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胃轻瘫,是指在没有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胃排空功能减慢,导致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过长,进而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症状。通俗理解,就是胃这个“搅拌机+输送带”出了毛病,动得越来越慢,甚至快要罢工了。这是一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属于功能性胃病的一种。
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张妮娜
饭没吃几口就腹胀、嗳气、恶心……这些看似普通的胃部不适,可能是胃动力出了问题,即医学上所说的“胃轻瘫”。胃怎么好好的就“瘫”了,又该如何应对?
胃轻瘫,是指在没有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胃排空功能减慢,导致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过长,进而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症状。通俗理解,就是胃这个“搅拌机+输送带”出了毛病,动得越来越慢,甚至快要罢工了。这是一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属于功能性胃病的一种。
胃轻瘫通常与胃“指挥系统”或“动力系统”障碍有关。根据病因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两大类。特发性胃轻瘫找不到明确病因,占据很大比例。继发性胃轻瘫常由全身系统性疾病或手术、用药所致,包括: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损伤支配胃部运动的迷走神经及胃部肠神经系统和动力起搏细胞,导致胃排空延迟;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可能影响胃的运动功能;胃底折叠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近端胃切除术等胸腹部手术,均可能损伤胃的神经支配或肌肉结构,影响胃排空功能;阿片类药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解痉药物等,也可抑制胃肠动力,延缓胃排空,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诱发或加重胃轻瘫症状。
胃轻瘫症状多样,轻重程度因人而异,常见的有餐后腹胀、上腹不适或疼痛;早饱感,吃几口就觉得饱了;恶心、呕吐,尤其是呕出未消化的宿食;严重时还可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需注意,这些症状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混淆。
诊断该病要排除机械性梗阻,确认胃排空延迟。排除机械性梗阻常需进行胃镜或上中消化道造影检查。核素闪烁显像是确诊胃排空延迟的“金标准”,即将微量放射性同位素掺入食物中,扫描观察食物在患者胃中的排空速度。若4小时后胃中保留超过10%的同位素,提示胃排空延迟,可确诊胃轻瘫。
“胃轻瘫”听起来吓人,且无法“一药治好”,但通过综合管理可显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饮食调整是治疗的基础,建议少量多餐(每天5~6次)、小颗粒饮食,少吃高纤维、难消化食物。2.药物治疗,包括促胃动力药、抗呕吐药等,应遵医嘱使用。3.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胃轻瘫者,可考虑植入胃起搏器,或内镜下肉毒毒素注射、幽门肌成形术,促进胃排空。4.中西医结合和针灸,可尝试“四磨汤+西药”和“半夏泻心汤+西药”组合方案;针灸、针灸联合药物或内镜手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症状。5.营养支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首选经口饮食及口服营养补充,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胃造瘘或肠内营养。
防治胃轻瘫,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管理基础疾病,避免滥用抑制胃动力的药物,科学管理饮食和用药,让胃慢慢“动起来”,才不会让“偷懒”的胃拖慢你的生活节奏。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