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R | 中山大学施莽等发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藏匿着病毒的出现风险!

摘要:宏基因组测序改变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病毒多样性以及这些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的理解。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此类测序研究往往缺乏系统和生态学依据的采样,因此可能遗漏了许多潜在的人类病原体及其生态学、进化和出现背后的驱动因素。

宏基因组测序改变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病毒多样性以及这些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的理解。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此类测序研究往往缺乏系统和生态学依据的采样,因此可能遗漏了许多潜在的人类病原体及其生态学、进化和出现背后的驱动因素。

2024年12月17日,中山大学施莽、云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髙子厚、澳大利亚悉尼大学Edward C. Holmes共同通讯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16.3)在线发表题为“Small mammals in a biodiversity hotspot harbor viruses of emergence ris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藏匿着病毒的出现风险。

大多数流行病,包括2019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都是由动物向人类传播微生物引发的人畜共患疾病。不受控制的野生动物开发、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增加人类对新型病原体的暴露,增加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尽管准确预测下一个可能出现的病毒可能是不可能的,但之前在动物非人类宿主中已经发现了许多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毒。因此,对与人类群体密切相关动物的病毒组进行监测是预测、缓解和预防未来人畜共患疫情的重要手段。

大规模宏基因组学研究经常记录宿主物种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病毒组组成。对于啮齿动物和鼩等小型哺乳动物的研究尤其如此。相比之下,最近对蝙蝠和蚊子的病毒组分析纳入了更广泛的生态背景,不仅确定了引人注目的病原体,而且还为跨物种病毒传播的程度和模式以及病毒生物地理学的决定因素提供了重要的见解,进而为疾病出现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更清晰的图景。

哺乳动物宿主之间的病毒组成和关联(图源自National Science Review)

云南省面积394000平方公里,拥有中国89种植物和脊椎动物的一半以上,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该研究在中国云南省的428个地点对38个物种的1,688种哺乳动物的肺、脾脏和肠道中的病毒进行了广泛的搜索,云南省是人畜共患病出现的热点地区。确定了162种哺乳动物病毒,包括102种新病毒和24种对人类构成潜在风险的病毒,因为它们与与严重疾病相关的已知人类病原体的关系或它们能够跨越主要宿主物种障碍。该研究提供了对病毒器官趋性、跨宿主关联、宿主共享模式以及影响病毒进化的生态因素的深入见解,所有这些都对于预测和减轻未来的人畜共患疾病爆发至关重要。

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e463/7926975?searchresult=1

本期编辑:Chem LT

来源:毕家晨爱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