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母亲谎称去旅行,实则赴瑞士安乐死,骨灰被快递寄回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02:58 1

摘要:7月8日,58岁的爱尔兰母亲Maureen Slough告诉家人,她将和一位朋友一起去立陶宛度假。

7月8日,58岁的爱尔兰母亲Maureen Slough告诉家人,她将和一位朋友一起去立陶宛度假。

她收拾了行李,平静地拥抱了家人,坐上了航班。

家人不知道的是,那张单程票的终点,其实是瑞士一家安乐死机构Pegasos的入口

两天后,她的女儿Megan收到了WhatsApp上的一条信息:“你母亲已经离世。骨灰将会在6-8周内以邮寄方式送达。”

她的世界瞬间崩塌。

Maureen Slough的离世方式让整个家庭措手不及,也震撼了整个爱尔兰社会。

她没有告别、没有遗嘱宣读、没有家人陪伴,只有自己孤身一人,在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安乐死机构里,在Elvis Presley的福音歌曲中,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最讽刺的是,Megan在几周后收到的包裹里,装着母亲的骨灰,外面是一个不起眼的纸盒,没有任何标志,甚至没有“易碎”标签

她说:“那一刻我觉得她像一件快递,而不是我的母亲。”

在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女性长达几十年的痛苦历史。

Maureen曾告诉她唯一信任的朋友——一位她在社交网络上认识、从未见面的英国送货司机:

“我活在地狱里。每天早上醒来都在哭,在发抖,我一直活在恐惧中。”

她还说:“我不会让我的狗经历我所忍受的痛苦。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受苦到死。”

她声称自己长期患有纤维肌痛(Fibromyalgia),这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医学上很难被量化,常常被忽视或误诊。同时,她认为自己患上了败血症,但医生们并没有重视她的症状。

过去一年,她曾尝试自杀,但被救回。她在最后的讯息中表达了对医疗体系的不信任、对长期抑郁的无力,以及对身体痛苦的绝望

然而,真正让家人震惊的是:她居然瞒过了所有人,还伪造了女儿的签名,向瑞士安乐死机构提供了“家属同意”的材料。

Pegasos方面回应称,他们根据瑞士法律要求,必须确保申请人精神状况健全,并取得家属的基本知情。

他们表示收到了Megan签署的同意信件以及一封后续的确认邮件,信中写道:“虽然我不赞同母亲的决定,但我理解并接受。”

但Megan坚称:她从未写过那封信,也从未发过那封邮件。

她怀疑,是母亲自己伪造了这一切。

Pegasos则表示,他们已经按照常规程序进行了精神评估与家属联系,但在Maureen事件发生后,他们会进一步修改流程:未来将不再接收“无人陪同、且有在世家属”的申请,除非通过视频会议确认家属知情。

那么,为什么Maureen宁愿独自赴死也不愿面对家人?

她在社交网络上认识的好友向媒体透露了Maureen童年时期令人心碎的经历:

3岁时被母亲从英国私自带到爱尔兰,与父亲失联多年,直到成年才知真相;童年时遭遇熟人性侵,逃家后面临“回家或被送入Magdalene女修院”的选择;

她被送往恶名昭著的An Grianán训练中心,一个女性劳教型机构,在那里度过了5年:洗衣、拖地、祷告、扛水桶,“窗户有铁栏杆,活得像犯人”;

后来失去了三个兄弟姐妹,一直在家里为他们设有小型祭坛;终生承受慢性病的折磨,却不断被医生轻视和忽略。

这是一个被系统性忽略、创伤堆叠到崩溃的人生。

她曾这样对朋友说:

“我知道我被很多人爱着,我也知道我这样做会让很多人心碎,但我真的找不到别的出路了。”

而Maureen的故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关注,不仅是因为她“撒谎赴死”,更因为它挑战了社会的敏感点:

长期心理创伤是否足以构成申请安乐死的“合理理由”?在自由与知情之间,亲情应不应该成为干涉选择的界限?当医疗系统无法识别“非器质性痛苦”时,人还有别的活下去的选择吗?

Pegasos的负责人回应称:“我们所有的操作都符合法律,每一位申请人都必须接受精神评估,且在正式操作前由医生再次确认其判断能力。”

但这是足够的吗?

Maureen的女儿Megan刚刚生完二胎,她是坐在育儿床边,收到那条通知母亲去世的WhatsApp消息的。

“那一刻,我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新妈妈,却失去了妈妈。我不知道要先照顾谁。”

她公开表示:“我不认为她是病到非死不可。她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一剂终结生命的注射。”

她痛斥Pegasos的冷漠:“我连一封慰问信都没收到,她的骨灰盒连‘小心轻放’标签都没有,就这样被扔在一个邮车的角落里。”

近年来,安乐死在欧洲多国逐渐合法化,包括瑞士、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和奥地利等地。

在英国和爱尔兰,相关立法仍在争议中。但从Maureen Slough的案件来看,“合法”远远不代表“合情”。

当一个人用假资料绕开了所有告别,绕过了爱、责任和陪伴,只留下一个快递单号,这可能不是自由,而是悲剧的商业化。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选择死亡的权利,而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被理解、被聆听、被看见的权利

或许,她只是一个在世界太多次对她闭上眼睛后,终于选择闭上自己双眼的人。

来源:绘声娱乐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