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主义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06:44 1

摘要:历史告诉我们,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不只属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也可能滑向这条老路,这就是修正主义制度。它披着社会主义的外衣,干着剥削压迫的勾当,甚至比过去的制度更贪婪、更狡猾、也更残酷,导致工农阶级在身份和思想上出

最近网上对修正主义的讨论挺多的,没错,我也是来蹭热度的。

历史告诉我们,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不只属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也可能滑向这条老路,这就是修正主义制度。它披着社会主义的外衣,干着剥削压迫的勾当,甚至比过去的制度更贪婪、更狡猾、也更残酷,导致工农阶级在身份和思想上出现大倒退。

修正主义的经济基础,是源于对公有制的扭曲和窃取。一小撮革命的投机分子或者蜕化变质的干部,利用权力,把原本属于全民或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或间接控制,当作他们谋取私利、压迫工农的工具。他们拉拢一部分,腐蚀一部分,打压发声者,迫害反抗者,巧取豪夺把整个公有制体系蛀空,形成一种隐蔽的官僚垄断特权所有制。

这种剥削非常阴险,它不搞赤裸裸的私人占有,而是披着“公有制”的神圣袈裟,对任何质疑和抗议进行残酷迫害。表面上宏大叙事响彻云霄,实际上却极力遮蔽底层人民的苦难,价值导向的实质是以权谋私、利益至上。整个社会形式主义盛行,人人心里都知道,但是都不去说,官僚们不会说,百姓们不敢说。

在融入现代经济体系的过程中,这些官僚特权阶级利用绝对的政治权力和对资源的掌控力,与国内外资本家进行利益捆绑、合股投资、利润分成。资本家们一边挂着社会主义的招牌,挥舞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帜,动用一切宣传工具进行无孔不入的欺骗;另一边,却充当着外国资本的买办,出卖国家利益,在国内建立血汗工厂压榨工人,并将利益输送回官僚集团,帮他们在海外建立利益网络,在国内通过操纵舆论为其攫取更多权力与利益。

苏修叛徒集团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物质基础”等动听的口号下,对劳动人民实行了前所未有的压榨;在“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名义下,对人民实行了极端残忍、毁灭人性的专政和镇压。劳动产品不再属于劳动者,而是被官僚特权阶级所掠取。这些掠夺来的财富,要么销往国外换取供其享乐的奢侈品,要么倒入黑市牟取暴利,甚至连武器、坦克、国家机密都成了他们交易的筹码。

为了彻底控制工农的精神与思想,苏修集团双管齐下:一方面,粗暴改造马克思主义,割裂其中的思想传承,把它僵化为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教条,阉割了它的革命批判精神,并把它与国家、民族甚至领导个人强行绑定;另一方面,严厉禁绝任何外来思想流入,垄断一切传播、出版、言论渠道,甚至炮制“思想罪”,搞现代“文字狱”。任何对政策、官僚特权或者被阉割的“官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都被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的帽子。这种思想上的全面压制,直接导致了苏联后期意识形态的彻底崩解。当年轻一代终于接触到被长期封锁的西方思想,他们的反应是从长期的噤若寒蝉走向剧烈的反马克思主义倾向,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推手。这样的思想裂痕,后果是灾难性的,也导致了俄罗斯现今的思想界断层。

这种极端反动的政治,无论怎样包装,都掩盖不了内在的肮脏与黑暗。修正主义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是你死我活、永无止境的。他们互相倾轧抹黑,一派接一派地倒台,甚至利用警察和军队进行政治夺权,将真正的革命者踩在脚下,甚至进行直接的肉体消灭。最终,形成了军政合一的寡头集团,彻底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但历史的讽刺在于,这种寡头内部的利益矛盾同样是不可调和的,最终也成为了苏联解体的重要内因。

