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比13、12比10,樊振东用这两局硬邦邦的比分把萨尔布吕肯从悬崖边拽了回来。
15比13、12比10,樊振东用这两局硬邦邦的比分把萨尔布吕肯从悬崖边拽了回来。
输完前两场,他立刻把训练时间拉到夜里十一点,让AI发球机把泽利科的侧旋线路重复了三百次。
机器不会累,他也没停,第二天上场就把同样的球回了过去,对手直接愣住。
这不是运气,是算准了对手的习惯,再把习惯砸回去。
德甲用的球比国内比赛重0.1克,转速慢半拍。
第一场他拉球出界七个,全是节奏差。
教练组连夜称重、测速,把数据塞进平板,第二天发球机就按新参数工作。
第三场开始,他每一板都提前0.05秒出手,正好对上点。
数字很小,差距就是输赢。
门票从40欧涨到120欧,官网三小时卖光。
球衣印号排到三百件开外,直播信号卖给三家平台,价格翻倍。
俱乐部经理笑得合不拢嘴,这笔买卖赚的不只是赢球,还把中国市场的钱包一起带进了德国小镇。
樊振东的合同里写着分成,他打得好,俱乐部和他本人一起数钱。
德国队长弗朗西斯卡赛后主动握手,镜头扫过去,嘴唇动了两下,说的是“respect”。
能让对手在主场服气,比赢比赛更值钱。
中国球迷把看台染成红色,口号整齐得像训练过,这不是偶然,是提前半个月组织好的应援团。
他们买机票订酒店,顺便把当地啤酒销量拉高三成。
有人嘀咕先输后赢像剧本,可剧本写不出他手腕上贴的肌效贴,也写不出他凌晨两点还在球馆加练的背影。
真要演,何必把自己逼到死角再翻盘,直接三比零更轻松。
运动员最怕的不是输,是被说成假。
他用球拍说话,每一板都在撕标签。
下一场9月14号主场,票已经炒到200欧。
俱乐部把海报换成他握拳的特写,背景是萨尔布吕肯地标。
球迷等着看他能不能再来一次逆转,赞助商等着看销量能不能再翻一倍。
他自己只关心一件事:球台对面的人这次会怎么出招。
输两场就练到凌晨,赢两场就被说成剧本,你觉得他到底图个啥?
来源:哈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