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宣传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宣传工作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改进作风,将宣传精神内化为行动自觉,以清朗之风筑牢宣传阵地。
党的宣传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宣传工作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改进作风,将宣传精神内化为行动自觉,以清朗之风筑牢宣传阵地。
一、铸牢思想之魂,把稳作风建设“方向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真正认同,才能在行动上践行。宣传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改进作风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长期政治责任。
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承担着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的重任。必须始终牢记“宣传干部首先是党的干部”,把政治忠诚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坚定,自觉做宣传工作的坚定维护者和模范践行者。
要破除“宣传特殊论”的思想误区。宣传工作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务实、接地气,而非靠“排场”“面子”撑场面。必须清醒认识到,宣传干部的“话语权”来自于作风正派、内容扎实,而非特殊待遇。只有打掉“特殊化”思想,才能真正沉下心来研究业务、深入基层挖掘素材,让宣传内容充满泥土气息、饱含群众温度。
二、聚焦关键环节,打好作风改进“组合拳”
宣传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作风建设必须精准发力、靶向施策。
宣传干部撰写新闻稿件、理论文章时,要力戒空话套话,多讲实话、讲群众听得懂的话,用“短实新”代替“假大空”。组织宣传活动、召开工作会议时,要严控在会议室里“闭门造车”,要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群众的鲜活故事、真实感悟来进行宣传内容,让主旋律宣传更有感染力。
宣传工作涉及采访调研、合作交流等多种场景,必须严守纪律底线。开展基层采访时,轻车简从,不增加基层负担;杜绝铺张浪费,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提升宣传实效上。同时,防止利用宣传资源谋取私利,确保宣传阵地始终姓“党”。
宣传工作要坚决反对“摆拍式宣传”“造假式总结”。要看群众的知晓率、满意度,让群众可信可学。只有以“实”为尺衡量工作,才能让宣传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立足岗位职能,当好宣传工作的“传播者”
宣传干部不仅要自身过硬,更要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宣传精神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共同践行的良好氛围。
利用各类宣传平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新要求、新举措,让党员干部明确纪律红线和行为底线。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不敢”“不能”“不想”的理念深入人心。
聚焦作风建设中的正面典型,深入挖掘那些扎根基层、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故事,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四、健全长效机制,筑牢作风建设“防火墙”
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必须靠制度机制保驾护航,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结合宣传工作特点,制定具体的作风建设细则,让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定期开展自查自纠,聚焦文风会风、活动组织等关键环节,排查潜在风险点,及时整改问题,形成“发现—整改—巩固”的闭环。
将作风建设纳入宣传工作的日常学习和培训,通过专题党课、案例分析、廉政谈话等形式,常敲警钟、常念“紧箍咒”,成为刻在骨子里的“行为准则”。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宣传工作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改进作风,以过硬的政治品格、务实的工作作风、清廉的自身形象,守好宣传阵地、讲好党的故事,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宣传力量。
来源:冰笑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