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一位00后小伙在村里开“飞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08:12 1

摘要:“嗡——”伴随着轻微的机械轰鸣,一架植保机掠过绿色的稻田,细密的雾状药剂均匀洒在禾苗上。操控遥控器的是明光市古沛镇00后青年张弘扬,这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用科技的翅膀,为家乡的万亩良田插上高效农业的“引擎”。

今天小编带你认识

咱明光一位00后农业“飞手”张弘扬

看看他是如何用

科技赋能家乡生态农业发展

为乡村振兴“飞”出一片天的!

在嘉创业

我在村里开飞机

“嗡——”伴随着轻微的机械轰鸣,一架植保机掠过绿色的稻田,细密的雾状药剂均匀洒在禾苗上。操控遥控器的是明光市古沛镇00后青年张弘扬,这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用科技的翅膀,为家乡的万亩良田插上高效农业的“引擎”。

从校园“兴趣”到田间“事业”:让农业变“酷”的选择

张弘扬与植保机的缘分,始于大学课堂。“第一次见到植保机作业,就被震撼了——原来农业也能这么酷炫。”那时的他或许没想到,这份兴趣会成为日后扎根乡土的“钥匙”。

古沛镇的田埂,早刻在张弘扬的童年记忆里。

“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下地,弯腰插秧、挥汗除草,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而家乡作为生态富硒农业特色镇,万亩良田孕育的富硒大米、西瓜虽远近闻名,却仍难逃“靠天吃饭、凭力劳作”的传统模式。2023年6月,毕业的张弘扬带着两台植保机回了村,成了镇上第一个“开飞机种地”的年轻人。

“以前五六个人干一天的活,植保机半小时就能搞定。”他笑着展示操作——撒肥、播种、打药,指尖在遥控器上轻动,机身便灵活穿梭在田间。从2人2台机到如今6人6台机,团队一次最高可服务6000亩地,服务范围从本村延伸到定远周边,数十万亩农田留下了他们的“飞行轨迹”。

从“炫技”到“责任”:在泥土里摸透“科技的温度”

植保机上手不难,做好却要“较真”。刚入行时,张弘扬兑药像做实验,用小量杯反复调试浓度,“怕浓了烧苗,稀了没用”;遇到陌生病虫害,就熬夜刷视频查资料,在田埂上蹲守观察,直到摸透防治规律。

去年玉米锈病防治期的一次“炸机”,让他更懂科技背后的分量。因赶进度疏于观察,植保机失控掉进玉米田,他急得满头大汗,农户却摆摆手:“弘扬,你先修飞机,我们等着你,不找别人。”那一刻,他突然明白:“植保机不是炫技的工具,是乡亲们托在手里的收成。”

从此,每次作业前,他都会提前绕田埂走一圈,记清电线、电线杆的位置,观察风向、地形;哪怕夜里赶工,也得用手电筒把田块细节摸透。

“一天一夜飞一千多亩地是常事,但只要想到农户等着收成,就不觉得累。”

从“一个人冲”到“一群人跑”:用青春守护“乡土的希望”

在张弘扬的服务名单上,既有承包千亩地的种粮大户,也有攥着十几亩“养老田”的留守老人。“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孩子在外务工,我们就免费帮他们飞防。”他说,“看着他们不用再脚踩泥巴,比赚多少钱都值。”

如今,镇上帮他们挂上了“低空加智慧农业平台”的牌子,张弘扬的团队正计划把旋耕、收割等环节全接过来,“让农户在家喝茶等收成”。他也常常对着连片的稻田畅想:“未来要做‘土地全程管家’,从种到收,让家乡的庄稼都搭上智慧农业的快车。”

夕阳下,植保机再次升空,在稻田上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位00后“飞手”望着眼前的绿意,眼里闪着光:“农业是最有生命力的行业。希望更多年轻人回来,一起用科技给家乡的田野‘点灯’,做家乡最靓的仔!”

青春的舞台从不限定于都市

当年轻的智慧撞上乡土的厚沃

比彩虹更绚烂的未来

信息来源:明光市融媒体中心 陈喜 王宝慧

初审:许楚婷

审核:王伟

审签:袁恒金

来源:明光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