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毫无疑问,是大酒店利润不够好了,才出来摆摊的,非必要,没有人想吃这个苦。
不知道你观察到了没有,越来越多的星级大酒店,开始摆摊了。
但是摆摊能够让大酒店运转多久呢?还真的要捏一把汗。
毫无疑问,是大酒店利润不够好了,才出来摆摊的,非必要,没有人想吃这个苦。
我们都感受到了,社会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与此同时,你有没有观察到,一些做小生意的人,却还是“老样子”——他们在不起眼的地方、行业里,慢慢赚钱,波动性比较小。
万一做小生意的人,忽然把积蓄拿出来,扩大店面,或者开工厂,又会陷入到各种困境,甚至倒闭。
这就说明了一点,起码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都是小生意社会。
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会“麻雀定律”,就够了。
01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生意,就像社会的毛细血管,延伸到了各行各业。
在小区里,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面馆。他们主要的业务,就是早晨给大家煮面条。
来店里的顾客,也都是小区熟人,比较稳定。
到中午和下午,吃面条的人就少了。但是店里也没有闲着,还会给人做盒饭。
早中晚都可以干,这就变成了“大小通吃”的店铺。
看店铺里,没有请员工,但关于饮食的各种器具,一应俱全;从接待服务,到新品推销,货源挑选、洗碗等,都井井有条。
但凡大饭店有的智能,小店铺也有。
我还见过一个烧烤摊,除了普通的肉类和蔬菜类的烧烤,还可以烤糍粑、饭团。有人把烧烤摊,当成了晚餐店,完全可以吃饱。
也有一些烧烤摊,会在一边放一个冰箱,额外增加收入。
经济学家香帅说:“多元化,是微利时代最重要的标志。”
一件事的利润很微薄,不起眼,但是通过多元化,就提升了利润。
小区里,稍微好一点的餐饮店,一天纯收入五六百是可以的。算一算,一对夫妻一个月收入一两万,也很知足了。
解剖过麻雀的人都知道,麻雀很小,但是身体器官一样都不少。
小生意也是类似麻雀,小而精致、小而完整。这就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一个完整的小生意,而不是单纯的一样东西。比方说,人家买了烧烤,想来一瓶啤酒,方圆五六百米都没有啤酒,下次人家肯定不来了。如果烧烤有关的吃喝,都能提供,那顾客觉得便捷,印象好多了。
一些小区的店铺,和大家混熟了,店主还在下午可以帮忙接送娃,让娃在店铺写作业。饭店都变成了辅导站。这店铺能不被喜欢吗?
不要指望一样东西,就赚大钱。而是多样东西,都赚一点点,凑起来,就是大钱。
02
随遇而安,四海为家。
俗话说:“船大好冲浪,船小好掉头。”
在经济不够景气的年代,你要做大船,看起来风光无限,鼓掌的人特别多,但风口一变,就倒闭了。
很多排场很大的店铺,开业没几个月,就悄然关门了。毕竟店铺大了,开销大,而顾客的数量,无法达到预期。
这年头,大家都是捂紧钱包过日子。大手笔的开销,越来越少了。
你要赚大钱,但是周围的人坚持花小钱,你不是异想天开了吗?
因此,聪明的人,选择做小船,跟随风口,及时调整。
我的一个同学,其父亲在外地承包工程,建筑类型。
同学就在父亲的工地附近,开一家小超市,还做一些简单的美食。
工地是流动的,这个城市做完了,去下一个城市。同学的小超市,也是流动的。有时候一年换两三个地方。
算了一下,同学每个月的收入,五六千不等,比在工厂打工,强很多,也不累。
我还见过一个开包子铺的老板,每年都会换一个地方。
我觉得奇怪,好端端的,就换什么地方呢?
老板毫不隐晦地说:“再好的包子,一个地方的人吃腻烦了,就生意不好做了。到一个新地方,大家反而觉得是新口味,都喜欢。”
你看看麻雀,乡村人多的时候,就在乡村住,屋檐下,都是麻雀窝。晒谷坪,都是吃饭的地方。
乡里人都进城了,麻雀也进城了,在高楼的空洞里,也可以扎根。街道上的垃圾桶,都能够变成吃饭的地方。
动物学家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一门小生意,跟着时代的变化去改变,那就能够长期生存下去。
你看看修手机、修电视的店铺。他们一开始是修电话机、黑白电视,现在直接变成了二手手机买卖,修理,翻新......时代的变化,他们总是跟得上。
再看看小区的保洁阿姨,都用上了智能机器擦玻璃。人家的收入,也可以达到月入万。只是人家不会实话告诉你。
根据人口的流动,人们的喜好,把小生意做成“流动的”,那就满足了一大批人的需求。
03
财经作家刘润说:“如今的世界,正在经历一轮大的经济下行周期。”
下行的经济,也把生意下沉了。老板直接和普通人打交道,和顾客做朋友,肯定会是常态。
聪明的老板,都自己开直播了,直接和顾客面对面交流,这也是下沉的一种体现。
以后,你还会看到星级酒店的老板,亲自摆摊,吆喝。生存的法则,逼着每一个人在改变。
在社会上生存,真的不要忽视小钱,千万级的存款,也是一块块累积而来的。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布衣粗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