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输下去,中国女排可能连亚洲第一都保不住——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1比3输给法国队后,最新世界排名积分暴跌12分的直接后果。
再输下去,中国女排可能连亚洲第一都保不住——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1比3输给法国队后,最新世界排名积分暴跌12分的直接后果。
比赛刚结束,热搜上“王媛媛33扣23中”像救命稻草一样被疯狂转发,可细看数据,她扣得再准,也填不满全队一传到位率仅38%的大坑。
张籽萱的传球轨迹被现场大屏慢放,手腕明显抖动,球飘得比二传手的心跳还乱。
对手教练组显然提前做了功课:放弃中路,四人集体扑向四号位,吴梦洁和庄宇珊一抬头,面前像立了一堵会的墙。
第二局24-22领先时,镜头扫过赵勇,他喊的“别发死力”其实没毛病,但队员的腿已经僵成木头。
接下来一个发球直接出界,一个接发踩线,再一个探头被拦,三连击把优势拱手送人。
这种“突然断电”在巴黎周期已出现多次——去年奥运资格赛对加拿大,决胜局19-16被逆转;今年世联赛对意大利,2-0领先被连扳三局。
病根一模一样:关键分没人敢下手,球全往标志杆外飞。
更扎心的是,法国队首发六人年薪加起来不到朱婷在斯坎迪奇的一半,却用跳发+高拦网把中国队冲得七零八落。
她们的战术简单到像课本:发球找人,拦网盯线,防反提速。
反观中国队,暂停时助教在白板上画满箭头,队员点头如捣蒜,上场后还是各打各的。
龚翔宇赛后那句“成长必须付出代价”听起来像安慰,实则藏着残酷现实——这支队伍平均年龄24岁,比里约周期那批人整整小两岁。
年轻不是借口,但年轻确实怕嘘声。
法国球迷敲鼓的节奏越来越快,中国队后排站位就越退越深,底线空得能停卡车。
有人翻出2010年世锦赛16强战输日本的老录像,发现连丢分方式都雷同:一传崩、主攻哑火、副攻干瞪眼。
十四年过去,问题像复印机一样被原样粘贴。
惠若琪在直播间说得直白:“不是技术退步,是节奏被对手牵着鼻子走。”确实,当法国队用二换三打乱轮次时,中国队还在纠结要不要挑战鹰眼,0.5秒的犹豫足够让对手抓个探头。
现在最尴尬的是世界排名。
输给法国队后,中国队积分掉到第五,落后土耳其、巴西、意大利、美国。
如果明年VNL再翻车,奥运分组就可能掉进之组。
赵勇的帅位暂时安全,但排管中心内部已有声音:是否该请回外教做技术顾问?
毕竟伦敦周期请回郎平前,也经历过类似的至暗时刻。
说到底,排球是十二个人的游戏,但输球时锅不能只甩给一个人。
二传需要老队员带,主攻需要心理师磨,教练组需要把“别发死力”翻译成更具体的指令——比如“发球追对方自由人后腰”,比如“拦网先盯直线再并”。
这些细节不解决,下次遇到跳发大队,还会重演24-22被逆转的悲剧。
巴黎周期只剩最后一年,留给中国队试错的空间,真的不多了。
来源:碧海蓝天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