在经济上,修正主义因彻底的寄生性而必然走向崩溃。官僚特权阶层的过度剥削,使得工农收益极少,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大量商品无法被实际消费。忽视经济规律和民生需求,又使产品质量低劣,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结果是整个经济水平急剧下降,工厂入不敷出,政府财政枯竭,就业、消费、投资、社保全面暴雷。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甚至可能不如沙俄时代,人民抛弃这种变质的“社会主义”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内部矛盾积重难返,修正主义集团无力解决,便惯于制造外部敌人和谎言,试图将矛盾外引。这就催生了“社会帝国主义”。它需要庞大的国防投入来维持表面的先进与繁荣,又需要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来进行人口消耗和物资消耗,以缓解国内劳动力剩余和商品剩余的压力。苏修对世界进行掠夺、瓜分、渗透、侵略,其过程往往打着“国际主义”旗号,比老牌帝国主义更具欺骗性,给本国人民和被侵略国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

需要明确的是,修正主义的内涵在不同历史阶段侧重点不同。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核心标志是背叛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否定暴力革命、否定无产阶级专政、鼓吹阶级合作、取消阶级斗争等。而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公有制之后,核心标志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根本立场的背叛。这时,它表现为:在“阶级斗争”的旗号下,掩盖官僚特权阶级对工农的新剥削;在“坚持暴力革命”、“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名义下,强化其官僚军事机器,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实质上的法西斯专政。这是一种扼杀了无产阶级革命灵魂的、彻底蜕变的政体。

修正主义的危害是全局性和毁灭性的。防修反修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社会主义国家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绝不能因为身在中国,就天真地以为我们天然免疫于修正主义的侵蚀风险。因此,我也不赞同麦片观点的立足点和逻辑。“麦片”观点的问题在于将“国家”本身神圣化、绝对正义化,这必然要接受批判。但我也不太赞同当下网络上许多反对者的声音,因为现在关于“修正主义”的讨论,大多数是“不符合我观点的就是修正主义”的标签化思维。无论是麦片式的“国家即正义”,还是“斗争即主题”,都是偏颇和危险的,本质上都是修正主义式思维前置,它们都脱离了具体现实和人民利益进行抽象站队。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立足点?我认为,必须回到具体问题的讨论中来。比如分配公平吗?税收合理吗?就业机会充分且体面吗?生存、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这些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得如何?人民对权力的监督渠道畅通吗?官僚特权是如何滋生和防范的?如果只在宏大叙事上进行立场论辩,无非是用一种教条替换另一种教条,用一种帽子扣另一种帽子。

批判这些具体问题,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任何看似完善的制度也会存在需要修补的缺陷与不足,批判是为了更清晰地识别问题、剖析根源,从而有待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完善来加以改进。历史的经验表明,简单的全盘推倒重来,往往难以真正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代价。务实的态度在于,在坚持根本原则的前提下,致力于对具体制度和实践的不断检视、修正与进步。

批判苏联修正主义,亦不能全盘否定其历史,否则它也无法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而是要具体分析其官僚集团如何一步步腐化、人民如何一步步失权的历史过程。这需要深入到政体设计、法律执行、经济政策、意识形态操控、传播垄断、工农业发展等具体环节去考察。例如,我在前文列举了修正主义的危害,批判的是“修正主义”,但又有几个人能说清什么是“修正主义”?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谁代表了修正?谁又代表了正统?单凭扣帽子吗?指谁修正谁就修正了?不能从形式上找,要从内容上研究,研究“如何演变”以及“如何防范”,这才是重中之重,也只能通过聚焦具体问题来寻找答案。

其实,关于修正主义的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绝非当前网络讨论的肤浅程度可比。但许多人并不关心这些,以为一些片面的主观解读就是“真理”或“支教”。当然,麦片的讨论能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这是好事。有反对的声音出来论辩,更是好事。思想的进步,不就在这交锋与反思的过程中吗?他们的声量越高、流量越大,恰恰说明人们开始有了反思与质疑的意识,这才是真正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互联网上关于就业、社保、分配等具体民生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开放多元。这放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随时面临封号。这说明,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还在!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是建立在“扬弃”基础上的: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盘肯定,而是立足于具体的人和事,立足于劳动者的生存、发展和自由解放,立足于人民能否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来进行批判。这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

我希望大家把讨论的重心,从空泛的“立场”之争,拉回到那些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务上来!沉迷于宏大叙事的站队和扣帽子,这本身何尝不也是一种“修正主义”?它背离了批判的初衷——人的解放。

记住:修正主义是个筐,批判的前提是自己不先陷于“修正”。

来源:tankvv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