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把时间拨回到过去,曹晴的人生剧本堪称完美,1978年她出生于苏州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光鲜亮丽的前央视主持人,竟然在美国法庭上像泼妇一样大喊?
曾经事业独立、前途一片光明的女性,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大好的工作,嫁到美国呢?
并且她在婚后长期遭受美国丈夫的毒打,还依然不愿意离婚!
那么她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真的爱到不能自拔还是另有原因呢?
曹晴的故事绝非一个简单的嫁错郎的个人悲剧。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过去,曹晴的人生剧本堪称完美,1978年她出生于苏州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这份备受宠爱的成长经历,让她对世界怀揣着美好的期待,她也确实争气,从小就展露出对主持的热情,并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这所中国主持界的殿堂。
毕业后她的人生轨迹更是一帆风顺,直接被选入中央电视台,在那个星光熠熠的地方,曹晴凭借着自然、毫不做作的主持风格,稳稳地站住了脚跟。
无论是《走近科学》还是《聚焦三农》,她的面孔总能给观众带来一种莫名的舒适感,也因此深得领导赏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她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作为内场记者,她近距离采访了牙买加飞人博尔特。
那一刻她代表着央视新生代的力量,未来一片坦途,成为台里的骨干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命运的岔路口在2015年的夏天悄然而至。
在一次商业活动上,她遇到了屠中恒,一位美籍华裔医生,这个男人比她大了约二十岁,离异但在美国拥有自己的诊所和两处房产,年收入高达百万美元。
屠中恒对曹晴展开了教科书式的猛烈追求,他频繁飞到北京,在央视门口用数不清的昂贵礼物堆砌起一个真爱的幻象。
周围的同事和亲友都嗅到了不安的气息,巨大的年龄差距、遥远的国籍、复杂的离异背景,每一个标签都像是一个危险信号。
大家纷纷劝她三思,但沉浸在爱情与财富双重光环下的曹晴,坚信这是真爱无敌,甚至不避讳地向朋友强调对方雄厚的经济实力。
最终她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辞去央视的铁饭碗,在一场场面盛大的婚礼上,前外交部长亲自证婚,相声名家侯耀华担任司仪,曹晴风光无限地嫁给了屠中恒。
2016年6月,她带着对豪门阔太生活的美好憧憬,随丈夫远赴洛杉矶,却不知那扇缓缓关闭的机舱门,也隔绝了她所有的退路。
黄金牢笼里的窒息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刻,曹晴以为的幸福生活并未如期而至,反而是一个精心构建的幻象,在她眼前迅速、彻底地崩塌了。
婚前那个温柔多金的屠中恒,婚后仿佛换了一个人,他的控制欲和暴躁脾气,像一张无形的网,开始将曹晴层层包裹。
这张网的第一道绞索,是对她身份的控制,屠中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没收了曹晴的护照和所有身份证件。
持有临时绿卡的她,在陌生的国度瞬间变成了一个法律意义上的黑户,没有身份证明,她无法找工作,甚至连寻求最基本的社会庇护都举步维艰。
紧随其后的是经济上的彻底封锁,曹晴没有任何独立的银行账户,手上甚至没有一分钱,那个曾经年入百万美元的丈夫,吝啬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对她基本生理需求的限制,更是到了虐待的程度,吃饭是她每天都要面对的酷刑。
她被严格限制饮食,大部分时间只能吃丈夫的剩饭,甚至是过期的食物,有时候连剩饭都没有。
身高1米68的她,体重骤降到只有45至48公斤,整个人瘦到脱相,更匪夷所思的是,她一年只被允许使用一包卫生巾。
家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控制,做饭不许放油,洗澡用水被严格计量,就连室内的温度都要由丈夫说了算。
她没有房门钥匙,更没有车钥匙,被完全禁止外出,语言不通的她,与外界彻底隔绝,成了一座孤岛。
有一次善良的邻居给了她几块饼干,被屠中恒发现后,竟将她关进了阴冷的地下室作为惩罚。
精神上的打击接踵而至,移居美国后不久,远在苏州的母亲突然离世,这个噩耗让她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无助感达到了顶点。
更具毁灭性的是,她发现丈夫根本无法生育,这彻底击碎了她对未来组建一个完整家庭的最后期待。
法庭上的惊人抉择压抑与绝望累积到了极限,终于在2017年8月迎来了爆发,曹晴走上了洛杉矶的法庭,她的形象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曾经那个荧幕上容光焕发的央视主播,此刻形容枯槁面色憔悴,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生命力。
她在法庭上当众哭诉,用破碎的语言控诉着自己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她没有食物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一分钱。
在极度的绝望中,她对着法官喊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话:“我需要食物!”
然而当法官直接询问她,是否要求与丈夫离婚时,一个让所有人错愕的场景出现了,曹晴拼命摇头,她表示不愿离婚,唯一的请求只是希望丈夫能对她好一些。
被告席上的屠中恒则全盘否认了所有指控,他反过来指责曹晴懒惰、拜金,不尽妻子的义务,甚至将夫妻矛盾归结于自己无法生育的事实。
他冷漠地给出了最后的通牒,要么出去工作,要么离婚回国。
这个选择题对当时的曹晴而言,每一项都是绝路,在美国找工作,一个语言不通、身份受限、身无分文的黑户,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离婚回国对一个曾经的公众人物来说,这意味着公开承认自己的彻底失败,这种颜面扫地的社会性死亡,其恐惧程度或许远超身体上的痛苦。
在无尽的黑暗中,她做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不可理喻,却在她自己逻辑里充满悲剧色彩的理性选择维持现状。
至少维持现状还能保有一个栖身之所,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屋檐,这个决定让舆论瞬间从同情转向了不解与质疑,无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指责,将她推向了更深的孤立。
那么大家认为曹晴不离婚,更多是现实的枷锁,还是自我的束缚?
如果换成你,在失去自由、尊严和温饱的婚姻里,会选择咬牙离开,还是像她一样委曲求全?
或许每个答案背后,都藏着我们对婚姻、对自我、对人生选择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原央视女主持自拍在美“挨饿受虐”视频称在中国笑她的“没人性”》
来源:小琛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