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通文化成果在2025第三届交通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1:08 1

摘要:金秋九月,陇东大地硕果盈枝,南梁故里文脉激荡。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征程中,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战略部署下,一场承载丝路交通记忆、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的行业活动于9月5日、6日在甘肃庆阳隆重举办。由中国交通报社主办的“2025第三届交通运输文化交流活动暨第四届加

金秋九月,陇东大地硕果盈枝,南梁故里文脉激荡。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征程中,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战略部署下,一场承载丝路交通记忆、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的行业活动于9月5日、6日在甘肃庆阳隆重举办。由中国交通报社主办的“2025第三届交通运输文化交流活动暨第四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最终展示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故事为载体”,来自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的6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在庆阳这片镌刻着红色交通基因的热土上,共探交通文化传承创新路径,共绘交通强国建设精神图谱,让丝路古道的沧桑与现代交通的蓬勃在此交融,让“八棵树精神”的坚守与交通强国的使命在此共鸣。

感悟“八棵树精神”彰显甘肃交通文化力量

9月5日上午,庆阳市政府礼堂内气氛庄重热烈,活动在各位领导的致辞中正式拉开帷幕。“庆阳自古就是交通文化的沃土,庆阳的交通变迁,不仅是一部奋斗史,更是‘八棵树精神’的延展与传承。从八棵树到一片林,从一条路到一张网,见证的是交通人与山河同心、与时代同行的坚守与担当。今天,我们齐聚甘肃庆阳,举办交通运输文化交流活动,就是让交通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玉峰在致辞中说。

▲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玉峰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首发集团八达岭分公司京新收费管理所收费员金蕾以宣讲《收费窗口的初心坚守》传递基层交通人的服务情怀。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庆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俞辰用宣讲《20年扎根老区的交通答卷》,再现庆阳从“羊肠小道”到交通“四通八达”的变迁,真情讲述引发全场共鸣。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首发集团八达岭分公司京新收费管理所收费员金蕾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庆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俞辰

围绕“八棵树精神”的甘肃交通文化成果展示交流,成为全场焦点。上世纪50年代,第一代养路工郑占乾在嘉峪关戈壁滩栽种八棵白杨树防风护路,用汗水为公路守护筑起“绿色屏障”,从那之后,“八棵树精神”便成为甘肃交通人的精神坐标。数十年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始终以“八棵树精神”为核心,将文化建设作为行业发展的“软实力引擎”,持续推进“文化涵养工程”,让精神力量深度融入交通建设、养护、服务各环节。

新时代“八棵树精神”宣讲已成为甘肃交通文化的“流动载体”。本次活动中,宣讲团成员郑岩以《我是八棵树的孩子》讲述爷爷郑占乾的养路故事,王海燕以《用生命抢通“生命线”》再现灾情前交通人的无畏逆行,张伟以《只因心中有团火》展现年轻养路工的奋斗激情……7个真人真事的宣讲,让“八棵树精神”不仅在省内落地生根,更走向全国交通行业;不仅在行业内部凝聚共识,还走进高校校园;不仅延续着老一辈的坚守,更展现给新一代交通人传承。

▲“八棵树精神”宣讲报告团成员合影

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带来的新时代“八棵树精神”之情景再现——《传承》,展现了新一代交通青年怀揣赤诚初心,接过前辈手中的精神旗帜,以奋斗的姿态续写交通事业的壮阔诗篇。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带来的新时代“八棵树精神”之地域篇章——南梁说唱《情系老区红色路》,将庆阳红色文化与公路建设史相结合,以极具地域特色的唱腔唱出“交通为人民”的初心;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带来的新时代“八棵树精神”之时代新程——《奋进》,以艺术形式还原河西走廊公路人“战风沙、保畅通”的日常;新时代“八棵树精神”之先锋乐章——《世界赠予我的》《八棵树之恋》,悠扬旋律中满含对养路先辈的敬意与对交通事业的热爱,让“八棵树精神”在婉转曲调中更添感染力。

