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善用“大思政课”需要坚持政治引导功能,打通教育场域,串连教育内容,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通过“用理想来讲话”“用专业来对话”“用历史来传话”“用实践来共话”,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善用“大思政课”需要坚持政治引导功能,打通教育场域,串连教育内容,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通过“用理想来讲话”“用专业来对话”“用历史来传话”“用实践来共话”,书写“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篇章,培养了一大批德法兼修、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法治人才。
用理想来讲话
蒙以养正,学以成人。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注重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从中找到人生的方向与动力。通过不断强化“小我融入大我”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中彰显人生价值,实现人生意义与国家使命的统一。
学院结合法学专业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法学教育实践之中,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组织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法治精神的力量。以“现场沉浸法、主体创作法、场景还原法”等为主体的红色法治资源教育路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从感知层面到行动层面的转化。通过校内外联动,结合现代融媒体技术,进一步扩大网络宣传能力和传播力,建立起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融媒体阵地。在重大历史节点和重要时间窗口上,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帮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脉络,增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感召力。
用专业来对话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发挥育人功能。学院充分认识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将法学教育的专业特点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学院设立了联合教研组,将思政课理论教师与学生工作队伍的“五同”模式(同对象、同目标、同重点、同问题、同考核)深度结合,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
在教学内容方面,深度挖掘法学专业的红色资源,从专业性和价值性两个维度出发,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育人课程体系。学院构建了包括人文行走、红色法律微讲堂、红色微分享、红色法治文化剧等在内的品牌活动矩阵,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接受度。此外,学院注重将这些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将部分优秀案例编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红色法治文化案例集。在社会服务领域,学院师生通过参与基层普法教育活动,将红色法治文化带入社区和乡村。这些实践不仅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也为学生提供了“知行合一”的教育体验。
用历史来传话
读史明理,读史增智。学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打造“四史”书目云阅读、网络学习云学堂、“走进”系列云超市等学习教育云平台,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教育任务清单,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建立完善的学习档案。
在线下活动中,学院组织学生走进红色场馆,亲身体验历史的厚重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们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进行法治教育调研。在学院特色品牌活动“红色法治文化”中,历史教育以法治为主线贯穿始终。学生们以不同主题对历史进行系统梳理,比如,在百年建党历程中探寻百年法治发展史;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回顾法治国家建设史;通过法治邮票展示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成就等。
此外,学院特别注重将历史教育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学生在研究红色法治文化的过程中,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当代社会治理问题,通过学术讨论、论文撰写和法律案例模拟等方式,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正是“大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用实践来共话
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学院充分发挥校地资源优势,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走深走实。
学院以校内外协同的方式,依托专业教师指导、红色基地资源、校党校、校法学会以及学生会等组织,构建了“学校-学院-专业教师-党校/专业社团-学生”的三全育人体系,实现了教育的常态化、创新化。例如,通过参与“普法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法学理论知识,还将法律服务延伸至社会基层;“千村调查”让学生深入乡村了解基层法治建设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知行杯”社会实践比赛,则为学生提供了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舞台;学生设计的红色法治故事小剧场和短视频作品在社区巡回展演,深受群众欢迎。
此外,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大中小学的法治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与中小学生互动,讲解简单易懂的法律知识,并通过游戏、角色扮演、话剧等形式,激发中小学生对法治的兴趣。这种跨学段的法治教育,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平台,也为全社会的法治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
作者:
文:齐宁(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书记、副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