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骑士:丝之歌Steam 国区多半差评!两刀见祖宗 + 翻译拉胯太劝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08:00 1

摘要:辛辛苦苦练了半小时,结果被 BOSS 两刀秒?《空洞骑士:丝之歌》9 月 4 日发售时有多火爆,现在国区玩家的吐槽就有多激烈 —— 这款让粉丝等了多年的续作,上线即冲上 Steam 最受欢迎游戏榜首,甚至挤崩了多家数字商店,可短短几天,Steam 国区评价就跌

辛辛苦苦练了半小时,结果被 BOSS 两刀秒?《空洞骑士:丝之歌》9 月 4 日发售时有多火爆,现在国区玩家的吐槽就有多激烈 —— 这款让粉丝等了多年的续作,上线即冲上 Steam 最受欢迎游戏榜首,甚至挤崩了多家数字商店,可短短几天,Steam 国区评价就跌到 “多半差评”,核心槽点全集中在 “难度离谱” 上,玩家戏称 “一刀破伤风,两刀见祖宗”。

玩过《空洞骑士》系列的都懂,前作虽难但有循序渐进的容错空间,可《丝之歌》刚出新手村就给玩家来了个 “下马威”。作为 “类银河战士恶魔城” 类型的游戏,续作延续了高伤害设定,但这次高威胁敌人出现得太早,甚至关键主线里全是精英怪和 BOSS,反观生命值、伤害的强化道具却少得可怜。前作初期小怪伤害多是 1 格血,玩家堆血量、配护符就能慢慢提升容错率,可《丝之歌》里连最弱的 “苔藓爬虫” 都能打 2 格血,主线 BOSS “丝绸编织者” 的全屏 AOE 更是蹭到就满血蒸发,有玩家自嘲 “这哪是类银河恶魔城,分明是《两刀模拟器》”,这陡峭的难度曲线让不少人刚玩几小时就弃坑。

就在玩家们对着高难度反复读档红温时,Nexus Mods 上的大神 Baiker 很快给出了破局办法 ——9 月 5 日上线的 “防双倍伤害 MOD”,直接把游戏初期的劝退感降了大半。亲测启用后,小怪伤害砍半,BOSS 战容错率至少提升 3 倍,原本需要反复读档 10 次才能过的第一个 BOSS “织网者”,现在 3 次就能稳过。不过这 MOD 也引发了玩家争议,有人觉得 “终于能正常推剧情,不用死磕读档了”,也有人认为 “用 MOD 等于丢了游戏的挑战性,不算真通关”,还有中立党建议 “官方不如直接加个难度调节选项,让不同玩家各取所需”,你更支持哪种看法?

比难度更让玩家出戏的是官方中文翻译,不少人吐槽像是 “网文风 + 文言文强行缝合”,完全没了初代那种贴合暗黑童话基调的沉浸感。初代《空洞骑士》的翻译多走心?比如 “Rest in Peace” 译为 “愿你安息”,既准确又有诗意,可《丝之歌》里主角黄蜂女的台词 “我将斩断命运的丝线”,硬是被译成 “本姑娘要手撕命运的网线”,瞬间打破剧情氛围;还有些对话里突然冒出来 “肝爆”“欧皇” 这类网络用语,和游戏整体风格格格不入,有玩家调侃 “汉化组怕不是同时在肝网文和古文作业”。

不只是国区玩家叫苦,国外社区里关于《丝之歌》难度的吐槽也不少,尤其是前作标志性的 **“下劈跳跃” 机制 ** 改了 45 度斜角后,老玩家的肌肉记忆全乱了。有国外玩家发帖说 “玩了 7 小时才适应新的下劈轨迹,这难度比《黑暗之魂》还离谱”,更糟的是 BOSS 战还加了 “秒杀技”,比如 “暗影编织者” 的 “死亡射线”,只要被打中就直接黑屏读档,连反应时间都没有,不少人调侃 “这游戏不是考验操作,是考验心态”。

其实想在不依赖 MOD 的情况下推进游戏,也有几个实测有效的小技巧,亲测能提升不少容错率。比如护符搭配上,前期优先装 “坚固外壳” 和 “快速劈砍”,前者能多 1 格血量,后者能加快攻击速度,中后期再换成 “噬魂者” 和 “舞梦者”,兼顾吸血续航和蓝量;再比如 BOSS 战要学会背板,每个 BOSS 都有固定出招模式,像 “织网者” 血量低于 50% 会召唤小蜘蛛,这时候先清小怪再打 BOSS,就能避免被围殴;遇到高伤害精英怪还能利用地形,找狭窄通道卡位磨血,比如 “苔藓骑士” 卡在墙角用远程攻击就能无伤过,这对经常卡关的玩家来说,是不是能省不少读档时间?

面对铺天盖地的反馈,开发组 Team Cherry 终于有了动静,最近表态说正在收集玩家对难度曲线和翻译的意见,未来可能会做调整,但也强调 “高难度是《丝之歌》的设计初衷,希望保留挑战性”。至于玩家用 MOD 的行为,官方既不封禁也不鼓励,算是给玩家留了自主选择的空间。

你在《丝之歌》里被哪个 BOSS 卡关最久?是 “织网者” 还是 “暗影编织者”?评论区分享你的通关技巧,救救被 “两刀见祖宗” 折磨的萌新!另外,你遇到过哪些离谱的中文翻译?也来吐槽下,说不定能让官方汉化组看到玩家的真实需求~要是试过那个 “防双倍伤害 MOD”,也可以说说用后的感受,到底是提升了体验还是少了乐趣?

来源:Jeho的游戏日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