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上旬的一个上午,记者沿着遵义汇川区珍酒路缓缓靠近贵州珍酒石子铺老厂区,浓郁的酒香便扑面而来。这个融合黔北民居和徽派建筑风格的厂区中,一栋栋厂房错落有致,犹如一幅水墨画;车间里,酿酒师傅们挥汗如雨,忙碌着这一生产周期中最后一轮次酒的生产工作。
9月上旬的一个上午,记者沿着遵义汇川区珍酒路缓缓靠近贵州珍酒石子铺老厂区,浓郁的酒香便扑面而来。这个融合黔北民居和徽派建筑风格的厂区中,一栋栋厂房错落有致,犹如一幅水墨画;车间里,酿酒师傅们挥汗如雨,忙碌着这一生产周期中最后一轮次酒的生产工作。
贵州本地的红缨子高粱
“上甑可是个技术活,也是酿酒的关键一环,讲究的是轻、松、匀、薄、平、准……”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银强,从1988年毕业进入珍酒后,一干就是37年,珍酒酿造各个工序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要领早已烂熟于心。在他看来,11个车间300多个班组生产进度都要及时掌握,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精准把控,这不仅是对传统酿造技艺的坚守,更是对产量和质量的双重追求。
一丝不苟酿美酒、精雕细琢造产品,是珍酒关于生产的核心理念。如今,经过50年的发展,珍酒已成为中国四大酱酒品牌和贵州最大民营酒企,拥有年产4.5万吨优质基酒能力、10余万吨储酒规模,并向着世界一流酿酒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
眼下,正是红缨子糯高粱丰收的季节。曲为骨,粮为肉,水为魂,优质小麦、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与赤水河河水的完美融合是贵州酱酒酿造不变的配方。其中,红缨子高粱,颗粒坚实、饱满,支链淀粉含量高,能经受住酱香酒传统工艺9次蒸煮而不散,是形成独特酒体的关键。
赤水河有“美酒河”的美誉,水质清甜甘洌,富含多种矿物质,是酿酒的绝佳用水。而赤水河谷的弱风环境与稳定的温湿度,为酿酒所需的有益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这些微生物群落体系,造就了贵州白酒独特的风味,也成为了难以复制的“核心机密”。
茅台酒酿制技艺之上甑。环球美酒杂志社供图
近年来,贵州以打造千亿级的白酒生产基地为目标,持续以品牌强化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明确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重点打造以仁怀茅台镇为核心区的“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在茅台龙头引领下,习酒、珍酒、国台、董酒、金沙回沙酒等“贵州十大名酒”品牌迅速成长,形成了“龙头领军、梯队协同”的良性发展格局。
贵州酱酒人始终坚信,时间是最好的酿酒师,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因而严格遵循时令,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是贵州酱酒对品质追求的“慢”哲学,同时,贵州酱酒人积极拥抱现代技术,在传承中点燃创新火把,不断照亮白酒产业前行的道路。
2023年,茅台在中国白酒行业首创“数智化包装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将多重AI视觉检测技术、空瓶在线高压放电微米渗漏检测技术、实瓶在线微米渗漏无损检测技术等多项技术应用于包装生产各环节。
贵州茅台荣获EFQM全球奖(七钻)暨“鼓舞人心的文化”杰出成就奖。企业供图
2024年,贵州茅台荣获EFQM全球奖(七钻)暨“鼓舞人心的文化”杰出成就奖,成为EFQM全球奖采用新标准评审后,首家获得七钻的中国企业。
“获得世界级质量管理荣誉,是茅台以卓越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推进国际化的决心,向世界展示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强大活力。这也是茅台以质量为抓手,不断推进企业管理和国际化,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生动写照。”茅台集团高层表示。
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贵州茅台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国际化方面,实现营收28.93亿元,同比增长31.29%。
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成为贵州白酒的发展共识。
“习酒拥有中国轻工业酱香型白酒智能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建立多个科研平台及CNAS重点实验室等。”9月3日,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主管朱大超告诉记者,习酒将围绕产、供、销及管理环节,持续深入推进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体系管理、能力中台建设、供应链管理平台、全链路品质监测平台、数字化营销管理平台、企业协同管理平台等在内的“数转智改”项目建设,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俯瞰贵州习酒。企业供图
当前,贵州习酒已具有7万余吨的优质基酒年生产、6万余吨年包装能力及35万余吨的基酒贮存能力。习酒出口额持续增长,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27个国家和地区。
国台数智酒业以“智能酿造”为核心,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构建了来源可溯、质量可控、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过程标准化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把酱香白酒的生产全流程,梳理归纳为30道工序、269个环节,并提炼出了1071项工艺指标,每一个环节的关键参数,都转变成可量化的数字标准,分别予以精细化控制。
国台智能制曲。企业供图
国台酒品牌传播经理魏域涛补充说,当前国台数智化酿造并不仅限于酒的生产,成套的智能装备已经覆盖了从原材料溯源、制曲、酿酒、仓储、酒体设计、勾调品鉴到包装出厂的全产业链。
贵州珍酒打造的全国首个酱香型白酒智能勾调平台,在提高勾调效率、确保风味稳定方面提供助力,同时加快建设数字酒库,推动酒库管理开启数字化时代。
习酒付家田酒库区。受访企业供图
遵义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遵义白酒出口额达3981.26万元(茅台集团出口除外),同比增幅高达870.82%。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贵州力争2027年白酒产量达60万千升,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0亿元,打造“世界一流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贵州酱酒依托于山水之间的独特馈赠,成长于对传统的坚守与创新,这张香飘世界的名片,正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
编辑 卢世容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