需求仅8艘,DRDO正与CSL测试HEAUV;还需12套舷外装备,或具备鱼雷管发射能力。
重点需求为“国产常规潜艇”(或属“76号项目”)配套系统,部分参数“2025年初步设计后定”。明确配套系统含:12-15台1.5兆瓦级柴油发电机整流器、6-8台5兆瓦级潜艇电力推进电机、6套DRDO在研的综合作战系统(ICS)、6套平台管理系统、DRDO在研的14天充电周期锂电池及静态变频器。
其他潜艇用系统(未必专属国产艇)含:10余套拖曳线列天线、10套推进器、3天充电周期锂电池。
DRDO在研324毫米鱼雷(射程超25公里、航速50节,或为“先进轻型鱼雷”ALWT);海军需2000余枚增程反潜火箭(ERASR,射程超8500米,适配RBU-6000发射装置,尺寸、引信与RGB60火箭一致),2025年7月已完成用户测试。
海军需30余套炮-弹一体舰用近防系统(CIWS),要求导弹射程≥6公里、火炮≥4公里,目前无适配国产系统,但DRDO在研加特林机枪、近程防空导弹(VSHORADS),或可改装为CIWS,VSHORADS独立舰载发射装置也在研。
需100余枚岸基反舰导弹(射程超250公里,配自主移动雷达及保障系统),DRDO称正研类似系统;“布拉莫斯”岸基型已列装海军,菲律宾也有订购。此外,海军与陆军共需200余枚舰舰/对陆攻击导弹(射程超150公里、重<1吨),或为涡轮喷气动力的NASM-MR(此前为机载型,岸基型在研),或“滑翔火力”项目导弹。
海军还寻求76毫米舰炮制导弹药(射程超50公里)、127毫米及以上口径增程制导弹药(射程≥70公里),以及“卡瓦奇”箔条发射装置用主动舷外诱饵、“马利奇”鱼雷诱饵发射装置用尾流自导鱼雷诱饵;需10架超音速靶机,DRDO在研“STAR”靶机适配需求。
推进系统方面,除核动力外,需45-50台40兆瓦级常规推进燃气轮机、100余台主柴油发动机、200余套配套发电机组、44兆瓦级多动力配置(CODAD/CODAG等)齿轮箱、100余套可调距螺旋桨(CPP)、8套以上舰艇电力推进系统。
12兆瓦级电力推进属“本土设计制造1类”(Make-1)项目需求,该项目还含小型柴油发动机;近期海军在Make-1下发布24-28兆瓦级国产船用燃气轮机需求,需造4台原型机,成功后至少购40台——目前海军燃气轮机依赖美LM2500、乌Zorya Mashproekt产品。
需50-70套国产综合桅杆(IIM,集成ELINT/COMINT/V/UHF/L波段设备),印度正与日本合作研发“UNICORN”桅杆(BEL参与),此前已启动国产IIM两阶段研发,将借鉴UNICORN经验。
此外,海军还在通信、电子战、军械处置等领域提子系统需求。需注意,TPCR需求虽面向未来且可能调整,但多项已进入推进阶段,后续有新信息将更新。
来源:军迷战情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