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孩“物理增高”后“缩个儿”,促身高发育该怎么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09:20 2

摘要:今年2月至8月,厦门一名16岁男生在当地某机构接受“物理增高”服务。起初他的身高为165厘米,在疗程结束后一度测量为166.4厘米,然而仅仅十几天后,身高便回落至初始的165厘米。该机构以“年龄偏大、骨骺接近闭合”为由,最终向当事人全额退款,并承认其服务未能实

今年2月至8月,厦门一名16岁男生在当地某机构接受“物理增高”服务。起初他的身高为165厘米,在疗程结束后一度测量为166.4厘米,然而仅仅十几天后,身高便回落至初始的165厘米。该机构以“年龄偏大、骨骺接近闭合”为由,最终向当事人全额退款,并承认其服务未能实现承诺的增高效果。

“物理增高”是什么?真的有效吗?16岁男孩是否还有增高空间?针对这些问题,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小儿外科主任李文超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琳,二位专家均表示没有听说过“物理增高”这一项目。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委会副主任蒋竞雄解释称,人的身高由三部分组成:头颅骨、脊柱和下肢骨。所谓的“物理增高”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通过拉伸椎间盘产生暂时的身高变化。椎间盘如同橡皮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拉伸,但也会回缩。二是利用早晚身高测量的自然差异。脊柱弯曲度和足弓高度会受到重力影响,人在经历了一天的站立后,身高可能会被压缩;而在夜间平躺时得到舒展,因此早晚身高可能相差1~2厘米,这种差异并非人为干预的结果。无论是以上的哪种情况,都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物理增高”。

李文超告诉记者,人体正常增高主要依靠生长板(又称骺板),这是位于长骨骨骺和干骺端之间、具有生长能力的软骨组织。生长板通过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并骨化,实现骨骼生长,从而达到增高目的。当生长板闭合(即骨骺线闭合,X线片上表现为生长板消失、骨骺和干骺端骨性融合),则无法再增高。

而骨龄决定身高增长潜力。理论上来说,男孩骨龄发育至16岁、女孩骨龄发育至14岁,身高趋于停止生长。骨龄大于年龄为早长,可能提前停止长高;骨龄小于年龄为晚长,生长时间更长、骨龄一年增长最好不超过一岁。

人体一般有两个生长高峰期:出生后一年内和青春期。青少年在不同年龄段,身高都有一个正常增长范围:出生后第一年为25~27厘米,第二年11~13厘米,第三年7~9厘米,3岁以后至青春期前为5~7厘米,青春期为每年7~9厘米。

陈琳提醒,孩子的身高和骨龄监测越早越好,如果家长担心孩子身高问题,可在女孩6~8岁、男孩7~9岁时在体检项目中加入骨龄监测。特殊儿童尤需关注,如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臀位出生儿,这三类儿童如果到4岁时仍无法达到平均身高,建议及时到儿科门诊就诊。

专家指出,孩子身高的决定因素60%来自遗传;此外,若想促进身高发育,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管理,即合理饮食、足够睡眠、适当运动、良好情绪,所有青少年都应做到。在生活方式调理无效时,可适当补充营养素,如矿物质(钙、锌、磷)、维生素(D、A、K2)等;若生活方式和营养素补充皆无效,可能涉及药物治疗,需到医院内分泌科室就诊。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