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车讯9月5日,新世代BMW iX3正式发布,在发布会后易车编辑对宝马集团董事高乐进行了采访。高乐向我们介绍了与Momenta合作打造智能辅助驾驶、中国版iX3上市节奏、充电设施建设等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易车讯 9月5日,新世代BMW iX3正式发布,在发布会后易车编辑对宝马集团董事高乐进行了采访。高乐向我们介绍了与Momenta合作打造智能辅助驾驶、中国版iX3上市节奏、充电设施建设等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对于宝马为何选择与中国供应商Momenta合作打造智能辅助驾驶,高乐首先强调:“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案或合作伙伴,我们的ADAS始终遵循三大原则:智能驱动、共驾思维和安全为本。“
高乐表示:“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新功能、新技术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仅靠我们自己难以跟上节奏,因此必须借助本地合作伙伴,融入中国生态。不过他强调:”我们坚持共同开发的原则,并非将整个系统外包,而是与合作伙伴一起推进技术落地。中国新世代车型的ADAS功能专注于城区场景,更符合中国路况和用户需求。对于ADAS方案何时上车,高乐表示将首先搭载于中国版iX3,后续所有新世代车型也将逐步应用。
作为宝马新世代首款车型,iX3中国版何时上市,充电是否方便也是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高乐对此表示:“新世代BMW iX3会先在欧洲推出,观察市场反馈后再在中国等其他地区销售,预计欧洲会在明年3月正式大规模销售,我们会尽力缩短中国市场的等待时间。相信后续新世代车型在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上市间隔将大幅缩短。“
以下为采访原文:
问:试驾时就已经体会过宝马智能驾驶强调的“人车共驾”理念。宝马为何选择与中国的供应商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版本的智能驾驶?双方如何实现技术融合?
高乐: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案或合作伙伴,我们的ADAS始终遵循三大原则:智能驱动、共驾思维和安全为本。“智能驱动”意味着我们要在智能方面领先的中国市场中,为用户提供最先进的解决方案;“共驾思维”强调人车协同,因为目前还不是完全自动驾驶,所以仍需要人车互相配合;“安全为本”是我们绝不妥协的基础,不允许用户完全交出驾驶权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其他地区,我们在选择技术架构时,或者选择合作伙伴时,都是遵循这三条原则。
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新功能、新技术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仅靠我们自己难以跟上节奏,因此必须借助本地合作伙伴,融入中国生态。我们有4-5个可供选择的技术架构或合作伙伴能够和我们进行潜在的合作。我们坚持共同开发的原则,并非将整个系统外包,而是与合作伙伴一起推进技术落地,最终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产品体验。未来我们在中国新世代车型的ADAS功能专注于城区场景,更符合中国路况和用户需求,让我们的用户一方面觉得智能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高水平,另一方面还非常安全。Momenta与宝马共同开发的ADAS方案将首先搭载于中国版iX3最先上市,后续所有新世代车型也将逐步应用。
问:关于数字座舱,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中国版本中70%左右源代码都是中国本土开发和优化的。作为深度本土化的典范,宝马如何平衡全球标准化与本土定制化的需求和标准?与华为这些中国企业的合作,能带来哪些成果?这些在中国开发的技术,包括座舱,未来是否会反哺全球市场?
高乐: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是我们的第十代操作系统,不仅涵盖娱乐功能或说APP功能,实际上是我们整个车辆的软件操作系统。整个IT堆栈,或者说底层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是全球一致的,但应用层采用的是可插拔架构。不同市场对地图、语音助手等有不同需求,比如中国使用高德地图,而其他市场可能更倾向于谷歌地图、苹果地图或斑马等本地化方案。我们希望在应用层面实现“可插拔”式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市场的具体需求,灵活集成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些最新的或者更好的解决方案,像DeepSeek或阿里大语言模型,我们可以迅速引入,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用户的期望。
这种差异化策略也体现在具体功能设计中。以导航为例,中国用户可能更需要高精度的地图显示,包括建筑物形状、实时车道级渲染甚至红绿灯倒计时等细节;而在其他市场,简洁明了的地图样式可能更符合用户习惯和接受度。我们强调对每个市场进行深入洞察,从而嵌入真正符合本地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驾驶体验方面,我们坚持全球统一的“纯粹驾驶乐趣”,注重操控性与性能表现,相信中国消费者也会对此满意。但在数字化应用、出行辅助、生活便利性以及本地生态系统的整合方面,我们坚决推进本土化策略,以回应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的高度期待。
问:刚刚您提到纯粹驾驶乐趣,昨天试驾iX3确实很惊艳。但中国用户似乎更看重冰箱、零重力座椅、空气悬架这些容易感知的舒适配置,而非纯粹驾驶乐趣,或者说这不是用户对这辆车的最大需求。宝马如何平衡这种需求?另外,宝马虽较早展示视平线全景显示等技术,但装车速度不及中国品牌,如何看待这一差距?
