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吃药被当场拍到,他快80岁的高龄,让美民众产生不好的联想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1:27 2

摘要:当地时间9月7日的纽约阿瑟·阿什体育场,美网男单决赛正打得如火如荼,球员每一次挥拍都牵动着全场观众的心。

当地时间9月7日的纽约阿瑟·阿什体育场,美网男单决赛正打得如火如荼,球员每一次挥拍都牵动着全场观众的心。

可谁也没想到,看台上的一幕会抢走比赛的风头,并在场外掀起一场风波。

一名叫安德烈斯·库达基的美联社摄影师,捕捉到了VIP看台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个小动作:他低头拿起一片淡蓝色的东西,放进嘴里慢慢咬服。

这张照片被传到社交媒体X平台后,像被按下了“加速键”,短短几小时转发量就破了1000次。

美国网友们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翻出处方药阿得拉的图片对比,说这淡蓝色、小药片的样子,和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阿得拉几乎一模一样。

也有人觉得是大家想多了,“这不就是阿尔托斯薄荷糖吗?我平时也吃,颜色形状都对得上”。

可不管是“药片说”还是“薄荷糖说”,都没等来官方回应。

白宫就像没听见外界的追问,几天过去,始终一言不发,反而让特朗普身体状况的风波越来越热闹,

1946年出生的特朗普,再过不久就要迎来80岁生日。

对普通人来说,80岁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但对站在权力顶端的总统而言,“高龄”两个字自带沉甸甸的关注度,他的身体变化,从来都逃不过公众的眼睛。

从今年6月开始,就有记者拍到他出席活动时,手背有深色的痕迹,有时深有时浅,有人猜测是不小心摔伤的,也有人联想到打针留下的印记。

直到9月7日美网现场,有镜头拉近才发现,他右手背涂了厚厚的粉底,明显是在遮掩那些瘀斑。

可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反而让大家更在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瘀伤?

紧接着,特朗普有一次穿西装裤出席活动,裤脚紧绷着贴在腿上,脚踝处的肿胀肉眼可见。

后来白宫医生出来解释,说这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就是血液回流不太好,容易淤积在下肢。

可熟悉特朗普的人都知道,他平时总爱说自己“身体好得很,精力比年轻人还足”,如今这些看得见的症状,显然和他口中的“健康”挂不上钩。

更让外界紧张的是8月底那“消失的三天”,8月30日到9月1日,白宫的日程表空得反常,以往就算再忙,特朗普的行程也会提前公示。

甚至就连他的社交媒体账号更是停更了,要知道,以前他一天能发十几条动态,不是吐槽对手,就是宣传政策,反正从不闲着。

这下子,各种猜测满天飞:“是不是健康出问题了?”“会不会出事了?”甚至有离谱的传言说“特朗普去世了”,相关话题直接冲上了社交平台热搜。

直到9月2日特朗普公开露面,福克斯电视台的记者没绕弯子,上来就问:“总统先生,你周末知道自己‘死了’吗?”

特朗普当时笑着否认,说“都是假新闻,我好得很”,白宫也跟着强调“总统身体状况良好”。

可经此一事,大家对他健康的担忧已经扎了根,只要他稍微有点“不寻常”,比如少发一条动态、晚出现一会儿,外界就会不由自主往坏的方向想。

在美国政坛,总统的健康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私事,它直接连着权力交接的敏感神经。

根据美国法律,一旦总统没法正常工作,副总统就得立刻顶上,而现在的副总统万斯才41岁,如果真到了接班那一步,他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这个可能性,也让不少人开始盯着万斯的一举一动。

万斯和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MAGA派”其实没什么渊源,他是“硅谷右翼”推出来的人。

早年间他能进入政坛,全靠马斯克的好友彼得·蒂尔砸钱支持,彼得·蒂尔是硅谷大佬,在科技圈和资本圈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有意思的是,现在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关系已经彻底闹僵了,可万斯还能稳坐副总统的位置。

这背后,是“MAGA派”和“硅谷右翼”为了利益暂时达成的平衡:双方都需要借助对方的力量,所以就算有矛盾,也得先维持表面的合作。

特朗普对万斯的态度很明确:看重他的“忠诚”。

今年5月4日,特朗普接受《与新闻界对话》采访时,直接提到了接班人的问题,说“到2028年,共和党可能有20个候选人,但万斯作为副总统,如果表现好,肯定有优势”。

这话看似随口一提,实则是在给万斯“铺路”,让外界知道,万斯是他认可的接班人。

而且万斯手里还握着实权:他兼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筹款主席,党内的资金分配、资源调度,他都有话语权。

平时在工作中,他也很会“站队”,特朗普说什么,他就跟着附和;特朗普骂民主党、批欧洲左翼,他也跟着发声,活脱脱成了特朗普的“嘴替”。

这种“听话+掌权”的状态,让他的地位越来越稳。

一边是特朗普对外宣称“我还能继续战斗,健康没问题”,一边是他不断给万斯“抬轿子”,让大家慢慢接受“万斯可能接班”的事实。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共和党的一盘棋:既想保住“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旗号,不让运动半途而废,又怕特朗普真出意外时,党内为了争权力闹得不可开交。

而万斯的存在,刚好能平衡这两点。

肉眼可见的是,进入9月,特朗普的施政节奏明显加快,像是在跟时间赛跑,每一项举措都透着“急切”。

国内政策上,最受关注的就是美日贸易协议,7月的时候,美日就达成了协议,但日本后来发现,协议内容和当初公布的不一样,想重新谈。

可特朗普根本不松口,9月4日直接签了行政令,宣布协议正式执行,他不想再拖下去了。

没过两天,9月5日,他又签了一道行政令,调整进口关税范围,把飞机零件、部分农产品、仿制药原材料等划入“零对等关税”名单。

同时他还要求商务部盯着贸易伙伴的履约情况,有点什么事情随时报告,进行调整。

这种“一天一个动作”的频率,和他平时的风格不太一样,更像是在赶进度,想尽快把政策落地。

除此之外,他还宣布把国防部改名叫“战争部”,往委内瑞拉附近海域派了兵;召集苹果、谷歌这些科技巨头开晚宴,开口就问他们准备投多少钱。

甚至让五角大楼改“国防战略”,把原来的“优先遏华”换成“优先防卫本土和西半球”。

这些动作在国际上引发了不少争议,有国家觉得美国在收缩战线,也有国家担心局势会紧张。

可不管是国内政策还是国际事务,特朗普的健康问题就像一片阴影,总在旁边绕着。

这片因“蓝药片”而起的健康疑云,不会轻易散去,它会和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紧紧绑在一起,成为接下来大家关注的焦点。

毕竟,特朗普的身体状况,不仅关乎他个人,更牵动着整个美国的未来走向。

来源:夏有喃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