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的年代,再读就是坑父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2:26 1

摘要:身边太多人,本科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考完研发现HR只认985,于是再考博,一路读到28岁,简历上最亮眼的是“年龄”。

“再读一年,就能翻盘?

”——醒醒,1150万应届生已经在排队了。

把书读烂≠把路走宽。

身边太多人,本科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考完研发现HR只认985,于是再考博,一路读到28岁,简历上最亮眼的是“年龄”。

别拿盖茨、扎克伯格当鸡汤,人家辍学是因为写出的代码能卖钱,普通人辍学只能去送外卖。

关键差别不是退不退,而是清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嘛。

考研教室里,七成的人眼神是空的:怕投简历石沉大海,怕面试被问“有没有项目经验”,干脆再躲三年。

可三年后,35岁失业红线更近,工资起薪却只比本科高500块,扣完房租连奶茶都不敢加料。

爸妈省吃俭用供出来的“高学历”,在招聘现场被一句话打回原形:“我们要能直接上手的人。

” 企业现在宁愿要大专里干过两年直播运营的,也不要空有硕士头衔却连Excel透视表都不会的。

课程表还在教十年前的案例,市场早就换了战场。

AI绘图、跨境电商、短视频投流,这些能赚钱的新玩意,课堂上一点没提。

老师没做过,学生更没练过,毕业即失业就成了顺理成章。

有人大二就开始接外包剪视频,毕业直接带作品集进公司,起薪15K;有人研二还在背“马原”,出来发现对口岗位只要本科。

时间花在哪,结果就写在脸上,真的一点不玄学。

别把“再读几年”当成万能保险,它更像一张延迟兑现的空头支票。

真正保值的能力,是能把知识换成钱:会写脚本、懂流量、能谈客户,哪怕学历只是二本,也能在直播间里把货卖到脱销。

如果家里没矿,早点把“读书—考证—打工”这条默认路径关掉。

去小公司打杂、去创业公司熬夜、去自媒体试错,被客户骂过、被数据打脸过,才知道市场到底要什么。

爸妈要做的不是继续打钱,而是把银行卡按住:逼孩子自己去投简历、去面试、去撞墙。

摔两次,就知道该补哪块短板,比再交三年学费更有效。

学历可以是一张车票,但目的地得自己选。

最怕的是坐过站才发现,手里的票根本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来源:职场ta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