高乐:中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之快我是亲身感受到的,非常令人赞叹。不光是中国的主机厂,整个中国的供应商发展速度都很快。有很多零部件生产厂商已达到世界级水平,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使中国本土品牌能够不断将新的功能、新的解决方案集成到车上。共同的努力使得中国的汽车行业实现了如此快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跟上中国速度,就需要加强本土的研发能力,加快技术落地速度,以更好地回应中国市场期待。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有友商能把类似技术装在车上,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当年的技术路线或方案是完全正确的。大家对这项技术的关注也证明这确实是一项很好的技术,代表着UIUX的未来,未来可能更多的主机厂也会把这个技术应用到他们的车上,把它作为一个主流的解决方案来替代现有的一些显示系统。
至于功能,我们不支持也不参与所谓的“功能大战”,不会盲目堆砌配置,而是始终专注于提升与驾驶乐趣相关的智能功能。例如,座椅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我们致力于让它不仅更舒适,也更能够凸显驾驶乐趣。未来,大家还会看到更多新功能逐步应用到我们的车型中。不过,如果你曾参加过M嘉年华等活动,坐进我们的车里,就会发现依然有非常多的人纯粹因为驾驶乐趣而被打动,或者说,他们真正理解驾驶乐趣背后的意义。从他们脸上洋溢的激动表情就能看出,“终极驾驶机器”和“纯粹驾驶乐趣”对很多用户来说,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极具吸引力的卖点和价值定位。我们并不追求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而是希望吸引那些真正懂得并欣赏驾驶乐趣的用户,最终成为我们忠实的客户和粉丝。
问:刚才提到中国化的适配包括软件架构,请您再解释一下中国的团队在研发的决策、本土应用的整合上享有多大的自主权?哪些是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决定的,哪些是必须跟德国总部这边申请或汇报的?第二个问题,中国版iX3是怎样的上市节奏和规划?智驾与智舱功能是否会同步到位?
高乐:第一个自主权的问题,这具体取决于哪些技术,比如ADAS驾驶辅助系统,什么级别可以上市、可以装车,完全由中国本土决策。还有一些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如用户体验,用户界面,中国团队也可以自己做决策,但是像动力系统还是总部或者全球的技术决策。我们也希望能够授权中国本土团队内饰上的自主权。中国消费者对后排座椅的舒适度和功能有很多高标准、多样化的需求,这在全球市场里是非常独特的。为了能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期待,我们未来希望把更多权力下放到中国本地团队。
讲到具体的量产和销售节奏,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一辆车出来之后,北美、欧洲、中国同步上市,同步销售。但是iX3有它的特殊性,作为新世代首款车型,它搭载了非常多的新技术,比如第六代电驱和新世代操作系统X,所以我们希望谨慎一些,我们会先在欧洲推出,观察市场反馈后再在中国等其他地区销售,但是未来新世代的车型,我们相信全球上市和中国上市之间的距离会拉的非常近。预计欧洲会在明年3月正式大规模销售,我们会尽力缩短中国市场的等待时间。相信后续新世代车型在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上市间隔将大幅缩短。
问:在中国市场,除了驾驶辅助和这些软件迭代速度非常快,充电技术也是在飞速迭代。iX3支持400千瓦充电功率,还有第六代电池,这些全新的技术和平台针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的充电环境会有哪些要求?国产版本会不会也同步这些技术,在中国有一些相配套的充电设备?
高乐:超充技术将极大缓解续航焦虑,10分钟充电可补充300–400公里续航,相当于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又获得了现在一般电动车的里程。我们提供四种充电解决方案:一个是家里充电,因为停在家里过夜,充电慢一点也没关系。第二,公共充电桩,现在基本上50万以上的公共充电桩宝马的车都是可以用的,这个比较普及,到处都有,随着速度也没那么快,但是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第三,宝马专属充电桩,是跟我们的德国老朋友共同合资的,相对高端,充电速度比较快,虽不能覆盖全国的充电桩,但我们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充电基础设施。共享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愿意与友商共享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优化用户体验。
最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宝马在燃油车时代拥有强大基础,而随着新世代车型的推出,我们在电动化领域也将实现革命性进步,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来源: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