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国资监管企业去年实现营收1.6万亿元,截至7月末资产总额12.5万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22:20 1

摘要:9月8日下午,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我省国资监管企业年末资产总额11.6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万亿元、利润总额1206亿元,分别增长11.3%、5.7%、0.8%,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财经网讯:9月8日下午,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我省国资监管企业年末资产总额11.6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万亿元、利润总额1206亿元,分别增长11.3%、5.7%、0.8%,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会上指出,截至今年7月末,我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12.5万亿元,前7个月实现营业总收入9196.8亿元、利润总额595.3亿元,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跃升至5万亿元、居全国第7,营业总收入5978.8亿元、利润总额473.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4.7%,分居全国第7、5、5位。

持续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省属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产权转让等方式盘活资产67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226%;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推动企业完成投资2442亿元、增长5.1%,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淮北矿业全球规模最大的年产60万吨合成气法制乙醇项目满负荷运行,铜陵有色投资103亿元的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项目正式投产。

在服务全省经济发展方面,重点更好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大国有资本对我省三大科创引领高地的投资力度,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着力打造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省属企业研发投入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海螺集团、淮河能源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省属企业原创技术攻关清单19个项目中已有17个具备产业化条件。

坚持双轮驱动推动产业提质。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攀登、向“智”发力、向“绿”而行,省属企业累计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25个、智能工厂37座、数字化车间50个、绿色工厂73个。

江汽集团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尊界S800批量投产;中煤矿建集团重组合肥煤炭院,打造国际领先的矿山建设跨国投资集团;叉车集团并购宇锋智能,加速向智能物流集成商转型升级;皖维集团收购明池玻璃,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另一方面,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大力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2024年完成新兴产业投资超500亿元,实现新兴产业营收近2000亿元,营收占比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强化重点领域支撑保障。投资集团投资建成高铁里程居长三角第1、全国前列,交控集团运营全省86%高速公路,港航集团保障全省95%集装箱吞吐任务,引江济淮工程加快推进,保障更多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能源集团、淮河能源、淮北矿业、皖北煤电积极承担全省电力保供、天然气输售等任务,农垦集团、粮食集团扛牢粮食安全责任,通航集团积极布局应急救援航空领域,国资省企在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主力军”作用更加突显。 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方面,重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践行好“两山”理念。推动省属企业在全省节能降碳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一企一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助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648万千瓦,徽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158.8亿元,华安证券累计承销绿色债券41.75亿元,国元金控集团所属国元保险首创“林长制国元护林保”,生态环境产业集团在蚌埠怀远、淮北濉溪打造3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示范点。

助力好乡村振兴。2024年,省属企业在定点帮扶县、乡(镇)、村共实施帮扶项目292个,投资规模1.49亿元,有力促进被帮扶地区经济发展、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服务好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省属企业积极参与皖北地区新能源、新材料等4个重点产业项目库建设,全年在皖北地区完成投资超600亿元。

今年,我省将继续编制发布《安徽省国资国企社会责任(ESG)蓝皮书(2025)》,全面梳理安徽国资国企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果,推动省属企业将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

(记者 章沁橼)

本文来自【安徽财经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