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力拓和必和必拓在亚利桑那州荒漠地下两公里处发现Resolution铜矿时,他们或许未曾想到,这个储量400亿磅的"铜矿巨兽"会陷入长达26年的开发泥潭。
当力拓和必和必拓在亚利桑那州荒漠地下两公里处发现Resolution铜矿时,他们或许未曾想到,这个储量400亿磅的"铜矿巨兽"会陷入长达26年的开发泥潭。
20亿美元的投资、2770万吨铜资源量、满足美国25%需求的产能规划——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关于文化信仰、生态保护与国家战略的复杂博弈。
项目的困境始于开发方式与神圣领地的根本冲突,块体崩落法将导致Oak Flat地表塌陷,而这片土地对西阿帕奇部落而言,是举行成人仪式、采集药用植物的精神家园。
2019年ApacheStronghold团体提起的诉讼直指宪法第一修正案,将采矿争议上升为宗教自由权与文化生存权的较量。2020年力拓在澳大利亚破坏土著遗址的事件,更让公司形象雪上加霜,使环保组织得以联合部落发起跨州抗议。这种文化冲突的尖锐性,从最高法院2025年5月驳回上诉后,部落仍坚持独立诉讼的态势可见一斑。
亚利桑那州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而Resolution项目预计每日需消耗1500万加仑地下水。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环境诉讼特别指出,含有重金属的采矿废水可能渗透进含水层,威胁图森市20万居民的饮用水源。这种担忧在2021年拜登政府撤销环境评估时得到强化,当时内政部直言"现有研究未能充分评估干旱条件下的水污染风险"。
2014年土地交换协议被附加于《国防授权法》的"幕后交易",不仅引发原住民愤怒,更导致后续诉讼不断。即便2025年最高法院裁决支持项目,部落仍以《国家环境政策法》为由挑战环评完整性。这种法律拉锯战使项目从发现到投产的平均周期延长至29年——比全球平均水平多出11年。力拓铜业CEO Katie Jackson在CRU大会上坦言:"每个行政命令都可能让前期投入付诸东流。"
政治风向的反复更增添了不确定性,特朗普2025年8月会见两拓CEO时承诺加快审批,但反对者随即赢得土地交换延迟批准。这种政策摇摆源于美国两党对关键矿产的认知差异:民主党更关注环境正义,共和党则强调供应链安全。正如标普全球报告指出,美国矿业项目平均需经历3.2次重大政策调整,Resolution铜矿横跨奥巴马、特朗普、拜登三任政府的遭遇正是典型例证。
如今,这个战略项目已成为检验美国关键矿产自主能力的试金石。其命运不仅关乎力拓的400亿磅铜储量,更折射出电气化时代资源争夺中的深层矛盾:当"铜是新石油"成为共识,各国在开发本土资源时,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能源安全的多重诉求?Resolution铜矿的答案,或许将定义未来十年全球矿产开发的伦理边界。
来源:妖精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