▲新时代“八棵树精神”之情景再现——《传承》

▲新时代“八棵树精神”之地域篇章——南梁说唱《情系老区红色路》

▲新时代“八棵树精神”之时代新程——《奋进》

▲新时代“八棵树精神”之先锋乐章——《世界赠予我的》《八棵树之恋》

感受交通文化传承体会交通创新发展

在活动现场文创展示区,来自全国各地的交通文创产品精彩纷呈,甘肃交通文创产品也大放异彩。活动现场宣传展区内以“陇小路”IP为原型的玩偶格外吸睛:圆润的造型搭配充满交通元素的服饰,既保留了IP形象的亲和力,又暗藏交通文化符号,让卡通形象成为连接大众与交通文化的“情感纽带”;“清廉八棵树”系列文创格外亮眼:“廉意葫韵”锦瓠表面印刻着“清廉八棵树”品牌logo与“种下廉洁树,培育清风林”字样;以“甘小路”“甘小政”为原型的系列产品充满巧思:既彰显执法人员的稳重干练,又以亲和的表情传递“服务为民”的初心。整个展区内,每一件产品都既是甘肃交通文化的“活载体”,也是连接历史与生活的“桥梁”。嘉宾们或驻足聆听文创背后的故事,或拿起产品细细触摸,在互动体验中读懂甘肃交通“从历史中来”的厚重,也感受到“到生活中去”的鲜活。这种文化转化,不仅让交通历史不再是“陈列在展柜里的文字”,更让廉洁精神、普法意识、公路情怀融入日常,真正实现了文化价值与传播效果的双向提升。

▲现场部分文创产品

9月5日下午,部分与会代表先后走进庆阳大数据中心产业园、甘肃省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等,在不同场景中感受“现代交通与文化传承”的深度碰撞。在甘肃省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展区极具代表性——养路机械模型、应急保通流程图与“八棵树精神”文化墙相映成趣,生动呈现出甘肃交通如何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服务群众、保障通行的“服务硬能力”;在庆阳大数据中心产业园,代表们详细了解庆阳以交通为纽带推动“数字经济+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真切看到甘肃交通在传统底蕴与现代创新共生中开辟的新图景,进一步加深了对交通文化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知。

▲与会代表现场参观

丝路文脉续新篇陇原交通启新程

文化兴则行业兴,文化强则交通强。此次全国性交通文化活动落地陇原,不仅让“八棵树精神”的坚守、红色交通基因的传承被更多人看见,更让甘肃交通在文化赋能发展的道路上,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的甘肃交通,构建起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民航、普通公路、内河水运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加速推进,让省内公路织密成网,省际联通更便捷。深植于行业发展的文化根基更加坚实,以“八棵树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品牌枝繁叶茂——组建新时代“八棵树精神”宣讲团,足迹遍布市州、企业、高校,更走进交通运输部党校、省政府机关,让戈壁养路工的坚守故事、智慧交通的创新实践传遍四方;在甘肃卫视新开《甘肃新交通》专题栏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抢险救灾中的逆行身影、民生服务里的温情瞬间。

同时,还打造了甘肃公路博物馆、会宁高速红色驿站、悬泉置交旅综合体等文化阵地,让交通文化有了可触可感的载体;创作一批交通行业歌曲与优秀文化作品,更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陇人骄子”张伟等先进榜样。这些具体实践与鲜活典型,共同构成甘肃交通人提振精气神、奋进新时代的“行业之魂”,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在陇原大地上代代相传。

站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上,甘肃交通正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文化涵养工程”为抓手,让交通与文化同频共振、共促发展。未来,这片承载着千年丝路文明的土地,必将继续以交通为纽带,让历史文脉焕发现代活力,让行业精神照亮前行之路,为西部振兴、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甘肃力量”。

讲好交通故事,筑牢交通精神传承之基

9月6日,第四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决赛正式开启。41支宣讲队伍的200余名宣讲人员以多样的形式,展现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火热实践中的精彩故事。

据了解,第四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广泛响应,来自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交通运输各领域的330个交通好故事报名参加。成为全国交通系统传递精神力量、交流文化经验的重要平台。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打分,评出了年度最佳交通故事、十佳交通故事、最佳感染力故事、最佳表现力故事。其中,甘肃省高速路政执法总队《破冰!除雪!保畅!风雪下的路政守护》获得“年度最佳交通故事”;甘肃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抗震救灾,交通先行》获得“十佳交通故事”;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一路繁星》、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单发展中心《关山路虹:公路人的传承与坚守》获得“最佳表现力故事”。

▲甘肃省高速路政执法总队《破冰!除雪!保畅!风雪下的路政守护》

▲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大道兴陇勇做先锋”交通运输新时代“八棵树精神”——抗震救灾,交通先行》

▲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一路繁星》

▲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关山路虹:公路人的传承与坚守》

来源: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