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月,李静老师、张玉洁老师以京教杯北京市前三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北京市全国青教赛预选教师,并最终通过了市级选拔。
2025年8月23日至28日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
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
教学竞赛决赛
在陕西师范大学圆满落幕
经过激烈角逐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数学教师李静
思想政治教师张玉洁
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出色的现场发挥
分别获得全国青教赛
中学数学组二等奖
中学思想政治组三等奖
马玉国校长(中)亲赴决赛现场
鼓励张玉洁老师(左)和李静老师(右)
在本届竞赛北京市推选的5名选手中
北大附中独占两席
是全市首次且唯一一所
有两位教师代表出战全国青教赛
并双双获奖的中学
今年1月,李静老师、张玉洁老师以京教杯北京市前三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北京市全国青教赛预选教师,并最终通过了市级选拔。
入选市级选拔荣誉证书
北京市教育工会专家指导现场
两位老师本届竞赛获奖,不仅刷新了海淀区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更使北大附中成为本届比赛中北京市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充分体现了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深厚积淀和显著成效。
优异成绩的取得,源自学校“上好学年每一课”教学理念的深入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有力支撑。备赛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由马玉国校长、王亚章书记亲自部署,数学学科组和政治学科组组成核心备赛团队,各部门协同配合,从教学内容打磨到实战精细指导,为两位老师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支持。
海淀区专家团队与校内学科组专业赋能
李静老师和张玉洁老师的双双获奖,既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科组集体智慧和学校教师发展体系的共同成果。
北大附中将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根基,通过教研培训、梯队建设和创新环境等,持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创能力,切实将教师发展成效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育人成果,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附中力量。
青教赛场双折桂
三尺讲台写华章
李静老师参赛心得:
回首我的备赛历程,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凝聚着多方力量的鼎力支持。
从收到比赛通知起,学校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在马玉国校长、王亚章书记的领导下,以数学组为核心迅速组建起了备赛团队,为我全程保驾护航。
市、区教研员联合校内学科组组建备赛团队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主任
冯启磊老师(左四)入校指导
在北京教科院教研员丁明怡老师、海淀区数学教研员团队和附中数学学科长马晶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团队确定了10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们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依托附中真实课堂,不断优化教学结构,突出数学主线,强调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努力彰显首都数学课堂的特色。
数学学科组顾问、全国十佳教师周沛耕(图右)
给予李静老师细致指导
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工会从资源协调到专业指导全程赋能,为备赛之路筑牢坚实根基;海淀区进修学校、教育工会高度重视本次赛事,组建专家团队开展 “一对一” 指导,通过教学资源支持与教学策略优化等方式,为课堂打磨注入专业力量;市教研专家丁明怡老师、区教研员张晓东老师全程深度参与,从教学设计的细节雕琢到课堂逻辑的精准梳理,手把手助力突破教学难点,以专业智慧为备赛指明方向。
数学学科长马晶(左)和区教研员张晓东(右)
陪伴李静老师到达比赛现场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始终坚守教育初心,通过比赛不断淬炼教学基本功,努力践行新时代教师“守文化根脉,开教育新局”的使命担当。三尺讲台虽小,但立德树人的事业广阔无垠。今日的荣誉既是肯定,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我将继续以教学竞赛为镜,照见专业成长的无限可能;以课堂实践为基,托举学子成才的青春梦想!
张玉洁老师参赛心得:
作为京教杯一等奖获得者,经过多轮选拔,我荣幸地成为北京市唯一代表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师。
自2025年4月下旬接到参赛通知起,我们就得到了学校的全方位支持,马玉国校长、王亚章书记全程关注,给予大力支持。紧接着,我们启动了“学校学科组初级备课-海淀区专家备课-北京市专家指导”的三级备课模式——在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研员刘媛、金利两位专家的指导下,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思想政治教研员任兴来老师连同戴颖、朱军、殷卫霞、张帅等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导师组建了特级教师团队,和北大附中政治学科长戴颖老师带领的附中政治组骨干教师迅速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备课中。
政治学科组开展一系列专题研讨
帮助张玉洁老师有针对性提升
备赛过程中,我还得到了北京市教育工会和北京市教育学会的全程资源支持与专家指导。海淀区进修学校、海淀区教育工会统筹资源,组织专家团队精准教研,反复打磨课堂教学,我也得以聆听专家意见,不断改进。
在一百多天的备赛过程中,我们团队精心打磨了涵盖三个年级、多种课型的10个教学方案,累计完成10万余字的教案设计和配套课件。备赛期间通过几十次研讨,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中充分展现附中政治课堂“有趣、有效、有价值”的特色,注重引导学生在多维度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突出政治学科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课程作用。
北京教科院教研员刘媛老师、金利老师
和附中政治学科长戴颖老师悉心指导
这次参赛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比赛是挑战,更关乎磨砺与成长。在团队的鼎力支持下,反复的研讨打磨中,我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更深化了对教育的认识。
此次参赛也进一步展现了北大附中政治教研团队的风貌,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我们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全面锻炼,为持续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将以所学所得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上好每一堂课到上好每一门课,为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水平的重要标杆,以“上好一门课”为核心理念,全面考查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教学反思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比赛要求选手提交10个课时的教学资料,覆盖不同年级和多种课型,并通过现场抽签进行“无生授课”与“教学阐释”,是对教师专业素养与应变能力的极大考验。本届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优秀青年教师角逐全国总决赛,参赛者平均年龄33.8岁。
供稿:李静 张玉洁
编排:吕逸伦
审核:赵春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