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一种长得其貌不扬、味道平平的小植物,竟被称为‘天然胰岛素增强剂’,其降糖活性竟是苦瓜的30倍以上。”
“你知道吗?一种长得其貌不扬、味道平平的小植物,竟被称为‘天然胰岛素增强剂’,其降糖活性竟是苦瓜的30倍以上。”
这不是商家的夸张广告,而是近年来多项研究的真实发现。
在我们日常认知里,提到降血糖,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控制糖分”“吃药”或“多运动”。而谈到食疗,能想到的无非是苦瓜、山药、洋葱这些“老三样”。
但科研不断刷新我们对食物的认知,一些原本被忽略的“草根食材”,正逐渐走向营养科学的聚光灯下。
今天要说的这个“降糖王”,就是桑叶。它不像药材那样陌生,也不属于网红食材,但它的确在帮助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展现出极其突出的潜力。
中国人对桑树并不陌生,古代称之为“神农五木”之一,既能养蚕,也能入药。但桑叶的真正“高光时刻”,是在最近几年。
现代研究发现,桑叶中含有一种叫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天然活性物质,它可以抑制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从而在源头上减少餐后血糖的快速上升。
这个机制与我们用的二甲双胍有些相似,但更温和、自然。
这种物质在其他食材中几乎找不到,苦瓜也含有类似活性物质——但含量远远低于桑叶。
2022年《中华糖尿病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桑叶提取物的降糖活性是苦瓜的26~32倍,而且在餐后血糖控制方面,起效更快、持续时间更长。
许多糖尿病前期患者在食用桑叶干茶或桑叶粉后,餐后血糖明显下降,甚至一些人原本需要服用的口服降糖药剂量也得到了减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这说明,桑叶不仅是辅助控制血糖的“工具”,更可能成为未来饮食干预的重要一环。
很多人对“天然食材能降糖”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不过是“吃了个心理安慰”。但桑叶的作用,是有确切生理机制支撑的。
桑叶中的DNJ物质可以模拟葡萄糖的结构,但无法被身体吸收,从而“欺骗”小肠内的α-葡萄糖苷酶,阻断淀粉和双糖分解为单糖。
这意味着,吃了高碳水的食物后,如果同时摄入桑叶成分,血糖上升的速度会被显著拖慢。
桑叶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如槲皮素、芸香苷)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这对2型糖尿病人群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问题往往不是胰岛素不足,而是身体对胰岛素“无感”。
一项临床实验显示,在为期12周的观察期中,服用桑叶粉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c(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了0.6%
而且未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这一数据,已经可以媲美一些口服降糖药的效果。
尽管桑叶的潜力惊人,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仍停留在“熬水喝”或“泡茶养生”。桑叶的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很大,受采摘时间、产地、加工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秋季采摘的老桑叶,虽然颜色更绿,但有效成分已明显下降;而春季嫩叶,尤其是头两批嫩叶,才是活性物质最丰富的阶段。
晒干过程中过度加热,也会破坏其中的多酚和生物碱,影响降糖效果。
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桑叶茶”添加了香精或其他草本成分,看似好喝,实则有效成分极低。想真正发挥桑叶的降糖作用,建议选择纯桑叶制品,如低温烘干的桑叶碎,或经过标准提取的桑叶粉。
在一次义诊活动中,我遇到一位62岁的教书先生,患2型糖尿病已有8年,虽然按时服药,但餐后血糖总是居高不下。
他平时饮食清淡,也不嗜糖,运动也做得不错,但糖化血红蛋白始终维持在7.5%左右。
在了解他的饮食结构后,我建议他尝试在早餐和午餐后各加入3克桑叶粉,冲水饮用,同时不改变原有药物和生活习惯。
一个月后复查,餐后血糖下降了近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也降到了6.9%。他本人表示,胃肠也没有不适感,而且精神状态反而更好了。
这种“微调式干预”,就是慢病管理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很多糖尿病患者或高血糖人群有个误区:控制血糖就是越低越好。其实不然。血糖如果控制得“过猛”,反而更容易引发低血糖、心血管意外甚至认知障碍。
科学控糖的关键在于平稳,尤其是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幅度。桑叶的作用,恰恰在这里发挥最大价值——它不是强力降糖,而是“减速器”,让血糖不上蹿下跳,在一个相对舒适区间内稳定运行。
这对老年人群尤为重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血糖波动的耐受性下降,过大起伏容易引发疲劳、头晕甚至摔倒等风险。
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人群,建议把桑叶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或餐后血糖略超标者;
糖尿病前期:已有胰岛素抵抗或糖耐量受损;
家族有糖尿病史:希望提早干预、延缓发病;
饮食高碳水:主食偏多,爱吃面食、米饭、甜点等。
具体方法上,建议每天取3~5克桑叶粉,冲水、入粥或加入代餐中食用。若用桑叶干泡茶,则应选用嫩叶,每次5~8克,沸水冲泡后浸泡5分钟以上饮用。
但要注意,桑叶虽好,也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更不可与降糖药同时大量使用。任何调整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已有用药历史的患者。
在“控糖”这件事上,很多人一开始都很紧张、焦虑,仿佛这是个“与自己作对”的过程。但多年门诊经验让我越来越确信:血糖其实是生活方式的晴雨表。
真正的控糖高手,不是那些天天吃药打针的人,而是能看懂自己身体节奏、顺势而为的人。桑叶作为一种温和的干预工具,不是主角,却能在关键时刻“拉一把”,帮你把血糖拉回正轨。
不必迷信所谓“灵丹妙药”,也无需畏惧糖尿病的长路,只需在每一餐中多一点智慧、多一点选择,比如——每天吃点桑叶,让血糖少一点波动,生活多一点从容。
参考文献:
赵明华等.桑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4):258-263.
LiuY,ZhangW,ChenX.EffectsofMulberryLeafPowderonGlycemicControlinType2Diabetes: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国际代谢研究杂志,2023,31(2):145-151.
来源:急救健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