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你听理查·施特劳斯了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08:00 1

摘要:钢琴大师齐默尔曼曾饶有兴致地和我分享他给孩子们介绍古典音乐的经验——播放电影《2001:太空漫游》。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影片中选用了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头那段著名的格言式旋律作为配乐。齐默尔曼说,当时这些玩儿流行乐队的孩子们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

张斯尧

理查·施特劳斯

钢琴大师齐默尔曼曾饶有兴致地和我分享他给孩子们介绍古典音乐的经验——播放电影《2001:太空漫游》。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影片中选用了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头那段著名的格言式旋律作为配乐。齐默尔曼说,当时这些玩儿流行乐队的孩子们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古典音乐”竟然与他们的生活如此密切!在此之后他们开始陆续走进音乐厅。我估计不少观众也是从这个旋律片段了解并走进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世界。

1864年理查·施特劳斯出生于慕尼黑,从小系统学习钢琴、小提琴、作曲等专业课程。后来虽没去上音乐学院,而是在慕尼黑大学读哲学和文化史,但他一直在高水平职业乐团的良好音乐环境中接受熏陶(据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身为慕尼黑宫廷剧院圆号首席的父亲带去排练现场观摩了),最终拜入当时名声赫赫的指挥家汉斯·彪罗门下,并得到了后者的大力提携。深厚的积累、出众的天资加上贵人相助,理查·施特劳斯的职业之路顺风顺水,年纪轻轻便收获了很高的声誉。他作为指挥家的登台纪录一直保持到自己85岁生日的庆祝活动上。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呈现在舞台上的音乐风格非常多样。比如维也纳的施特劳斯家族写轻歌剧,写圆舞曲;法国的德彪西探索印象主义音乐;即便同为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理查·施特劳斯和古斯塔夫·马勒的写作观念也截然不同。马勒更多地继承了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音乐遗产,还启发了勋伯格、贝尔格等人在表现主义上的尝试;理查·施特劳斯在创作上走的是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的道路,尤其以交响诗和歌剧的创作著称。在几部歌剧代表作中,理查·施特劳斯根据霍夫曼施塔尔的剧本写成的《玫瑰骑士》名气最大。此时他似乎“远离了”自己在《莎乐美》和《埃莱克特拉》里运用过的一些现代手法。悦耳的旋律线与轻快的舞曲节奏等“复古因素”的回归,体现出作曲家对大众口味的敏锐洞察力和对莫扎特式的古典风尚所抱有的偏好。他在晚年为这部歌剧重新编排出了同名管弦乐组曲。他的交响诗创作集中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标志着这种由李斯特首创的单乐章标题音乐迎来发展的盛期。很多作品自首演之日起,就成为各大剧院、乐团标榜自己表演艺术水准的保留曲目。

现如今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的除了他的九部交响诗之外,还有一些歌剧选段、改编曲以及部分艺术歌曲。远的不说,最近几年乐迷们已经在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名团到访中国的巡演中欣赏到《唐璜》《阿尔卑斯山交响曲》《英雄生涯》《玫瑰骑士》组曲等名篇的精彩诠释。在今年9月的北京,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将在音乐会上陆续演出包括《最后四首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蒂尔的恶作剧》等必听曲目。

《最后四首歌》是理查·施特劳斯1948年在瑞士旅居时以诗人艾兴多夫和黑塞的诗歌作为歌词,为女高音与管弦乐队而作的艺术歌曲,被誉为理查·施特劳斯最后的杰作。后来他的出版商朋友将歌曲顺序调整后出版,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春天”“九月”“入睡”和“在晚霞中”。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像是一部对尼采同名散文诗的音乐诠释,是理查·施特劳斯哲学性交响诗的代表之作。《蒂尔的恶作剧》则以具体的剧情为依托,在一次次变奏中“讲述”着蒂尔一个又一个荒诞的故事,幽默戏谑的风格和相对“友好”的时长为其攒足观众缘。

理查·施特劳斯热衷建立音乐与文学的联系,甚至希望听众可以不依靠文字提示也能把握住二者的呼应。因而在走进音乐厅前,适当熟悉相关的文学内容是听众必要的预习步骤。同时,作曲家对乐团编配、现代乐器性能、乐手演奏能力的了解和相关潜能的发掘,深刻、具体地体现在作品配器的细节上(他曾仔细修订柏辽兹的《配器法》)。这些巧妙的构思是他天赋的闪现,是乐手需要攻克的演奏难题,也是音乐会的精彩看点。

和瓦格纳、马勒一样,理查·施特劳斯能够十分娴熟地驾驭超大编制的乐团。从台下放眼望去,舞台上往往“挤满了”乐手。尤其是数量众多的铜管组乐器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十分壮观。他的音乐语言以密集的织体著称,有当时的评论家形容他更像在“编织音符”。有时他会使用特制的乐器比如“雷鸣器”“拟风器”,或运用一些乐器特殊的演奏法来模仿现实中的音效。这种“极端自然主义”的手法招来一些学者的批评,却也对之后的电影音乐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众多乐器中,理查·施特劳斯似乎尤其喜欢为圆号设置各种高难度的挑战——比如在极高的音区进行演奏。为了确保写下的内容能够被呈现出来,而不被乐手吐槽为一种恶作剧,他会用十分稳妥的写法让旋律接近那些危险的高音,往往还配以其他声部的乐器用同度重叠的方式保障整体的声音效果。

“他的配器闪耀着醉人的光芒,结构中体现出戏剧的力量。”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的评价十分传神地概括了理查·施特劳斯最显著的作曲特点。择日不如撞日,若能在这个秋天听一场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会,想想是件挺浪漫的事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