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规划以来,在赵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赵县教育部门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校园数字化转型,顺利通过省教育督导并获得优秀等次,被评为省、市级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赵县被确定为首批河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数字校园建设省级示范区、“中央
9月8日,《石家庄日报》刊发彩色专版,对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予以关注。
9月8日,《石家庄日报》4版刊发 :
面向未来育新人 素质教育结硕果
——赵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5年09月08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①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县职教中心在畜牧与水产赛道(中职组) 斩获银奖。
②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中,赵州镇西门小学三名学生在无人机操作技能挑战赛中勇夺全国一等奖。
③明德学校赵州扇鼓表演队进行表演。
④县第三中学因数字化深度应用获评“河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图为该校应用数字化开展课堂教学。
⑤县教育系统打造了一支200余人的“家乡小讲解员”志愿队伍。图为小讲解员在赵州桥景区为游客讲解。
⑥赵县前大章乡中心幼儿园迎来2025年秋季新学期。
“十四五”规划以来,在赵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赵县教育部门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校园数字化转型,顺利通过省教育督导并获得优秀等次,被评为省、市级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赵县被确定为首批河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数字校园建设省级示范区、“中央电化教育馆领航社区素质课”应用试点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被评为“石家庄市科普示范基地”。
2025年,赵县高考工作再次实现新突破,职普融通教育无论质量还是数量,均迈上新台阶。中考工作同样成绩斐然,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提升明显,城乡升学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从2022年开始,持续开展规范招生工作,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了教育公平,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加大教育投入 厚植发展根基
目前,全县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176所、幼儿园206所。共有教职工4951人,在校中小学生88965人。
2021年以来,赵县高起点规划主城区学校项目建设,缓解了新增人口入学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压力。投资6.6亿元的职业教育园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进度,争取2025年年底竣工,建成后将增加学位3036个。完成投资3.15亿元新建的赵县庆阳综合职业教育中心项目,增加学位2880个,2023年实现招生。投资2000余万元的赵县庆源学校改建项目,2022年开始招生,增加学位1800个。
同时,完成投资2840余万元的赵县中学改扩建工程,增设了初中部,增加学位660个。投资1200万元的石塔实验学校教学楼改扩建工程已投入使用,增加学位800个。投资7000万元的赵县中学新建教学楼项目正加紧推进,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增加1430个学位。投资7000余万元的学前教育推进工程,12所新建幼儿园已全部投入使用,增加学位1440个。一系列工程共增加学位12046个,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同步大力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及校安工程。2021年以来,共计安排资金约1.5亿元对88所学校进行改扩建和维修改造提升,逐步满足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的愿望,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系列地教育惠民工程的实施,极大提升了校园环境,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整体形象布局更加美观,为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引擎驱动县域教育变革
2025年,赵县职工子弟学校、第三中学、第四中学荣膺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首批“央馆智能研修平台领航培育校”。三校携手跻身全国教育智能化探索前沿梯队,标志着赵县数字赋能教育的坚实步伐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
