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女战士投江殉国!最小的仅13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23:51 1

摘要:牡丹江的盛夏,是一幅泼洒着生命张力的画卷。在这奔腾的江水之畔,一座白色的“八女投江”烈士群雕静静矗立,雕像上的女战士们仿佛正迎江远眺,与生机勃勃的山河遥遥相望。

牡丹江的盛夏,是一幅泼洒着生命张力的画卷。在这奔腾的江水之畔,一座白色的“八女投江”烈士群雕静静矗立,雕像上的女战士们仿佛正迎江远眺,与生机勃勃的山河遥遥相望。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目光所及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幅照片,都将记者拉回到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岁月。80多年前,八位抗联女战士在乌斯浑河畔展现的无畏勇气、坚定信念,早已随着牡丹江的涛声,在这片土地上激荡成永恒的回响。

无惧敌寇 毅然投江

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八位抗联女战士,跟随东北抗联第二路军西征部队转战数月后,计划渡河。由于天气寒冷,部队点起篝火取暖时,被当时路过的日伪特务发现,密报日本警卫队,警卫队率千余人的日伪军悄悄包围了抗联部队。

这是林口县“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内的浮雕作品。新华社记者 刘赫垚 摄

为了掩护大多数战友突围,八位女战士毅然开枪吸引敌人火力,当大部队准备对其进行营救的时候,她们却对大部队齐声高喊:“战友们,冲出去,保住手中的枪,抗日到底!”

“当时八位女战士在敌人侧后方,敌人并没有发现她们,但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她们在敌人的背后开枪,吸引了敌人火力,以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保护了大部队顺利突出重围。”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管理科工作人员苏亮说。

战友们冲出去了,八位女战士却弹尽粮绝,她们抱起重伤的、挽紧轻伤的,毅然踏入凶猛暴烈的乌斯浑河之中,“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呐喊化作穿透时空的精神火炬,照亮了民族不屈的脊梁。

投笔从戎 奔赴战场

冷云是八位女战士所在妇女团的指导员。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抗联。据苏亮介绍,冷云原名郑志民,出生在佳木斯桦川县一个殷实的家庭,早年考取了桦川县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认识了进步教师董仙桥。

为了保护家人不被迫害,郑志民以私奔的名义离开家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改名冷云,取自诗句“冷云虚水石,水天一色中”,以寄托她一心报国的革命信仰。

这是“八女投江”八名女战士的肖像拼版照片:左上为冷云生前照片;其他七名女战士为速写画像,生前未留下照片。新华社发

西征前,冷云的丈夫刚刚壮烈牺牲。她强忍失去至亲的巨大悲痛,将仅两个月大的孩子托付给了当地的朝鲜族夫妇,带着国仇家恨奔赴战场。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党组织曾四处寻找冷云的孩子,却终未得见。冷云的侄孙郑春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冷云女儿至今未寻回,是家族中的一大憾事。

民族气节 激励后人

在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的展台里,有件意义非凡的革命文物。1984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得知牡丹江人民要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八位女英烈树立雕像,激动不已,亲笔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八女投江。

这幅由邓颖超题写的碑文原件,在纪念馆里静静存放了41年,它被誉为八女投江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岁月荏苒、烽火已息,但八女投江的故事从未远去,每天仍有无数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在史料与实物中重温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

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宣教科科长胡尧说,馆内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八位女战士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而这份精神早已化作穿越时代的力量,激励着当代人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在岗位上坚守担当。

“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讲解,让人们铭记历史,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伟大抗日精神,继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胡尧说。

女大学生手记

在“八女投江”雕塑前感悟教育真谛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生 齐婧雯

站在牡丹江畔的“八女投江”烈士群雕前,夏日的江风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

八位年轻女战士的身影定格在花岗岩之上,衣袂翻飞间仍能窥见她们最后的决然。透过八十载光阴的尘埃,我仿佛触摸到了这份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和家国情怀。

1938年秋天,冷云等八位女战士面对日军的围追堵截,选择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敌人,以决然的姿态投入刺骨的江水中,她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民族气节。

行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我常在思考教育的真谛。八位女战士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勇气,不正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吗?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女大学生,我应当将这样的精神火种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当孩子们在课本上读到“八女投江”四个字时,我希望他们记住的不仅是她们的名字,而是能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牡丹江水日夜奔流,记忆的岩层中沉淀着永恒的精神印记。八位女战士在个人生死与国家大义之间作出了最崇高的选择,用生命展现出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这一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牺牲,更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作出最后的坚守。

本文来自《中国妇女报》2025年9月8日1版,原题为《八女挽臂投江 诠释家国大义》。

监制/志飞

来源:中国妇女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