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就业,从传统耕作到标准化生产,在甘南合作生态产业园区内,一家名为“九曲”的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正以现代产业思维深度挖掘并提升高原农特产品的价值。他们用6项专利、4项企业标准,让菜籽油、牦牛酥油等“生态好物”走出高原,走进千家万户,也“链”起了
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就业,从传统耕作到标准化生产,在甘南合作生态产业园区内,一家名为“九曲”的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正以现代产业思维深度挖掘并提升高原农特产品的价值。他们用6项专利、4项企业标准,让菜籽油、牦牛酥油等“生态好物”走出高原,走进千家万户,也“链”起了产业振兴与百姓共富。
踏入九曲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浓郁醇厚的菜籽油香扑面而来。流水线上,机器低声轰鸣,金黄透亮的油脂缓缓流入包装桶。工人们正有序进行着压榨、灌装等一系列工序,忙碌而有序的场景,勾勒出高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动画面。
厂区员工桑吉克说:“以前我长期在外打工,收入不太稳定,家里也顾不上。最近这两年在这个厂里打工,收入特别稳定,家里也能顾上,特别好。”
在九曲电商,像桑吉克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本地员工不在少数,交流中能感受到他们的话语里满是获得感,这份“踏实”,正是高原农特产品产业发展带给当地群众最直接的红利——企业扎根当地,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增收”。截至目前,公司已带动数十名本地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曾经外出奔波的村民,如今成了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能让群众安心就业,让消费者放心买单,背后是公司对产品品质的深耕。据公司总经理严化平介绍,企业打造的“品味羚城”高原系列农特产品,已涵盖5大种类、21种产品,背后依托的是6项专利技术与4项企业生产标准的“硬核支撑”。“我们的高原小粒菜籽油生产线利用现代设备复原了传统的加工工艺,是目前甘南州内产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条生产线。产品零添加、油烟少,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我们的牦牛酥油产品更是省内首个商品化的牦牛酥油产品。”
过硬的产品,需要高效的渠道触达消费者。九曲电商跳出传统销售模式,依托公司运营的合作市电子商务中心,不仅整合甘南七县一市的农特产品,为带货达人提供“一站式选品”,多场景直播间、产品一件代发等服务,还通过自播和对接网络达人发力电商,真正让高原农产品“借网出圈”。
销售部经理都盖九对记者说:“比较好的一天单日销售额能达到3万块钱。尤其是我们的菜籽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线上达人的青睐。”
如今,这份“青睐”正不断转化为实打实的业绩:公司年销售额目前已达到700万元,预计年底将达到1500万元;线下进入北京、天津、成都等多座城市,线上覆盖全国30个地区。其中,高原小粒菜籽油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单品”,以60%的销售占比印证了原生态高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严化平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开展青稞的精深加工项目的实施,用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填补市场空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规模将达到1500万元。公司还将持续聚焦高原农特产品的开发与推广,致力于将更多更优质的原生态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不仅拓宽当地群众的致富路,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健康的绿色优质的高原农特产品。
从“单一产品”到“多元矩阵”,从“本地生产”到“全国热销”,九曲电商的发展,正是甘南“以农特产品为纽带,串联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州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达26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农产品155个、有机农产品7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1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个),全州认证“甘味”农产品35个。
甘南融媒记者 陈春兰 吴海平
来源:甘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