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梨产业升级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2:17 1

摘要:近日,由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承办的“梨新品种(系)品鉴暨种质创新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梨产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产业代表齐聚石家庄,共商全国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讯(记者吴苗苗)近日,由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承办的“梨新品种(系)品鉴暨种质创新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梨产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产业代表齐聚石家庄,共商全国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对来自全国15家育种单位的58个梨新品种(系)进行了系统品鉴与综合评价。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邓秀新以《果树产业发展趋势与未来五年的建议》为题,从果树品种创新、育种技术突破、育种发展规律等核心维度深入剖析产业现状,为未来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指导建议;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则结合产业实际,在《浅谈果树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融合的体会及案例》报告中,创新性提出“以应用为导向、以需求定课题”“基于应用场景驱动的有组织科研”等果树科研新理念,为破解“科研与产业脱节”难题提供新思路。

随后,与会专家还围绕国家梨改良中心发展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聚焦精准定位、成果整合、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知名度提升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兼具针对性与建设性的宝贵建议。

河北省自古以来就是梨的主产地,拥有晋州鸭梨、晋州黄冠梨、魏县鸭梨、辛集黄冠梨、泊头鸭梨等10余个特色优势产区,均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形成了河北梨产业的“黄金矩阵”。目前,全省梨种植面积约180万亩,年产量390余万吨,占全国梨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作为国家梨改良中心建设单位,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自2011年以来,先后引进梨优良品种资源30余份,选配杂交组合25个,拥有实生苗1.5万余株,对杂交实生单株进行果实经济性状鉴定筛选综合评价“上”“中上”的单株及特异种质近100个,早熟优系40个,中熟及中晚熟优系27个,晚熟优系32个。同时,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工作,黄冠梨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推广至近200万亩,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梨品种,近几年“冀秀”新品种的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了河北梨产业的科技升级。

据介绍,此次会议不仅为梨产业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更为国家梨改良中心的发展凝聚了智慧、明确了路径,将对全国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升级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