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声里涨粉 8000?桃李面包这波操作,撕开营销圈的 “流量幻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7 01:30 1

摘要:谁也没想到,一句 “没尝过生活的毒打” 能让桃李面包的直播间卖爆。灰豚数据显示,争议发酵的 9 月 3 日到 4 日,品牌抖音销售额冲到 10 - 25 万元,创下近一个月新高,7 天还狂涨 8677 个粉丝。但翻看下半年财报就懂了:这家上半年营收暴跌 13.

一边是打工人在评论区怒刷 “退钱”,一边是品牌直播间销售额飙到 30 天峰值 —— 桃李面包这波 “毒打式营销”,把广告圈的流量密码玩成了危险游戏!

谁也没想到,一句 “没尝过生活的毒打” 能让桃李面包的直播间卖爆。灰豚数据显示,争议发酵的 9 月 3 日到 4 日,品牌抖音销售额冲到 10 - 25 万元,创下近一个月新高,7 天还狂涨 8677 个粉丝。但翻看下半年财报就懂了:这家上半年营收暴跌 13.55% 的企业,在广告上砸了 4296 万元,比去年多花超千万,这场争议更像业绩压力下的铤而走险。

可流量不等于留量。当年花西子靠李佳琦一句 “工资没涨”,销售额直接跌了九成;现在桃李京东旗舰店的五仁月饼卖断货,看似风光,却让不少老顾客直言 “以后只买面包不碰月饼”。这种靠冒犯换来的热度,就像用信用卡透支口碑,暂时的额度狂欢,迟早要连本带利还回来。

打工人能自嘲 “上班如上坟”,但绝容不得品牌来补刀。桃李这句文案犯了三个致命错:把主观喜好和 “人生阅历” 绑定,用 “毒打” 否定年轻人审美,最后还暗讽 “你不懂五仁是因为太年轻”。这不叫玩梗,叫拿着职场焦虑当营销素材。

认养一头牛更离谱,去年搞的 “COWS 直聘” 广告,让奶牛享受 “2600 小时日光浴”,暗戳戳对比 “打工人晒不到太阳”,被骂到火速下架。雀巢 KitKat 更绝,包装印着 “我是自愿加班的” 配个跪地小人,完美踩中 “职场 PUA” 红线。这些品牌都没搞懂:“牛马” 是我们苦中作乐的盾牌,不是你们赚钱的武器。

桃李的道歉堪称反面教材。先说 “老领导拍板”,又说 “领导正在接受现实毒打”,看似幽默实则甩锅。网友一眼看穿:“合着你们年轻人就没责任?” 这种 “内部共创机制” 的说法,更像在说 “创意随便搞,出事有人扛”。

对比 361 度处理马拉松选手争议时 “3 天解约” 的果断,桃李的回应拖泥带水。打工人最反感的就是 “职场甩锅”,结果品牌把这套搬到公关里 —— 你连认错都这么敷衍,还指望消费者对你有耐心?

别被表面数据骗了。桃李涨的 8000 粉丝里,多少是来骂人的 “黑粉”?直播间飘的 “嘲讽打工人” 评论,又把多少潜在顾客挡在门外?中国广告协会早就警告,2023 年因价值观翻车的广告涨了 47%,这些品牌宁愿交 “罚款” 也要博眼球,本质是算错了账。

重庆那家搞 “胸大就打折” 的火锅店,和桃李犯了同款病:以为争议越大声量越高,却忘了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现在桃李股价纹丝不动,看似没影响,但等这波热度散去,大家记住的可能不是月饼好吃,而是 “那个嘲讽年轻人的牌子”。

真正的共鸣从来不是冒犯。蜜雪冰城喊 “雪王打工季”,给员工涨工资顺便送福利;瑞幸搞 “周一美式,一周没事”,精准戳中打工人续命日常。这些品牌都懂:我们要的不是 “毒打” 说教,而是 “我懂你不容易” 的温暖。

来源:在见如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