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扬州江平快速路东延工程推进,二期预计2027年通车。这条连接主城与江都的快速路分两期建设,通车后全程无红绿灯,20公里路程半小时直达,将缓解当前市民走昌东路耗时、万福快速路绕远、启扬高速收费的出行难题。
2025年9月,扬州江平快速路东延工程推进,二期预计2027年通车。这条连接主城与江都的快速路分两期建设,通车后全程无红绿灯,20公里路程半小时直达,将缓解当前市民走昌东路耗时、万福快速路绕远、启扬高速收费的出行难题。
网友评论里,抱怨声不少。有人说:“从广陵新城去江都万达,走运河快速路转昌东路,光红绿灯就等了12个,4公里路开了25分钟,外卖送晚了还被差评。”还有人吐槽:“上次赶火车走启扬高速,15公里收了10块钱,比油费还贵,普通工薪族哪承受得起。”
现有出行难,根本不是路太少,是主城与江都的“空间割裂”没解决。昌东路红绿灯密集,不是单纯的交通设施问题,是城市扩张中“重地面路网轻快速通道”留下的后遗症。十年前扬州主城向东发展,江都向西靠拢,中间地带却没同步规划快速路,导致现在跨区通勤像“闯关卡”。万福快速路绕远,暴露了跨区路网“毛细血管”多、“主动脉”少的短板,就像人全身血管通畅,唯独主动脉狭窄,血流自然慢。
这条快速路通车,不只是省时间,是给“主城江都一体化”按下加速键。扬州“一体两翼”战略提了八年,江都作为东翼,GDP占全市近三成,但与主城的通勤时间比苏州昆山到园区还长。参考南京扬子江快速路2016年通车后,江北新区与主城通勤时间从1小时缩至30分钟,五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00%。江平快速路20公里半小时直达,相当于把江都拉进主城“半小时生活圈”,企业会愿意把研发中心放江都、工厂留主城,市民能住江都、上班在主城,这种资源流动才是真正的“融合”。
工程设计用“高架+路面+隧道”组合,不是偷工减料,是城市发展的“平衡术”。有人吐槽“不全建高架没诚意”,但查规划方案,这段路穿越生态科技新城核心区,沿线有金湾河湿地、凤凰河公园。如果全程高架,会遮挡河道景观,破坏生态廊道。类似苏州金鸡湖大道改造,保留3公里地面道路,两侧建生态缓冲带,通车后周边公园游客量反增40%。这种“效率让渡生态”的设计,比单纯追求速度更有长远价值。
两年等待期,最该盯紧的是“进度透明”。网友担心“2027年通车会不会延期”,不是没依据。扬州城南快速路2018年通车时,比原计划晚了7个月,当时官方解释“管线迁移复杂”。民生工程最怕“闷头干”,建议学杭州文一西路西延工程,每月在官网公示“已完成工程量占比”“下月施工计划”,甚至直播施工现场。市民看得见进展,焦虑自然少一半,毕竟大家等的不是路,是不用再为通勤焦虑的生活。
等这条路通车那天,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送孩子上学不用再踩油门赶时间,还是周末带家人去江都吃碗正宗的樊川小肚?评论区聊聊,让我们一起盼着那天早点来。
来源:奋发生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