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足协把条件写在明处:职业级证书、带过国家队正赛、或者执教过欧洲亚洲一线联赛,年龄60岁以下,国籍不限,必须全职。
国足真要翻身?足协甩出15天限时招聘,旧账没算清就想开新局
公告写得很清楚:9月5日发,9月20日截止,总共15天。
这个时间窗口比过去任何一次选帅都短,却比任何一次都高调。
足协把条件写在明处:职业级证书、带过国家队正赛、或者执教过欧洲亚洲一线联赛,年龄60岁以下,国籍不限,必须全职。
看似门槛高,实则留了活口——“原则上”三个字,意味着如果有大牌愿意来,60岁零1天也能通融。
为什么突然不强调“熟悉中国足球”?
过去三次选帅,这一条把范围锁死在东亚圈子,结果卡马乔、佩兰、里皮挨个试错,钱没少花,分没多拿。
足协这次学乖了,先把面子放下,把里子做大:全球选人,价码公开谈,省得中间商再赚差价。
2030年世界杯是硬指标,但2026年刚出局,2027年亚洲杯预选赛又迫在眉睫,足协需要一个能立刻上手的人,而不是再交两年学费的“学生教练”。
再看细节。
公告里有一句“带队完成2030年世界杯参赛任务”,听起来像军令状,实则埋了退路。
世界杯扩军到48队,亚洲区名额涨到8.5个,以国足目前94位的排名,只要稳住前八就能摸到门槛。
足协真正怕的是连扩军后的机会都抓不住,所以把任务年限拉长到2030,给自己留足甩锅空间:万一2026周期再翻车,还有下一任接着背。
报名期横跨两周,中间夹着东亚杯复盘。
久尔杰维奇7月带队踢了三场,1胜2负,场面难看但数据全在足协手里。
这份报告不会公开,却会在选帅组内部打分:谁会用归化、谁敢弃老臣、谁能压住更衣室,每一项都对应公告里的隐形条款。
说白了,足协先用东亚杯试水温,再发公告筛简历,流程看似颠倒,实则省钱省力——不用再花钱请咨询公司做背调,直接拿比赛录像当面试题。
最值得注意的是“须全职工作”五个字。
里皮当年拿着2000万欧元年薪,还能遥控意大利老家生意,足协吃了哑巴亏。
现在把“全职”写死,等于告诉候选人:来了就别想两头吃,违约金写清楚,带不好就下课,别指望天价解约金。
这一招是跟卡塔尔学的:2022年世界杯前,卡塔尔足协给桑切斯签的是“成绩递减合同”,小组出局只拿30%薪水,足协照抄作业,省钱也省事。
对比2016年高洪波临危受命时的仓促,这次足协至少把规矩摆在了台面上。
但规矩越细,越说明心虚:3胜7负的世预赛成绩摆在那里,94位的排名创十年新低,换谁都难立刻起死回生。
足协的真正算盘是:先找个能稳住局势的“过渡教练”,把2027年亚洲杯踢进八强,顺便带完2028年U23奥运周期,再谈2030年世界杯。
如果中间出了岔子,还能用“合同到期”体面分手,不撕破脸。
钱从哪来?
公告没写预算,但参考2022年李铁800万人民币年薪+2000万团队预算,新帅身价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足协的钱袋子靠赞助,目前主赞助商只剩一家运动品牌,年付不足3000万,差额得靠体育总局特批。
这意味着新帅的工资可能分期支付,成绩达标才发全额,把风险甩给教练团队。
翻译、助教、体能师都得自己带,足协只提供编制,不再包办后勤。
球迷最关心的是谁来。
欧洲一线联赛下课教练里,59岁的贝尔萨、58岁的斯托伊科维奇都在射程内,但前者性格刚硬,后者刚带塞尔维亚出局,未必肯接烫手山芋。
更现实的选择是韩国或日本的助理教练,年薪低、听话、了解东亚足球,但球迷不买账。
足协的折中方案可能是请外教带中方教练组,给本土助教“刷履历”,为2028年本土教练接班铺路。
公告最后一句“国籍不限”,其实限得最死:非华裔教练必须有世界杯带队经验,华裔教练必须有五大联赛执教经历。
翻遍全球,符合这两条的不过十人,足协早把名单筛过一遍,公告只是走程序。
15天后谁的名字出现都不意外,真正的悬念是合同细节:签几年、违约金多少、归化球员用不用、输球几场下课。
这些不会写在公告里,却决定国足未来四年的命。
15天能选到救世主,还是再签一份甩锅合同?
足协这次是把球踢给了时间,时间会不会把球踢回来?
来源:雪地里无忧玩冰雪