2025年4月,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将赵县经验列为全国智能研修平台应用典型案例。石家庄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赵慧敏在石家庄交流会上以“数智赋能·‘域’见未来”为题,系统阐述赵县如何以智能研修平台为支点,撬动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深层变革,实现从“经验式教研”到“智慧型教育”的质变跨越,“赵县智慧经验”得到分享与推广。
在赵县第三中学,智能研修平台催生的“听评课+新课改”教研机制已成常态。新入职教师赵新杰借助平台的学情分析功能精准优化教学,其课堂设计能力突飞猛进,更在全县教学技能大赛中勇夺一等奖。该校亦因数字化深度应用获评“河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
入选“央馆领航培育校”的三所学校,其成功绝非偶然。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凭借“教师能力矩阵分析”与“教学行为分析”等核心功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科学导航。赵县三所学校凭借扎实的数字化基础、积极的实践探索与周密的建设规划,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区域智能化教育的领跑者。
这一荣誉不仅带来国家级优质资源与前沿研修模式的注入,更深层意义在于驱动全县教师革新理念、创新方法,为课堂质量提升点燃引擎。
2025年7月,“人工智能助力赵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第三中学与韩村镇各子中心小学举行。16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探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教学创新、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径。
与会者在各子中心小学亲见精准教学系统为校园管理带来的高效便捷。推进会主会场更见证了两大关键项目的扬帆起航:阿里巴巴钉钉教育“数智方舟——数字化底座应用试点项目”将针对性解决赵县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及数据安全瓶颈,加速整体转型;河北省新华书店冠林教育集团“数字教育资源试点项目”则为师生输送优质数字内容,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推进会现场,一线教师展示了AI赋能的生动实践:从幼儿园《魔法动物城探索之旅》激发探索兴趣,到小学数学概念的可视化呈现;从初中英语课堂的创新实践,到AI辅助作文批改提升教学效率——这些鲜活的案例,清晰勾勒出技术解锁教学新场景的无限可能。
近年来,赵县把信息素养纳入“县校共建”重点项目,建成10间人工智能实验室、3D 打印工坊,年均培训教师 300余人次,形成了“课程——社团——竞赛”一体化培养体系。
2025年,赵县青少年在信息素养赛场上绽放光彩,捷报频传。16名学子在全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中勇夺奖项。其中,赵县职工子弟学校王若璞、赵泽远同学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晋级全国决赛并荣获全国“创新之星”称号,实现了该县在此类顶尖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
与往年不同,本年活动采用更具挑战性的现场创作、竞技形式,涵盖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等前沿领域。赵县积极选派各学段学生广泛参与并取得丰硕成果,这正是该县长期坚持“面向未来育新人”理念、扎实推进素养教育的生动缩影。
让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与学的核心,从智能研修的先行先试到AI赋能的全面推进,赵县以数字为楫,正为县域教育现代化航程注入强劲而智慧的动力。
深耕“大思政”筑牢育人根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赵县,这不仅是教育理念,更是融入血脉的实践准则。该县将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思政引领为教育改革筑基,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本土化育人品牌。
全覆盖培养“家乡小讲解员”是该县思政教育最大的亮点。这支超过200人的小志愿者队伍,在赵州桥、博物馆等文化地标中化身家乡代言人。他们眼中闪耀的文化自信与大方得体的讲解,赢得游客频频竖起大拇指。
“行走的课堂”让思政教育鲜活可感:带领孩子们走进万亩梨园,走进赵州桥景区,开展“家乡文化研学”活动,沉浸式感知家乡文化;坚持开展“移动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已覆盖18校1500多名学生;赵县第五中学创建校外大思政实践基地,学生于田间地头聆听村支书讲述农业变革,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让少年们立下“建设家乡”的志向。
作为全国首批千年古县,赵县携60余项非遗瑰宝,构建起“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传承格局。该县县委、县政府对青少年传承工作高度重视,搭建平台,协调各方面力量,非遗传承活动成效显著。
通过社团活动、课间操等载体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职工子弟学校的赵州莲花落曲韵悠长,南柏舍镇中学的剪纸社团巧手生花,兴华学校的北王村随手拳虎步生风……非遗星火在校园渐成燎原之势。
北王里镇中心小学的“小狮子”腾挪扑闪尽显舞狮神韵;贤门楼学校的金石战鼓社团擂响震天鼓点;苏村校区和特殊教育学校融合制作漆扇,灵动创意的画面,激起阵阵欢乐的涟漪;李春学校改编创新赵州战鼓,百人战鼓队闪亮登场。
