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社会眼——解码西牡丹社区“互嵌式”发展的破圈之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0:44 2

摘要:“以前邻里间虽住得近,但交流少,自从社区搞了‘你好!邻居’结对活动,我家跟朝鲜族邻居李大姐家成了好朋友,她教我做辣白菜,我们两家孩子玩得开心,日子过得热闹又亲近。”近日,牡丹江市西安区西牡丹社区李阿姨的一番话,道出了该社区居民的共同感受。

“以前邻里间虽住得近,但交流少,自从社区搞了‘你好!邻居’结对活动,我家跟朝鲜族邻居李大姐家成了好朋友,她教我做辣白菜,我们两家孩子玩得开心,日子过得热闹又亲近。”近日,牡丹江市西安区西牡丹社区李阿姨的一番话,道出了该社区居民的共同感受。

民族融合

2024年11月,西牡丹社区被确定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项目单位。大半年过去了,社区建设得如何?记者走入社区,感受他们的“破圈之道”。

空间与服务互嵌 让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要促进民族融合,首先得打破物理空间的隔阂,让各族群众‘住得近、走得近’。”谈及空间互嵌工作,西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程开门见山。

朝鲜族风情宣传橱窗

走入西牡丹社区,小区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壁画和宣传橱窗让人眼前一亮。“我们联合西安区住建局实施‘三改一提升’行动,改造3个少数民族聚居小区共38栋楼。”王程介绍,社区近年来持续优化空间资源,不仅完善了“石榴籽便民服务大厅”七大功能区,打造“空间互嵌”办事环境,还通过“你好!邻居”活动,让52对汉族与少数民族家庭结对,实现思想、文化双向交融。“我们还延伸了空间服务半径。”王程补充道,社区推出“‘石榴街’计划”“长鼓楼宇行动”,在民俗小巷设立多民族公共区域;开展“邮你同行”活动,与外省市少数民族儿童联谊,进一步扩大互嵌范围。

朝鲜族风情壁画

“让各族群众享受均等化服务,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程介绍,社区以“红石榴”党建品牌为依托,吸纳43家涵盖“衣食住行医”的成员单位,打造“全科网格”,实现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的深度融合。“我们通过‘火塘共话’‘石榴籽成长计划’等活动,解决各族群众就业、子女就学等民生实事140余件,让优质服务下沉基层。”王程说,社区还成立“红石榴”党员志愿服务队,对困难群众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提供身心关爱、代办协办等服务百余次,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居民公约、嵌入生活点滴。

思想与文化互嵌 让各族居民更有“向心力”

一大早,在阿妈妮党群服务中心,阿妈妮读报组的成员已经早早来到这里,戴着老花眼镜认真研读报纸,“读书看报才能进步。”阿妈妮读报组组长尹美兰用标准的普通话说。

学做辣白菜

成立了72年的阿妈妮读报组,已经成为民族团结的特色品牌。该社区以此为基础,擦亮“红石榴宣讲”品牌,开展“E起共读民族微光”云端读书计划,探索出“社区+读报组+居民”的理论学习路径。同时,社区编排《爱我中华》《金达莱花》等民族舞蹈,参与市区演出22次,让民族团结教育融入群众日常休闲娱乐。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通过文化体验消除认知差异,是促进民族融合的有效途径。”王程指着墙上的照片墙介绍说,“在社区活动大厅,我们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小社区嵌出大团结’系列活动,一共举办了25次。这张照片是‘迎新春文艺汇演’、这张是‘饺子宴’……”

制作手工花

一张张笑脸,映射出的是“嵌入式”和谐氛围。在活动形式创新上,社区同样下足功夫。“‘百家厨房共联欢’让各族群众通过美食交流增进感情,联合朝鲜族小学、西牡丹小学开展的‘千籽同心,榴香墨韵’活动,以‘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绘一幅画’的形式,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民族团结。”王程还提到,社区打造的“美丽工坊”,在“三八”妇女节开展螺钿手工、漆扇制作等活动,让各族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经济互嵌 走出文旅融合发展路

“到牡丹江旅游,晚上推荐去哪吃特色小吃?”

“想吃朝鲜族特色小吃,那得去朝鲜族特色街区。”

夜晚的朝鲜族特色街区比白天更加热闹,餐饮一条街已经成为了市民、游客的向往所在。

今年夏季上演的民族文化美食节中,身着朝鲜族服饰的阿妈妮载歌载舞。品尝朝鲜族辣白菜、试穿朝鲜族服饰打卡……这场集烟火气息与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文化盛宴,吸引众多居民游客参与,共同感受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美食节现场

“促进民族融合,最终要落到共同富裕上,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谈及经济互嵌,王程表示,社区开设“五色土”直播间,通过“同融共富”工程为少数民族商户提供推介平台;结合长安街餐饮特色,开展“民族美食品鉴行”活动,助推餐饮经济发展。针对不同需求,社区还精准发力,开展“家为四海”创业培训会及招聘会,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双向选择平台。

“我通过‘红石榴青创驿站’学到了创业知识,我之前都是去韩国打工,现在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创业,感谢社区的帮助。”西牡丹社区朝鲜族居民千程程说。

视频由牡丹江市西安区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