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秋桂诗词,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02:30 2

摘要:大意:秋意渐浓,明月半缺,寒霜厚重,桂花细小的花蕊因霜露的侵袭而逐渐干枯,仿佛诉说着季节变迁。桂花本属月宫仙人所有,友人则如桂花般超凡脱俗,似有仙气缭绕。友人将归隐至天台山的仙岩,此地如仙境般清幽,山间清风似从天而降,带来祥瑞的甘露,山间石洞云气氤氲,隐约可见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宋·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桂堂仙。

送公作桂花香里,归到仙岩天台山。

天风淅淅飞甘露,石窦云寒隐丹灶。

山中有酒招元亮,石上无诗咏白鹇。

大意:秋意渐浓,明月半缺,寒霜厚重,桂花细小的花蕊因霜露的侵袭而逐渐干枯,仿佛诉说着季节变迁。桂花本属月宫仙人所有,友人则如桂花般超凡脱俗,似有仙气缭绕。友人将归隐至天台山的仙岩,此地如仙境般清幽,山间清风似从天而降,带来祥瑞的甘露,山间石洞云气氤氲,隐约可见炼丹的炉灶。“山中有酒”招引陶渊明式的隐士,友人归隐后过着闲适的生活。山居静谧,与自然为伴,无需作诗吟咏白鹇,却自有一番超然物外的境界。

背景:此诗作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苏轼送别友人(友人身份或为僧人或为隐士),以桂花为赠。

东城桂

【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大意:我早就听说,月宫里那棵桂花树只有孤零零的一株。我忍不住试探着问月宫的嫦娥:你会否还想要一些桂花树作伴呢?幸好月宫边上还有空闲的田地,不如就在月宫的中央再种上两株吧。这样,月亮上便有更多的桂树相伴,月宫就不冷清再孤单了。

背景:此诗约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至四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借“月宫种桂”的童真想象,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宋·陈亮】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向他秋晚,不知多少、幽香芬馥。

怅望瑶台清夜,归去来兮,此意谁属。

大意:桂花才刚被采收完毕,月宫的三十六座宫殿,便已满是桂花的芬芳。它慷慨地将这份芬芳洒向人间,却又担心——人间的群花会因自己的超凡脱俗而黯然失色。

秋意愈深,幽香愈浓。谁又能说清,有多少芬芳被秋风携着散入了人间?清冷长夜里,我独自仰望那皎洁的瑶台月宫,心中浮起“不如归去”的念头。可这份心事,该向谁倾诉,又有谁能听得懂呢?

背景:此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陈亮隐居家乡(今浙江永康)著书期间。此词以“桂花”为媒,将个人志向、家国情怀与隐逸之思互相交融。

庐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飖如云气,萧飒如秋烟。

虹霓饮玉液,翡翠窥冰筵。

馀香拂君席,片月落酒船。

船中行乐处,夹岸桂森然。

大意:庐山的桂树挺拔入云,它的根须仿佛向着天空生长,恍如月宫中的桂树落入凡间。山峦的清风环绕着明月,将月宫桂树的种子悄悄吹落人间。风来时,成片的桂树轻轻摇曳起伏,如同流动的云霭;它的枝叶沙沙作响,像被一层朦胧的秋烟笼罩。山间的彩虹垂首,仿佛在饮清澈的水山;绿色的翡翠鸟从旁掠过,像在偷看一场清凉的林中宴席。桂花的残余幽香轻轻拂过你的席位;一抹月光温柔地落向饮酒的小船。两岸的桂树郁郁葱葱,如同一片桂树的森林,我们行舟其间,流连忘返。

背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中唐时期,白居易在仕途上经历人生低谷,诗作转向了自然风光,《庐山桂》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桂花

【宋·姜夔】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

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

阑干望双桨,秾枝储待君。

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

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

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

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大意:诗人独入空山寻觅桂树,当他折下桂枝时,思念蓦然涌上心头,山中愈静,思念愈深。

可故人被渺渺秋水阻隔,诗人每望一次,眉头便深锁一分。曾记得山南山北的小径上,桂花盛开如行云般灿烂。我们曾同行其间,共赏秋色。而今花依旧灿烂,却只剩我一人独对繁华。行船的双桨划破水面,诗人凭栏远望,却不见故人归来。诗人折下桂枝贮藏起来,盼望着某一天,能与故人重逢时共赏。远处的西泠桥畔,歌舞正酣,明月高悬,冷冷的清辉中似带嗔怨,映照着诗人的孤寂。赤色的玉佩早已被遗弃,曾经沁人的桂香也消散成秋日的尘埃,一切皆如烟散去。萧瑟的秋风里,隐约传来楚地凄苦的调子,声声泣诉,却无人倾听。诗人独坐绿荫之下,浅唱低吟,凉风忽然吹起他的衣襟,寒意透入肌骨。天地间,仿佛只余下一片无边的寂寥,和吹不散的秋愁。

桂花

【宋·苏泂】

远于沉水淡于云,一段秋清孰可分。

毕竟素娥留不得,人间天上一时闻。

大意:桂花香气清雅,比那名贵的沉香更为悠远,比天边的秋云更显轻盈。这香气仿佛与秋天的气息交汇在一起,似有还无之间,沁人心神,让人分不清哪是秋意、哪是花香。词人说:月宫中的嫦娥,终究无法长留人间。桂花亦如天上仙种,美好得只肯在秋色中短暂停留。桂花的芬芳弥漫在人间与天界,天地在这一瞬间共同沉入一场清甜的梦。

背景:苏泂生活在南宋中后期(约1170—1240年后),江湖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本诗可能作于其隐居期间,通过对桂花的吟咏,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桂花

【宋·邵清甫】

绝怜月殿好根荄,流入人间次第开。

只有君家双种好,馨香曾达九天来。

大意:我无比怜惜那月宫中美好的桂树根苗,它本是天上的仙树,不染尘俗。谁知却悄然散入人间,在秋风中次第绽放,开作满世芳芳。而在千家万户的桂树之中,唯有你家院中所植的两株桂树最为不同。花开时节,芬芳曾袅袅而上,穿过九重云霄,上达天庭。这已不是人间寻常花木之香,用香气连接了天地。

背景:邵清甫为宋代诗人,通过描绘桂花从月宫到人间的传播,表达了对桂花仙品特质的赞美,抒发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大意:桂花色泽淡雅,轻黄点染,姿态柔美;它性情疏淡,远离尘世,却留下悠长香气。桂花不争艳,本就是花中极品,无需浅绿或深红的艳色来装点。桂花在中秋时节是首屈一指,梅花见之妒忌,菊花遇之含羞;在雕栏玉砌的中秋夜,桂花独占花魁。可叹那屈原虽遍咏芳草,为何未在《离骚》中未收录桂花?是他不识真香,还是天意故意留此一憾?

背景:此词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屏居青州期间。李清照随丈夫退隐乡里,远离政治漩涡。

来源:浅然诗词漫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