今年4月,赵县明德学校承办省级骨干教师传统文化培训,该校三大非遗社团——鼓点欢腾的赵州扇鼓、古韵悠扬的梅花调、妙趣横生的赵州桥传说讲演,为全省教育工作者奉上文化盛宴,成为赵县思政融合实践的亮眼名片。
思政教育在赵县实现了从课堂到生活、从单一到融合的跨越:赵县第三中学首创跨学科项目式思政课。梨花节期间,该校组织学生沿自绘路线完成20公里行走。途中收集植物标本、考察地理特征,最终抵达豆腐庄村惨案纪念馆进行历史研学。徒步活动将生物、地理、历史等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红色教育入脑入心。石塔实验学校建立“校社共建实践基地”示范项目,推动全县建立“家校社教联体”。
赵县第三中学“校长信箱”的设立,为学校、学生、家庭之间心与心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不仅能让学校更精准地捕捉到校园管理、教学服务等各环节中存在的细微问题,还能让学生们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推动“家校共建”的强大动力。
劳动教育周、校园读书节、节日诗会、亲子共读等活动,与师德演讲、教师素质大赛相辅相成,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五育并举育新人 绘制实践新图景
在县小学生英语素养展示活动现场,孩子们不仅流畅地用英语朗诵、歌唱、讲故事,更将课本情景搬上舞台,书本人物在生动演绎中“活”了起来——掌声与欢笑交织,全面激发学生潜能。
据了解,该县已连续两年举办多学科素养展示活动,让“智育”在趣味中扎根。语文活动以“诗词墨香”“飞花令”等环节展开一场古典文化深度漫游,数学擂台赛则将抽象逻辑融入生活实践,小学科学以实验操作的形式进行,孩子们动手探索,点燃创新火花。每场活动参赛人数超百人,这不仅是一个展示与挑战的舞台,更是知识与能力全面生长的沃土。
在法治教育领域,赵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化身为沉浸式“法治实践场”。2020年成立至今,该基地以法治综合教育、模拟法庭、心理教育等主题展厅为载体,让理论在“实地训练”中内化为前行的力量,照亮了22所初中逾两万名学子的成长路径。2024年,基地携手河北工程大学共建科普实验室,为法治教育注入科研新动能。
赵州镇中心学校在“跳起来 读起来”总体工作思路下,确立了“一根跳绳舞出健康体魄,万卷诗书孕育精彩人生”的愿景目标,学校在跳绳活动和书香校园建设方面持续深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发展之路。
赵县第三中学的“耕读文化”形成了特色的育人方式,分为“耕行”和“读知”两大类,“耕行”类包括“四季研学课程”涵盖红色之美、创新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劳动之美五个方面,“读知”类包括“二十四节气系列课程”“诗词赏析课程”“英文朗诵课程”等六个板块。耕读文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实践积极性逐步增强,形成了特色校园文化,丰富了学校教育内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杭航杯”2024年中小学飞行器仿真挑战赛,赵县石塔实验学校和谢庄镇董庄小学以其卓越的表现荣获优胜奖。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两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深厚底蕴,也展示了学生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冷静与智慧。近两年来,该县已有多所学校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家级科技比赛中争金夺银。
赵县职工子弟学校苏村校区张朝浦同学在“飞向北京·飞向太空”A2初级橡筋动力飞机项目中斩获全国一等奖。作为石家庄市首批航天科技教育试点校之一,该校拥有浓厚的航天科技教育氛围:广场设有航天元素的地面游戏,操场边有航天科技展示墙,学校定期组织“航天科普小使者”宣讲,还持续开展社团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近日,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圆满落幕,赵州镇西门小学白西泽、高浩天、张伯乾三位同学在无人机操作技能挑战赛中,勇夺全国一等奖。这份荣誉是继系列科技赛事后,西门小学学子在航天领域斩获的又一佳绩,彰显了赵县少年在科技探索路上的持续突破。
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赵县职教中心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出色的竞技能力,在两大核心赛道中斩获荣誉。在畜牧与水产赛道(中职组)比赛中,由田晓璐、周恺蒂、魏知晗、张梦宇组成的参赛团队获得银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中职组)总决赛中,由马浩硕、刘子义、赵天泽、田奥宁四位同学组成的团队斩获铜奖。
为支撑五育协同发展,赵县着力夯实教育根基。初中“名师流动课堂”覆盖九大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深入乡村学校,以“同课异构”碰撞育人智慧;网络直播课堂与教研活动跨越空间限制,成为教育优质均衡的有力推手。同时,“领航远航启航”校长工程、人才引进政策与尊师惠师措施并举,数字化研修与智慧校园建设更让优质资源如活水浸润每一寸教育土壤。
当“思政活化、五育融通、协同共治”的育人模式逐步形成,成效亦如春华秋实:中国教育报、中新网等央媒多次聚焦赵县育人实践。该县教育在市政府对县政府履职评价中荣获“优秀”等级,县教育局在市教育局综合评估中再次荣获“优秀”等级,并位列全市第一。
来源: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