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LABUBU 价崩 90% 到茅台年赚 862 亿:真正的投资硬通货从不靠炒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09:09 2

摘要:当万元潮玩沦为 840 元的 “白菜价”,当黄牛囤货亏得血本无归,当泡泡玛特股价半年跌去 15%,资本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生动的价值教育课。与此同时,贵州茅台 2024 年净赚 862 亿元,分红 347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组强烈对比揭开了一个投资真相:真正的硬

当万元潮玩沦为 840 元的 “白菜价”,当黄牛囤货亏得血本无归,当泡泡玛特股价半年跌去 15%,资本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生动的价值教育课。与此同时,贵州茅台 2024 年净赚 862 亿元,分红 347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组强烈对比揭开了一个投资真相:真正的硬通货从来不是靠饥饿营销炒起来的泡沫,而是由真实需求、天然壁垒和品牌沉淀构筑的坚实根基。

一、消费本质:刚需托底 VS 泡沫狂欢

LABUBU 的崩盘撕开了投机炒作的遮羞布。这个曾被炒到万元的潮玩隐藏款,如今 840 元就能 “包拆出”,第三代常规款甚至跌破发行价,81 元都无人问津。整盒价格更惨,第四代从 3200 元腰斩至 1400 元,第三代跌幅超 56%。究其根本,潮玩缺乏真实消费支撑 —— 年轻人买完即闲置,黄牛囤货全靠下家接盘,当官方突然补货 500 万件,这场空中楼阁般的狂欢瞬间崩塌。

茅台的消费场景则扎实得触手可及。婚宴桌上的飞天茅台、节日走访的礼盒包装、收藏架上逐年增值的陈酿,构成了稳定的需求三角。2024 年茅台直营 + 经销商渠道的真实动销率常年超 90%,营收突破 1900 亿元,其中 862 亿元是实实在在的净利润。这种 “开瓶即消费” 的属性,让茅台摆脱了对投机者的依赖,形成 “生产 - 消费 - 再购买” 的良性循环,而不是潮玩那种 “囤货 - 涨价 - 跑路” 的零和游戏。

二、稀缺密码:天然壁垒 VS 人为套路

市场曾可笑地将潮玩称为 “塑料茅台”,但二者的稀缺性有着本质区别。LABUBU 的稀缺是彻头彻尾的营销套路 —— 官方可随意调控供应量,6 月突击补货 500 万件,9 月再放百万件,价格应声暴跌 64%。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性,就像吹气球随时会破灭。

茅台的稀缺则写在大自然的基因里。赤水河的紫砂页岩地质结构,能过滤出富含矿物质的酿酒水源;当地特有的红缨子高粱颗粒紧实,经得起九次蒸煮的古法工艺;加上 “12987” 酿造流程(一年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任何环节都无法速成。茅台用 20 年时间布局 100 万亩有机高粱基地,仅常年种植面积就达 60 余万亩,这种产业链深度根本无法被轻易复制。当泡泡玛特在键盘上点击 “补货按钮” 时,茅台的酿酒师正在等待五年后的第七次取酒。

三、品牌价值:百年沉淀 VS 网红速朽

泡泡玛特 34.7% 的营收依赖 LABUBU 单一 IP,这种 “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的模式,注定了 IP 凉则业绩崩的命运。9 月 8 日泡泡玛特港股盘中暴跌近 8%,卖空数据激增,印证了单一 IP 依赖的致命风险。潮玩 IP 的生命周期往往取决于新鲜感,当审美疲劳来临,再热门的形象也会沦为库存。

贵州茅台则构建了穿越周期的品牌护城河。从 “国酒” 到 “国民酱酒”,几十年沉淀让飞天茅台成为社交货币,王子、迎宾等系列酒覆盖不同消费场景,形成 “全价位 + 全场景” 的产品矩阵。这种品牌复利体现在抗风险能力上:2023 年市场波动时,茅台股价最大回调仅 10% 且快速收复,2024 年仍能拿出 347 亿元分红回馈股东。对比泡泡玛特纳入恒生指数仍挡不住 15% 的跌幅,这种差距正是 “百年品牌” 与 “网红 IP” 的本质区别。

投资启示:三招识别真价值

需求真实性:看产品是 “必买品” 还是 “炒作品”,茅台的开瓶消费率与潮玩的闲置率形成鲜明对比;

当潮玩泡沫破裂时,赤水河畔的酱酒正在静静发酵。这个秋天,资本市场最生动的一课或许是:那些靠饥饿营销制造的稀缺假象,终会在真实需求面前原形毕露;而真正的硬通货,永远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醇厚。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追逐忽高忽低的潮玩泡沫,不如选择茅台这样有扎实根基的价值标的 —— 毕竟,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炒作出来的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创造。

# 投资智慧 #贵州茅台 #消费升级 #价值投资 #财经启示录

来源:股市散淡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