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交响,数字筑路:数字丝绸之路构建命运共同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08:43 2

摘要:黄沙漫卷处,古丝绸之路曾以驼铃串联起人类贸易的辉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而今,数字浪潮漫过千年沙丘,“数字丝绸之路”应时而生,这条 “连接”纽带,正以数字化之力,为“数字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注入强劲动能。

黄沙漫卷处,古丝绸之路曾以驼铃串联起人类贸易的辉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而今,数字浪潮漫过千年沙丘,“数字丝绸之路”应时而生,这条 “连接”纽带,正以数字化之力,为“数字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注入强劲动能。

数字丝绸之路的“连接”,体现在数字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涉及城市治理、医疗系统、跨境电商等领域的数字项目落地不仅丰富了“数字丝绸之路”的内涵,更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合作中共享发展红利。中吉乌铁路线铺设的跨境光缆使中国与中亚网络延迟降低至50毫秒以内,为跨境数据流通按下“加速键”;中国企业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安全城市、智慧城市项目,用数字化手段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在“数字丝绸之路”倡议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持续深化合作,共享数字发展成果。正如《“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及报告(2024)》所呈现的,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总指数持续攀升。这组亮眼数据,既是对“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成果的有力佐证,更彰显出其对共建国家基建行业的带动价值。这条新时代的“丝路”正以“硬联通”为基,为区域协同发展搭建起坚实的数字化桥梁。

更深层次的“连接”,在于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一带一路”10周年标准化成果报告》显示,中国国家标准委已与4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标准化机构签署54份合作协议,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国家标准化机构创新性开展标准互认450余项。中老电力标准合作委员会的成立,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引入了绿色低碳的建设标准和发展理念……标准的对接互认、规则协调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数字丝绸之路”不仅有技术和资本的输出,还有经验与理念跨越国界的深度传播,这份“心联通”的温度,正让共建共赢的纽带愈发紧密。中国已与102个国家的1520名官员和专家开展交流,为共建国家提供大量数字经济领域的培训名额,派遣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当地民众从技术应用的受益者,变成数字经济的参与者、建设者,最终切实共享数字浪潮带来的发展红利。也只有这样,数字丝绸之路的“连接”从硬件层面的联通,走向了人心层面的相融。

从丝绸、瓷器到5G、大数据,改变的是载体与形式,不变的是连接和共享的精神。“数字丝绸之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数字时代的最新实践,是古丝绸之路“凿空西域”精神的当代延续,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开放的全球数字经济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李鹤)

来源:潮评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