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近日,学校特别邀请到绵阳经开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陈泓宇,为大家带来新学期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堂法治课,带领师生开启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法治学习之旅。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近日,学校特别邀请到绵阳经开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陈泓宇,为大家带来新学期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堂法治课,带领师生开启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法治学习之旅。
课堂上,陈助理以“贴近学生生活、聚焦成长风险”为出发点,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串联起整个课程,让法律知识变得鲜活易懂。
校园霸凌:绝非 “恶作剧”,后果很严重
陈助理结合了多个典型案例,告诉同学们:很多人误以为 “打闹玩笑” 只是小事,但实际上,校园霸凌早已触碰《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的红线,每一个参与或纵容的行为,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讲解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时,陈助理用清晰的条理帮同学们划重点。她还特别列举了 “打、骂、毁、传、吓” 等常见霸凌行为,结合《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具体条款,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 “霸凌不是玩笑,违法必有代价”。
打架斗殴:“义气” 不能成为违法的借口
针对校园中可能出现的 “冲动出头” 现象,陈助理生动剖析了 “哥们义气” 背后的法律风险。她提到,不少同学因朋友受委屈就想 “帮出头”,却没意识到:不分是非的 “义气”,从来不是违法的挡箭牌。
她耐心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 “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人身权利” 的处罚规定,告诉同学们:打架斗殴不仅会面临警告、罚款等处罚,记录还可能影响升学就业;若造成他人受伤,更可能触犯《刑法》,留下伴随一生的案底。“真正的朋友,是在对方冲动时劝一句‘冷静’,而不是跟着一起犯错。”
危害公共安全:莫让 “无聊” 酿成大祸
“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可能藏着大风险。” 陈助理结合典型案例,提醒同学们警惕 “无聊” 背后的公共安全隐患。她提到,曾有未成年人因好奇在铁轨放石块,导致列车急停,不仅影响交通秩序,更威胁到全车人的安全——这样的行为,已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陈泓宇助理的叮嘱,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 “守护公共安全,就是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法律是明灯,照亮成长之路。法律并非束缚我们自由的枷锁,而是守护我们的坚固盾牌。
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法治的种子也在今天悄然播撒。希望科学城一中的同学都能以所学的法律知识为指引,以真实的案例为警示,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始终用智慧和理性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珍惜青春时光,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