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06:01 1

摘要:这本书是理解萨特思想最清晰、最直接的入门读物。它写于1945年,旨在为当时备受争议的存在主义哲学进行辩护和澄清,并阐明了其深刻的人道主义内涵。

即使上帝存在,也不妨碍存在主义的价值。

--题记

解析让-保罗·萨特的这篇著名演讲稿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这本书是理解萨特思想最清晰、最直接的入门读物。它写于1945年,旨在为当时备受争议的存在主义哲学进行辩护和澄清,并阐明了其深刻的人道主义内涵。

---

一、写作背景与目的

在二战结束后,萨特的哲学(尤其是《存在与虚无》中的思想)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

· 基督教派:指责它强调绝望、否定上帝、破坏传统道德。

· 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批评它是资产阶级的悲观哲学,诱使人们沉溺于消极的沉思而非积极的行动。

· 普通大众:认为它专注于人性的丑恶面,是一种虚无主义和颓废的哲学。

面对这些误解,萨特发表了这篇演讲,旨在:

1. 澄清误解:回应主要批评。

2. 通俗化阐述:用相对简单易懂的语言总结存在主义的核心原则。

3. 辩护:论证存在主义并非悲观厌世,而是一种严肃的乐观主义和高尚的人道主义。

---

二、核心论点与内容解析

1. 核心命题:存在先于本质

这是全篇的基石,萨特用它来区分制造物和人。

· 对于制造物(如裁纸刀):是“本质先于存在”。工匠心中先有了裁纸刀的概念(它的用途、设计图,即它的“本质”),然后才把它制造出来(存在)。

· 对于人:是“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作为“存在”被抛入这个世界(出生),然后通过他的一系列选择、行动和承诺,才定义了自己(即创造了自己的“本质”)。

结论:没有上帝来决定人的本性,没有预先设定好的“人性”。人就是他一系列行动的总和。你是英雄还是懦夫,不是你天生决定的,而是你通过行动选择成为的。

2. 回应批评一:存在主义是悲观的吗?

萨特的回答:不,它是一种严肃的乐观主义。

· 悲观源于认为人有固定的、丑陋的、无法改变的本性。

· 存在主义的“乐观” 在于它相信人拥有绝对的自由和可塑性,可以通过行动不断超越现状,创造更好的未来。希望不在于上帝或命运,而在于人自身的行动。

3. 回应批评二:存在主义导致消极无为吗?

萨特的回答:恰恰相反,它要求极度的投入和行动。

· 哲学不能只是沉思,必须“介入”。因为人是由行动定义的,所以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不作为)。

· 存在主义要求人完全投入地生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负起全责。

4. 核心概念:焦虑、 abandonment(被抛弃感)、绝望

这些词在萨特这里有特定含义,并非日常的消极情绪。

· Anguish(焦虑):当你意识到你的选择不仅为自己负责,而且在为全人类立法时产生的深刻责任感。例如,我选择结婚生子,就意味着我肯定了婚姻和家庭制度,并主张所有人都应如此。这种为全人类做选择的重担带来了焦虑。

· Abandonment(被抛弃感):指“上帝不存在”所带来的后果。我们无法从上帝或任何先验价值中找到借口和指引。我们被孤零零地遗弃在世界上,必须独自做出选择。“如果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都是被允许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Despair(绝望):指人只能依赖自己意愿范围内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行动,但不能指望任何外部救世主或确定的成功来拯救我们。我们只能为可能性而奋斗,但不保证一定能成功。

5. 为什么它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重新定义了“人道主义”。

· 传统人道主义:通常指人是宇宙的中心、最高价值,赞美人的伟大。

·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不是一种对人的乐观赞美,而是一种让人承担起全部责任的严酷学说。

1. 它把人置于最高地位:因为不存在上帝,所以不存在比人更高的审判者。人的价值不是被给予的,而是由自己创造的。

2. 我们在创造自我时,也在创造人的形象:我们每一个选择都在回答“人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因此,我们的责任是巨大的——我们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所有人负责。

3. 它赋予了人绝对的尊严:人的尊严不在于服从某种神圣计划,而在于他是自己命运的唯一作者。

---

三、一个著名的例子

萨特举了一个他学生的真实案例,来说明存在主义式的选择没有先验的答案:

一名青年在为国参军(抽象的责任) 和留在母亲身边(具体、个人的爱) 之间陷入两难。康德哲学、基督教教义或其他任何道德体系都无法给他现成的答案。

萨特的建议是:没有标准答案。 最终,这个青年必须自由地做出选择,并在做出选择的过程中,承诺于某一种价值(爱国或尽孝),并为此承担全部责任。他的选择定义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

四、总结与评价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成功地将深奥的哲学思想转化为战斗号令。它:

· 清晰有力地捍卫了存在主义,将其从“悲观颓废”的指责中解放出来。

· 提出了一种以自由和责任为核心的新人道主义,极具感召力。

· 为二战后的欧洲一代提供了精神蓝图:在一个价值废墟的世界里,人必须通过负责任的行动来重建自己和社会的意义。

局限性: 一些批评者(如他的好友加缪)认为,萨特在此文中过于强调“选择”的形式,而未能提供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内容来指导选择,可能导致道德上的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然而,这恰恰符合萨特的本意:价值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创造和活出来的。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